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国”系列新书发布暨国际合作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中国网文化 2024-06-21 14:37:16

中国网讯 6月20日上午,由中国外文局指导,外文出版社主办的“学术中国”系列新书发布暨国际合作出版签约仪式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现场举行。

活动现场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中国外文局机关党委书记、原副局长陆彩荣,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利明,“学术中国”系列作者代表丁亚平、武斌,以及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图书业务总裁汤恩平等中外嘉宾出席活动。外文出版社社长胡开敏主持活动。

邬书林致辞

邬书林在致辞中表示,在更好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方面,利用图书将中国的实际情况讲清楚至关重要,也亟需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这一现实状况。而学术出版在这其中是最基础、最有效的载体和关键因素,它能够以严格的国际规范来将中国的真实情况讲好,使我们赢得国际尊重和信任。只有学术出版做好了,我们才能占领思想制高点、学术制高点,从而为形成教育出版、大众出版等各方面的共识打好思想根基。他对此次外文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携手合作表示高度赞赏。施普林格这一国际出版平台将有助于中国的创新成果和学术研究更具传播力、更有说服力。希望中外出版界能一同努力,通过学术出版沟通各国人民的心灵,营造世界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于涛致辞

于涛在致辞中表示,“学术中国”丛书是外文出版社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延续出版至今的品牌,系列作品凝聚着几代中国学者的薪火传承。进入新时代,为响应国家需要,对外宣传好“学术里的中国”,丛书持续扩充,推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原创性、创新性、影响力的学术著作。这些作品为国际社会从学术视角了解当代中国发展打开了一扇窗,真正实现了中国学术“出海远航”。他表示,中国外文局将继续在国际传播中发挥优势,守正创新,将“学术中国”系列丛书打造成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对外学术出版示范品牌,通过与国际出版机构的深入合作,助力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学术作品走向国际舞台。

丁亚平发言

丁亚平在发言中表示,“学术中国”系列丛书承载着重要意义,通过翻译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的学术成果,发出中国的学术声音。此次活动也是跨越国界的一次学术交流,《中国电影史》作为丛书之一,非常荣幸分享这份荣光。外文局和外文社在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与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分享,为中国图书的翻译和海外出版发行树立了高水准和新形象。希望“学术中国”系列丛书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继续发挥中外学术交流的桥梁作用。

武斌发言

武斌表示,丝绸之路是一个基础概念,也是一个全球热点,许多国家对其作了大量研究。而《丝绸之路简史》则主要是从中华文明的角度出发放眼全球,来讲述丝绸之路对世界的贡献和影响。此次能够作为“学术中国”系列之一走向世界,面向全球读者,备感荣幸。他认为,中国学术是中国学者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思考和看法,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立场,通过“学术中国”这一品牌得以传播出去,与国际交流,意义重大。希望丛书能够持续发生影响,他也将为丰富丛书贡献学者的绵薄之力。

汤恩平发言

汤恩平在发言中表示,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十分重视在中国所开展的相关业务,并致力于向全球受众传播中国文化和学术思想,促进东西方交流理解。此次签约合作出版的“学术中国”系列丛书填补了学术空白,让更多人可以了解到中国学术圈,认可并尊重中国学者,这不仅能为全球学术界提供资料,促成各类对话、创新见解和合作研究,同时帮助国际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促进和谐的全球环境。他认为,丛书提供的学术参考既有助于政策制定,也可以丰富国际关系和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教育资源。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也将提供世界标准的生产和出版服务,助力增强这一系列在多方面的全球影响力,早日为全球的学术读者带来这些学术作品。

揭幕仪式

活动中,邬书林、于涛、陆彩荣、汤恩平共同为“学术中国”系列新书揭幕。

签约仪式

外文出版社副总编辑于瑛代表外文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图书业务总裁汤恩平完成签约。邬书林、于涛、陆彩荣、胡开敏、丁亚平和武斌共同见证了这一签约仪式。

胡开敏主持

“学术中国”系列丛书旨在对中国叙事、中国价值进行学理化研究和学术化阐释,打造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精神追求、精神标识的对外出版学术品牌。通过对外翻译出版具有代表性、原创性、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向国际社会译介中国学术成就,推介中国学术名家,助力中国学术“走出去”,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合作,为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贡献力量。

(稿源:外文出版社)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