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培养出800多位开国将领,却拒绝授元帅军衔,活到了88岁

绿海看历史 2024-06-11 06:50:40

1929年,徐向前元帅受中革军委委托,前往鄂豫皖苏区从事军事指挥工作,带领当地的红军部队与国民党军对抗。彼时的鄂豫皖苏区仅有两千多红军,而且装备极差,有一半的战士还在使用冷兵器,根本无法和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相抗衡。但在徐帅的经营下,不到两年时间,鄂豫皖红军便发展到四万人,成为仅次于中央红军的第二大武装力量,实力不可小觑!

徐帅出身贫困家庭,自幼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早些时候,他曾在家族长辈的资助下,上过几年小学,后来因为老家遭了灾,粮食收成锐减,家族长辈经济陡然拮据起来,无法再继续供徐帅读书,他只得被迫辍学,回家跟着父母一起务农谋生。但徐帅并不想就此认命,他回家后仍坚持自学,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静静地等候一鸣惊人的机遇。

十三岁那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太原的师范学校,该校不仅免食宿费,而且每个月还会给学生发放一些补贴。徐帅由此彻底没了后顾之忧,于是他便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争分夺秒的在学海尽情遨游。上二年级的时候,徐帅慢慢接触到了新思想,并很快转变为一名“铁杆”左翼分子。

可当时的师范学校总体上是偏向“右倾”保守的,徐帅与广大师生们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此没过多久他便被校方随便找了一个理由开除。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此时黄埔军校正在招收学员,于是徐帅立即前往广州报考,最终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被顺利录取为一期生。1925年,他跟随蒋介石、周总理参加了东征行动,1926年初,他被委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担任军事教官,1927年,他加入中共,成为红色大家庭的一份子。

土地革命爆发后,他曾跟随朱老总转战湘赣,期间立下了不少大功,1929年,他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工作。彼时鄂豫皖苏区刚刚经历了敌人的围剿,部队损失惨重,官兵士气低落,甚至对革命丧失了信心。徐帅见状,马上发挥自己的政工才能,尽力鼓舞大家的士气,增强部队的凝聚力。随后,他又亲自带着部队打了几场小规模伏击战,利用胜利稳住了军心,让官兵们重新燃起了斗志。

很快,红军便在徐帅的带领下东山再起,并在黄麻地区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几年后,鄂豫皖的红军越来越强大,随即被改编为红四方面军,指战员仍由徐帅担任。1935年,徐帅奉命率部长征,1936年,他又奉命指挥两万多官兵西征,但可惜的是,受客观原因所限,西征最终宣告失败,红军官兵大多牺牲或被俘,仅有少部分人侥幸存活下来,其中就包括徐帅,他在与大部队失散后,只身一人原路返回,最终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回到延安。

抗战爆发后,徐帅先后在河北、山东指挥八路军与日伪军作战,1942年他被召回后方,出任抗大校长,任期内,他先后为人民武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军政人才,其中有八百多人在建国后当上了将官。解放战争时,他在华北军区担任军事指挥,曾参与了张家口、石家庄战役,有力的打击了傅作义集团。平津战役之后,他挥师西进,接连解放了河南和山西,建国后,他出任解放军总参,兼任军委副主席。

1955年,中央军委拟授予他元帅军衔,他得知此事后连忙推辞,请求降级授衔,结果却遭到拒绝,军委仍按照原计划为他授予了元帅军衔。而毛主席对他这种谦虚、思退的精神很是赞赏,连连夸赞他是个好同志。

1956年上旬,徐帅患上了重病,无法再继续履职,党中央随即特批他暂时离休疗养。往后数十年间,徐帅始终处于二线,他很少参与重大军政决策,开中央工作会议的时候也只听别的同志讲话,自己从来不发言。1976年,叶帅、华国锋想要采取强硬手段收拾“四人帮”,徐帅对此坚决表示支持,动荡结束后,他短暂复出了一段时间,1980年又再度病退。

晚年徐帅在西山定居疗养,他自始至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平时从不铺张浪费,一日三餐均是粗茶淡饭,日常出行他也只穿粗布衣服,从来不穿金戴银耍威风。1990年,徐帅在北京病逝,时年八十八岁。

4 阅读:573

绿海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