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奇问邓小平:“为何总当二把手?”邓公巧妙回答让她竖大拇指

南书房 2024-06-14 22:16:39

1980年8月31日,《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份外媒记者对邓小平的独家采访纪录。

这份采访稿一经发表,立即在世界引起强烈轰动,世界多家权威官方媒体争相转载,邓公的这份采访稿,让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有了一个基本了解,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将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百年不动摇。

这位外媒记者称:“我采访了无数政治人物,可没有一人能如邓小平先生这样坦率真诚,这是我记者生涯中最浓厚的一笔,邓小平是一个极其伟大的领袖。”

一、法拉奇“走后门”采访邓小平

这位外媒记者就是“世界政治采访之母”奥莉娅娜·法拉奇。

曾担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利比亚强人卡扎菲等人,都曾接受过法拉奇的采访。

法拉奇能够成为世界级的政治记者,这一切都源于她的直言不讳和如实报道,她带给人们的是最真实的政治资料。

1979年,随着中美正式建交,对政治有着强烈敏锐性的法拉奇意识到,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关注点之一。

于是,法拉奇有了采访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想法。

遗憾的是,因为种种政治原因,法拉奇两次来华采访申请,都没有成功。

1980年,法拉奇得知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将于9月前往中国访问,于是,她通过父亲的关系,请佩尔蒂尼帮忙沟通一下采访邓小平的事宜。

在佩尔蒂尼亲自出面协调下,邓小平答应了法拉奇的独家采访。而邓小平之所以答应,一方面是考虑到中意人民的友谊,一方面,睿智的邓小平,也是想借着这次采访,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得到更多的国际发展机会。

二、邓小平绝不会否定毛泽东

1980年8月18日,法拉奇抵达北京。距离采访邓小平还有三天。

这三天里,法拉奇没有趁机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而是利用一切渠道去搜集中国和邓小平的资料。

8月21日上午10时,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118厅接受了法拉奇的独家采访。

不得不说,邓小平的确很欣赏这位传奇女记者,要知道,一般情况下,能够对邓小平进行独家采访的只有中国记者。

采访开始,法拉奇首先祝贺邓小平明天生日快乐,很显然,法拉奇准备工作是扎实的。法拉奇的祝贺,也为接下来的采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法拉奇采访的第一个问题就开始“尖锐”起来了:邓小平先生,我听说,以前北京遍布毛主席画像,可今日我只看到你们故宫城门口,挂着一幅毛主席画像,那么,请问故宫门口那幅毛主席画像会保留吗?未来会撤掉吗?

邓小平语气平缓地告诉法拉奇,故宫门口的毛主席画像,我国会永久保留,不但如此,我国将永远坚持毛泽东思想不动摇。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历史功绩是谁都不可替代的,至于将原先大部分毛主席画像撤除,这是因为太多画像会显得政治不严肃。

在两个月前,中央下达了逐步撤除毛主席画像、语录等指示。

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尽管法拉奇问题一如既往的尖锐,可邓小平都给予了真诚得回答。

在采访到一个小时左右时,法拉奇突然问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邓小平先生,西方世界不少人认为,你就像是中国的赫鲁晓夫,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邓小平没有愤怒,而是语气很平静地回答到,将他和赫鲁晓夫相比,这是愚蠢的,很显然,西方不了解我。

西方世界之所以这样认为,别有用心是有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赫鲁晓夫权力越来越稳固,他开始否定斯大林的一切,甚至开始清算斯大林的一切。

而西方认为邓小平是中国的赫鲁晓夫,他们是想当然以为中央撤掉毛主席画像,以及时下中国出现的一些否定毛泽东思想的行为,都是邓小平在否定毛主席。

很多西方政治家认为,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同样是否定了毛主席制定的社会主义道路。

应该来说,西方没有真正了解过中国,更不了解邓小平。

邓小平从来没有否定过毛主席,对于毛主席的伟大功绩,邓小平不止一次肯定过,在党内会议上,邓小平更是强调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对于改革开放,邓小平更是从来没有想过走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只是想吸取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另外,赫鲁晓夫在执政期间,实行霸道的外交政策,干涉中国内政,试图在中国境内建立共管舰队,这一点,邓小平更是和赫鲁晓夫截然不同,上世纪七十年代,邓小平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称霸之路,中国是绝对不会走的。”

三、党员干部最重要是为人民服务

谈完赫鲁晓夫问题,邓小平重点谈到了改革开放。

邓小平列举了资本主义的优势,邓小平指出,西方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发展经验,是值得中国学习的,好的先进的东西是没有阶级性的。

邓小平告诉法拉奇,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会吸收西方先进的东西,但中国不会动摇社会主义路线,这是中国的基本盘,是不可动摇的。

接下来,法拉奇问了邓小平一些比较私人问题,比如说邓小平三度落难三度复出问题,邓小平都给予了真诚的回答。邓小平指出,他坚信毛主席是信任他的。

在采访的最后,法拉奇问了一个似乎有些刁难邓小平的问题:“为何您总是当二把手呢?”

邓小平笑着说道:“现在的位置,并没有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改革开放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谋求更高的位置。”

邓小平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未来中国需要更年轻的干部,我们这些老同志,会慢慢将权力让给年轻干部。”

邓公的一番回答,让法拉奇连连竖起大拇指!

8月23日,邓小平再次接受了法拉奇的采访。

不久,法拉奇5000字两次采访文字稿,被《纽约时报》等多个世界级媒体报道出来。

也许是这次对邓小平的采访,法拉奇对中国产生了很大兴趣。

1993年10月14日,法拉奇应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一次演讲,法拉奇公开演讲到,她很爱中国这个国家。不仅如此,法拉奇还分享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

现如今,改革开放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今日强大之中国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道路,是无比正确的。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百年不动摇,终有一日,中国将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之梦”。

1 阅读:301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