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通宝被誉为“改版之王”!你手里的是什么版别的?

钱币古玩收藏 2023-12-14 17:52:22

关于古钱币的话题,继续深入探讨一下顺治通宝。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入主北京城。为了稳定当时混乱的货币市场,顺治帝最先在北京的工部和户部开设了宝源局和宝泉局,开始铸造新币。随着天下的统一,各地也相继开设了铸钱局,发行统一货币,以稳定经济秩序。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使得混乱的货币市场得以逐渐恢复秩序,也为清王朝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多数顺治通宝的钱文书体采用楷书,文字对读,钱文逐渐趋于扁平,而钱缘则显得宽阔。其铸造材料以七分红铜为主,搭配三分白铜。初铸时,每文为一钱,后来版式逐渐细分,包括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五分等。这种细分版式极为复杂,主要源于顺治帝在位期间先后进行了五次币制改革。因此,顺治通宝在大分类上有五种不同制式,史称“顺治五式”。

顺治一式

顺治一式铸行时间跨度较长,从顺治元年至八年,直至顺治十七年才停止使用并回收。其钱体形制和铸造工艺与明朝钱币颇为相似,因此被称为“仿古式”。同时,它也是清军入关后铸行的首枚无纪局标识的钱币,故又称为“无纪局”式。

顺治一式,重一钱,展现出丰富多样的面值形态,包括小平钱、折二、折十型三种。小平钱版式中,光背为基,又细分为背一、背上、下、左、右半星,背上圈,背右圈,展现出独特异书版、缶宝版、连水治版等诸多变化,虽然价值普遍较低,却也独具特色。

折二型面值版式较为简洁,背二价值较高,品相较好的在小万数左右。而折十型背有“十·一两”字样,早在近前十年前的嘉德拍卖上成交过一枚,5万多,价值不低。

在众多版式中,背“一”、背“二”、背“十·一两”的制式仿造的是明朝的天启大钱试铸品,这些独特的设计使得其数量相对较少,价值较高。这些不同的面值和版式,宛如一枚枚历史的印记,记录着顺治一式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顺治二式

顺治二式的铸行时间是从元年至十年,即1644年-1653年。这种钱币的背面有纪局文字,据目前所知,该样式已发现十九个钱局,三十一种背文。因此,它也被称为“单字记式”。这种钱币的铸行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在中国货币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它的背文种类繁多,每种背文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和象征,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同时,这种钱币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对于历史学家和收藏家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

顺治二式的细分版式犹如繁星点点,其中背工、户、蓟、宣、云、延、原、同、阳、河、临、东、浙、宁、昌、福、荆、襄、新十九个记钱局版式各具特色。这些版式中,许多背字的布局又各不相同,如背上户、背右户、背左延、背右延等,宛如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其中,背左延和背右延的版式尤为罕见,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两颗璀璨明珠。而背上工、背上新版式更是未曾正式发行,仅在少量样钱中得以一见,显得弥足珍贵。这些版式不仅展现了顺治二式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独运。

顺治三式

顺治三式背面的钱文独特,分别刻有“一厘”和铸记局汉字标示,因此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一厘式”。它的铸行时间从顺治十年一直到顺治十四年,可谓历史悠久。然而,它的使用在康熙二年戛然而止,让人不禁惋惜其短暂的辉煌。

一厘式这个版式,目前已经发现了近20种细分版式,其中包括背户、工、蓟、宣、东、临、河、原、陕、阳、同、江、浙、昌、福、宁、云一厘等。在这些版式中,云一厘显得尤为特殊。它的铸行时间是从1659年至1661年,是云南地区所铸造的一种权银钱。按照规定,一厘可以折算成银一厘,十厘可以折算成银一分,十分可以折算成银一钱,而十钱则可以折算成银一两。

顺治四式

顺治四式的背面钱文独具特色,采用双满文设计,因此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满文式”。从顺治十四年至十八年,这种钱币陆续铸行,其钱体相对较大且厚重,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与前几式相比,它的形制已经逐渐脱离了明朝古钱制式的束缚,预示着清钱新时代的到来。在钱币发展史上,顺治四式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出现为后世清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铸行满文式的目的在于方便统一管理,防止私铸,仅由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铸造。满文式有小平、折二型两种面值,小平钱有背满文宝泉、宝源两种,折二型目前仅发现有背宝泉局样式。尽管满文式存世量相对较多,但铸行满文式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货币的流通,因为满文式的面值与普通百姓的日常交易需求不符,因此满文式在流通中逐渐被淘汰。

顺治五式

在顺治十七年,即1660年,户部批准地方铸造局按照顺治四式的形制重新开铸新钱。这些新钱背面的铭文由本省满文局和汉文局组成,因此被称为“满汉文式”。这一举措标志着满清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满汉文化的融合,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种新钱的铸造不仅展示了满清政府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化融合的积极态度。这一时期的满汉文化融合,对于满清政府的统治和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满汉文式的铸行时间是在顺治十七年至十八年,采用小平钱制式。从历史资料和实物来看,目前已经发现了背满汉文蓟、宣、东、临、河、原、同、陕、江、浙、昌、宁、福铸造局的钱币。然而,福建省所铸的满汉福字并未正式开铸,如今仅发现少量颁样钱。此外,从相关文献中记载,云南省局也要铸过满汉云字钱,但至今尚未发现有真品现世。这些钱币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经济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 阅读:173
评论列表

钱币古玩收藏

简介:分享钱币知识,传播收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