如何改变不努力的孩子,核心原则:家长学会闭嘴,激发孩子内驱力

百合读书 2024-06-23 06:53:48

一放假N天,是最考验和我孩子亲子关系的时刻,也是最考验我情绪是否能平稳的时刻。

面对着“充电10小时,通话2分钟”的学习效率与态度,心中激起的内心戏就是:这个孩子怎么可以这么懒散,怎么可以这么不努力?明明比他优秀的孩子,比他还努力。

一想到这,内心的小火苗就开始助燃了。

即便是每天在做正念和修炼情绪多年的我,也没有办法完全做到心如水止。

即便,我没有冲孩子嚷,没有吵孩子,也能清晰地感知到不淡定的情绪与想让他学习的急切心情。

原本,孩子说好了8点起床,然后去图书馆写作业,然后中午回家休息,下午再决定是不是继续去图书馆写作业。

当孩子这么说时,我很想反驳但又沉默没说的是:图书馆的现状是人非常多,位置非常难占,像孩子把图书馆当成自己家的想法,有点太理想化。

当我听他同意去图书馆时,我就建议要不我提前去占位置。一听到我这么说,孩子就很火:你要是去占位置,我就不去了,你还不得一阵猛催我?

我当时还挺生气的,心想孩子压根没搞清现状,又想着别的孩子一大早就去排队占位置,我这帮他去占位置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他压根都无法想象别的孩子有多努力,还为自己有一点点努力的想法而沾沾自喜?

没对比就没差距,一对比就有了天壤之别。

不过,我也早就接纳了孩子是个普通孩子,他无法成为少数人,缺乏少数人有的高度自律和极致努力。但孩子的懒散和不努力以及随意的性子,成了我最大的困惑和心病。

大部分时候,我能接受孩子的做不到,却不能接受他明明努力可以做到,但却偏偏选择懒散的放任自己摆烂。

除了期末考试的即将到来,还有升入高二的紧迫,这高中一年已经飞逝而过,虽然孩子的成绩还算能看,但这个成绩处于不上不下的瓶颈,跟他没有足够努力有很大的关系。

作业总是偷工减料的写,玩的时间总嫌不够多,在家从来没有早起过,晚睡通常都是因为玩游戏。

不知道有没有同款的孩子,让父母焦虑的想快要憋出内伤。为啥孩子就是不努力呢?他为啥对自己的学习总是不着急呢?

我也很困惑这个问题,于是跟孩子来了一个多小时的提问式对话,通过提问才恍然大悟,孩子为什么不够努力的真相:

首先,没有明确的目标。

在跟孩子聊的过程中,孩子说了好几次不知道自己学习为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上什么大学?所以就对未来就很迷茫。

一想到这就觉得学习没有意思,没有劲,再加上高中学习可累,每天都被规定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感觉缺乏自由和掌控感。

所以,就对学习这个事就不太有冲劲,再加上我总是对他学习很上心。一不学习,就会被催一下,他觉得很烦,就更想玩游戏,刷手机,看视频了。

其次,害怕再努力也做不到,干脆就不努力了。

孩子讲了一个这样事,说学校普通班的学生,每周都去跟重点班的培优,人家补课他也跟着补,可是成绩却还是倒数。

还有些同学,每天都在学习,连吃饭都怕耽误时间,成绩也没有太好。

而他上课也听,作业也跟着写,写不完也不熬夜,不算太努力,也没有不努力,但成绩还行。要是我特别努力的学习,成绩要是跟现在一样,我还不如让自己轻松点。

最后,觉得自己还不算差。

另外,孩子说了自己不愿意努力的想法,说自己在现在的班,没有什么对标,而自己不太费劲还能考得还行,甚至比重点班的一部分人考得还好点。

这对于自己来说,觉得自己也不算很差,这个现状他也是能接受的。也或许是自己没有受到足够的打击,所以没有迫切想要努力的强烈愿望。

听完孩子的话,我终于意识到了“我认为”和孩子认为,是截然不同的两面。

在我看来,孩子不努力就是因为懒,就是想玩,就是吃不了苦的表现。

但在孩子看来,目标的驱动,以及现状的思考和对自己的评价,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呀。

当我明白了孩子内心的想法后,我的焦虑感降低了大半,开始不再催促他学习,而是想办法跟孩子处好关系。

操心他的学习,但并不说个几句就提高分贝,开始不耐烦。

就像孩子所说,即便你催了我几次,你再多催几句呗,但别动不动就发火,给我看脸色,这样会让我觉得学习太万恶了,让我妈都不喜欢我了!

所以昨天孩子上午睡到近十二点时,我并没有生气和暴跳如雷,而是自己出去溜圈放松自己的情绪,等到下午跟孩子去了图书馆,孩子写了好几张卷子,晚上虽然磨蹭,但也又写完了两张卷子。

虽然,相比其他孩子来说,完成的作业连别人的五分之一都不及,但相对他自己来说已经是很大突破了。

孩子高兴的说:妈妈,你能在督促我去图书馆写作业,我的假期作业差不多要能写完了。

如此皆大欢喜,孩子写作业的自驱力有了提升,而我的焦虑也烟消云散。

努力,不是个绝对命题,而是半命题或自由命题。家长不那么迫切,不那么焦虑的催促,适时的闭嘴,坚持的往前推前,也许就是足够好帮助孩子前行了。

2 阅读:666

百合读书

简介: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