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阵》这部电影,彭于晏演的,怎么没爆?

遇见小媛 2024-06-18 23:39:58

《狗阵》这部电影,是之前写文章时找素材,在网上刷到宣发片段,然后看着配文深刻,就去看了。

直观感受是,平淡。

就是像讲的很小的一件事,背景在一个即将拆迁的小地方。

观影时,前面看到彭于晏演的二郎,没说几句话,还有些期待,期待后面的情节会不会突然有什么大反转,一顿输出。

但影片看完,二郎作为主角,依然没有太多台词。

而是沉默、克制,又不经意间情绪外露。

1.文艺片,又没激起水花?

这是一部文艺片,影片的最后字幕呈现,是献给自己的父亲的。

放在父亲节前夕上映,也许有怀念的意思。

二郎因为过失杀人,而入狱。

影片的开头,是他被假释后释放,在回家的路上,车子出了故障,还遇到一群流浪狗。

这里,也许就是引出主题了。

在电影的官方视频号上,忘记是谁对导演管虎说的话了。

当听到他要拍摄《狗阵》时,第一反应是愤怒,以为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狗阵”。

但影片拍出来后,显然不是。

在小镇上,到处是流浪狗,因为有人被咬伤,所以,镇上就组织了一个专门抓狗的小分队。

没有狗证的,都得抓起来。

而和彭于晏搭戏的细狗,则是重点通缉对象。

俩者,互为“隐喻”。

2.剧情平淡,宣发感人

电影情节,还是比较平淡的。

故事梗概,大概是这样子的。

二郎出狱后,到哪儿都没有存在感。

有一个细节是,他在饭店正吃面,遇到附近的熟人通知家中有人去世,请大家去吃席。

碰上二郎了,给了他一支烟说:

“见者有份,二郎,你也来。”

可是,到了那天,二郎在酒席附近走来走去,那递烟的人见了,还问了句:

“二郎,你怎么来了?”

显然,这只是说说,听的人当真了,说的人却没放在心上。

最后,也只是把二郎安排在了小孩一桌。

十年过去,他回家后,也似无家在外流浪。

其实,在影院看的时候,确实觉得没有那么打动人。

但是,如果去看《狗阵》宣发账号的片段,就会发现:文字配视频,解说得很有感情。

可能,还是拍的人理解更深,观众再怎么看,也不知哪样演绎的各种缘由。

3.爆点不再是演员,而是市场

彭于晏作为主演,没看之前,应该给了不少观众期待。

只是,演技很好,但不是市场喜欢的。

向来,文艺片不会有太高的票房,但获奖的概率更大。

所以有人评价文艺片说:

“票房是其次,大多都是冲着得奖去的。”

这部《狗阵》,也是如此。

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拿下“一种关注”单元最高奖——最佳影片。

这也不负电影本身了。

很多太专业的东西,行外人只是发表个人见解,行内人怎么评,很多时候也与市场如何,关系没那么大。

很多决定性的话语权,还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这部电影,拍出来就很好了,像是刘伽茵,也是新一代导演,拍的《不虚此行》也是文艺片,胡歌演的。

反响也是平平。

其实,不管怎么样,存在即合理,电影怎么拍,都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的。

0 阅读:22

遇见小媛

简介:不一样的城市,我将用文字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