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俄赞成无用,美英法共同否决,安理会未通过涉叙利亚决议

吴非媒体外交 2022-07-09 13:27:52

联合国安理会此前通过的第2585号决议将在7月10日到期,该决议是授权对叙利亚进行跨境人道主义救援。当地时间7月8日,安理会就该决议延期举行会议,对两份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由于两份决议草案都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反对,因此两份草案都没有通过。

当日,挪威和爱尔兰共同执笔提交了第一份决议草案,希望继续以“6+6”模式将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授权延期12个月。有13个安理会成员国赞成该草案,中国弃权,俄罗斯一票否决。第二份决议草案由俄罗斯提交,主张授权延期6个月,而任何额外的延期均须通过单独的决议。中国与俄罗斯投下赞成票,10个非常任理事国全部弃权,但是草案被英国、美国和法国共同否决。

在投票后的解释性发言中,俄罗斯代表表示,投票的首要考量是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跨境人道救援授权延长12个月,不符合叙利亚政府的利益。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代表则强调,延期6个月无法满足相应的救援需求,人道主义机构需要可预知的授权时间对救援行动作出安排。

对于安理会在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授权延期问题上,未能达成共识,中方表示遗憾。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对叙利亚的人道主义救援,是基于叙利亚国内特殊形势作出的临时性安排,安理会应该结合叙利亚当前形势做出相应调整,在延长授权的具体期限上,留出余地以保证灵活性。

张军还表示,中方始终支持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对叙利亚进行人道救援,中方也积极为叙利亚提供各类援助。但解决叙利亚人道问题,必须充分尊重叙利亚主权和叙政府主导权,对叙利亚人道救援的主渠道应当是跨线救援。安理会必须在这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提升跨线救援的效率和规模。

张军指出,当前形势下,应优先对叙利亚提供不带任何条件的资金支持,推动更多恢复项目尽早落地。单边制裁是叙利亚解决人道问题的主要障碍,有关国家应立即全面解除对叙单边制裁,安理会应该就此作出明确要求。

叙利亚目前确实面临较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路透社此前报道称,自2011年3月以来,叙利亚有三十多万平民在冲突中丧生,约占其战前人口的1.5%。最新数据显示,约有90%的叙利亚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依靠人道援助维持生计。55%左右的人口,无法得到粮食保障。

导致叙利亚陷入这种局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战争。十年的战争,损坏了很多叙利亚的基础设施,农业、工业等行业几乎崩盘。由此导致各类基本物资短缺,进而让物价暴涨,普通人收入连购买生存必需品都不够,大量的人口依靠援助生活。

其次,就是美国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叙利亚地处中东,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由于美国的制裁,叙利亚的石油出口等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导致叙利亚不能从对外贸易中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完成国家战后重建,只能在贫困线下挣扎。

而且,美国还通过在叙利亚哈塞克省的非法驻军,源源不断地往外偷偷运输石油。7月7日,在叙利亚哈塞克省的美国非法驻军,再次将其偷盗的叙利亚石油,通过45辆油罐车运往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

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挑起战乱,毁掉了叙利亚这个原本可以和平安稳的国家。更为一己之私,加剧了叙利亚的人道主义灾难。如今,由于常任理事国无法达成一致,导致相关决议迟迟无法通过,叙利亚问题更是难以得到解决。

0 阅读:251

吴非媒体外交

简介:暨南大学教授、资深俄罗斯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