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与萧克,红军时都当过“副总指挥”,为何建国后军衔不同?

近现代史源 2024-05-28 22:16:38

红军历史上有三大主力方面军,中央红军的架构,与红二、红四方面军稍有区别。但二、四方面军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军事总指挥之下设有一个“副总指挥”,其地位是非常高的。方面军副总指挥比军、师一级的一线将领更突出,其中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是萧克同志,而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为王树声。

同为方面军副总指挥,按说军内地位是对等的;具体到这两位将军,也确实都是人民军队历史上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萧克在后续的全面抗战时期,职务地位比王树声还要高一些,他担任过八路军120师副师长。120师是八路军三大正规主力部队之一,可见中央对萧克的重视。

而因为红军后期西路军行动受挫的原因,王树声在抗战多数时间里,不出任一线部队军事主官。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中,他大多负责二线部队工作。因此就整个战争年代的任职经历,萧克是略高于王树声的。

但奇怪的是,王树声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而萧克只是开国上将。这两人建国后都被定为正兵团级干部,萧克就算军衔方面不比王树声高,至少应该持平才对,为什么一个是大将、一个是上将呢?

客观而言,他俩的经历都稍有些“高开低走”,萧克的职务也不是一直“坚挺”。到了解放战争后期,萧克从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改任四野参谋长,并且还是在刘亚楼(东野时期)之后接任这一职务的。显然,萧克的军内地位比前期有所下降,跟王树声相似。王树声与萧克,在红军时都有过一些失误,影响了后来的职务及评价,但王树声受到的影响小一些。

他俩的“问题”,都跟原四方面军最高领导人张国焘有关。王树声一直是四方面军核心将领之一,与张国焘距离较近,受到过张的提拔重用,王树声曾错误对待过一些同志。基于组织架构和个人关系,一时间有执行错误的地方可以理解,四方面军内也不乏这种干部,不可能全部追究。萧克则是在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对张国焘表现出默许态度,还接受过相关的职务任命。由于萧克是红二方面军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这样的做法所引起的争议,反而比王树声等人更大。建国后萧克一度受到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批判,隐性因素包括红军时那些经历,牵扯到敏感的“站队”问题。

王树声情况不同。众所周知,红四方面军的规模、作用仅次于中央红军,这是红二方面军所不能比的。名义上都是“副总指挥”,但王树声建国后被授予大将军衔,是非常必要的,他代表的“山头等级”相对更高,并且开国将帅中老四方面军干部极多,人民军队需要团结、平衡。红二方面军人数相对较少,当家人贺老总本身就非常有威望,而许光达大将也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如此一来,萧克的竞争力就弱一些了,最终只被评为上将,低于履历相似的王树声。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 阅读:345

近现代史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