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隔夜窝有讲究,这样搭配窝料,鱼越钓越多

野外钓鱼技巧 2024-06-03 02:46:39

现在天气热了,上午9点之后鱼就很难钓,早晨和晚上才是鱼开口的窗口期。晚上钓鱼蚊子太多、视线不好,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早晨出钓。

不过,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早晨鱼开口的时间越来越早。春天的时候,早晨5点之前打窝,正好6点左右钓,可以持续到上午9点、10点。

但是,现在差不多要早晨4点就要去打窝,5点左右钓,超过8点鱼口就越来越差。

4点到钓场打窝,如果距离远一些,很早就要起床,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难题。因此,如果要这么早钓鱼,不如前一天晚上先打窝,到了第二天早晨再钓,不但节约时间而且诱鱼的效果更好。

不过,有的钓友说,自己打了隔夜窝,第二天去了结果没钓到几条鱼。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钓点没选对,那就是窝料的搭配和用量上出现了问题,导致鱼早早把窝料吃光了,没食物了鱼自然就会离开。

窝料应该怎么搭配?

打隔夜窝,我认为窝料应该粗细搭配,粗的用来留鱼,细的用来诱鱼,具体用什么还要根据目标鱼选择。

例如钓鲫鱼,酒米当然必不可少,但是酒米颗粒太小,除了鲫鱼其它小鱼也吃。夏天各种鱼都很活跃,即使用掉一瓶酒米,到不了第二天也会被吃光。因此除了酒米,窝料中还要加入一定量的菜籽饼、玉米粒、小麦粒等。另外,为了快速诱鱼还可以在里面加入少量的商品饵料,借助商品饵的雾化来诱鱼。

钓鲤鱼,玉米粒就是主力了,可以再加一些红虫颗粒、酒糟,打窝的时候掺入黄泥增加鱼吃饵的难度。在打窝之后为了增加留鱼时间,可以再补上几块豆饼或者方块饵。

钓草鱼、青鱼和鲤鱼差不多,主要用玉米粒,在辅助一些菜籽饼、酒糟、青草之类的就可以了。

用多少窝料?

窝料的多少没有固定量,需要根据你的目标鱼、打窝时间、鱼的密度等来确定。这些东西不是钓一次两次就能知道的,需要多次尝试,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

在熟悉的水域垂钓一般心里有数,如果第一次到某个地方钓鱼,最好提前先问一问周边钓鱼人,初次打窝根据得到的信息确定用量。

一开始用量要少,第二天一早钓鱼的时候做好记录,根据鱼情来判断隔夜窝的效果,判断窝料是多还是少。到了晚上继续打窝,连续两三天就能摸清门路,也就知道下次应该用多少窝料了。

第二天钓之前用不用补窝?

我认为如果打了隔夜窝,第二天一早去钓不用再补窝。只要你的窝料能坚持到凌晨三四点,之后即使窝子里没有食物了鱼群也不会立刻离开。

如果没有新的食物补充,根据我的经验差不多要等两个小时左右鱼群才会散去。我们早晨5点开始钓,鱼群还没有离开,且它们正缺少食物,这个时候开始钓说不定能连竿。如果第二天上来就补窝,可能会把鱼吓跑。

开始垂钓之后要留鱼鱼情,鱼口一直很好的话就钓下去,别补窝、别调漂,直到鱼情变慢之后再补窝。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鱼咬钩,持续半小时以上还是没有口,这说明窝子里没有鱼了,这个时候也就不用补窝了,需要重新打窝,就和没打隔夜窝一样。

除了重新打窝,我建议再另外找一个钓位打窝,防止原来的钓点不行。如果是钓点不给力,重新打窝也不会有鱼,为了避免空军,多找几个位置打窝还是很有必要。

最后要提醒钓友们一点,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打窝,如果水底有水流、比较陡的斜坡、水底一片平坦,这些地方就不适合打隔夜窝,只能浪费窝料。

以上就是我对隔夜窝的一点理解,如果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0 阅读:68

野外钓鱼技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