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和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大智若愚

阿耗聊历史 2023-04-24 13:14:15

刘禅是刘备之子,蜀汉末代皇帝。关于他的生活,众说纷纭,但在《三国演义》里,他却被刻画成了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本论文拟从史实与虚构两个角度,对这一人物形象与其后面的故事进行深度的剖析。

历史上的刘禅

刘禅是东汉末年一代明君,是刘备和甘夫人生下的儿子。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的父亲刘备在定军山病逝,由于刘禅尚未成年,便由刘备谕旨指定的徐元直、孙乾等人辅政。但这些人之间互相勾心斗角,导致蜀汉谋略不稳,实际上是由军事统帅诸葛亮在背后操纵局势。直到建兴二年(223年),刘禅终于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亲自执政,并将徐元直称为丞相,孙乾称为太傅。从此,蜀汉的军事和谋略都由他掌控。

在刘禅的执政期间,蜀汉的军事形势一直处于不断动荡之中。诸葛亮被称为“卧薪尝胆,三顾茅庐”来求见刘备的人,实际上是“居高临下,指挥若定”的战略家,他为刘禅制定了许多得力的对策,成就了一生的名声。在“五丈原”的大战中,蜀汉军队因为诸葛亮的精巧布阵,最终顶住曹魏官军的围攻,成功击退了敌人。蜀汉后期的艰难抗争,和诸葛亮之死密不可分,刘禅之才,亦在此时得到了考验。

在刘禅的晚年,他逐渐退居到了后宫,对政事逐渐不再介入,由大臣们处理。建兴十二年(233年),他去世,享年五十三岁。总的来说,刘禅是一个平凡的君主,虽然他没有取得许多军事上的胜利,但他对蜀汉的治理作出了不少贡献。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刘禅的形象则截然不同。

三国演义中的刘禅

三国演义中的刘禅,形象被塑造得十分明显:他是一个容易受人操纵、没有主见的君主,更应该被称为“诸葛亮的傀儡”。

首先,刘禅的胆小怕事让他在父亲去世时被推上皇位让他倍感无压力。在小说中,刘禅对于各种决策都需要顾虑重重,害怕一不小心就会犯错,因此他只能依靠南蛮之主孟获等人的支持,以此换取他们的忠诚。事实上,贡献不小的刘禅忍受了许多痛苦,以尽忠于蜀汉,但三国演义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只会听从别人命令的胆小怕事者。

其次,由于刘禅和诸葛亮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使得他在《三国演义》中几乎是“三国之君”中最无能的一位。诸葛亮与刘备交情不错,诸葛亮为了自己的计划,选择成为刘备的军师。他为取得刘备的信任,将刘备之子刘禅选为蜀汉“钩子。都是为了掌控蜀汉。

最后,在三国演义中,刘禅的名声大到被反复拿来嘲笑,前景光明的蜀汉就被人们认为已经快要满盘皆输——这件事并没有得到历史的确认。然而,在小说中,刘禅几乎是一个笑柄,成为了一个在其它人玩弄之下的“傀儡皇帝”。

总结

历史记载中的刘禅,与现实中的他,显然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刘禅在历史上只是一名非常平凡的君主,并没有任何的军功,但却为蜀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中间也发生过不少冲突,但最后却被他采纳,成为了一代皇帝。在这本书中,刘禅更是沦为了一个毫无主见的笑柄。这就是历史和文学的区别。

0 阅读:44

阿耗聊历史

简介:一起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