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授徐思远:举家远赴美国,不让儿子学中文,要当101%美国人

米良史事 2024-05-21 21:53:08

2018年,在东北一所高校,一位教授决定放弃在中国的生活,将家人带到美国去定居。在离开之前,他振振有辞地宣称:“中国文化低级,我要让我的儿子成为一个‘101%的美国人’!”这位教授名叫徐思远,是东北财经大学的一名经济学教授。在此之前,他一直在中国生活,拥有国内很优厚的工作和薪水。然而,徐思远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一股执着的迷恋,经常在课堂上借机宣扬国外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当他的妻子怀孕后,他开始将对资本主义的迷恋与对孩子的期望交织在一起,坚信只有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给予儿子更好的未来。在他看来,美国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和"契约精神"才是通向财富和成功的必由之路。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徐思远决定卖掉在北京的房产和汽车,带着全家及年迈父母前往美国,怀揣着梦想追求更好的生活。

然而,一到美国,徐思远却发现他在国内取得的学历并不被美国所承认,尽管他仍然坚信自己具有与任何洋大人不相上下的知识。可惜,他发现自己碰壁频频,因语言沟通障碍难以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他仍然希望在美国立足,甚至考虑转变思路从底层开始,信心十足地相信自己会成功。

然而,徐思远渐渐意识到,他已习惯于在国内担任权威教授的角色,对于现实世界却感到陌生。在体力劳动之后,他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与领导对话的权利,就连老员工也视其为外来人。与此同时,他对国内的人群的看法变得更加武断,频繁在网络上与国人辩论。慢慢地,曾经热爱美国的徐思远成为了网友心目中的“电子宠物”和“乐子润人”。

尽管徐思远没有取得在美国的任教资格,但他仍未能在当地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只能依靠做外卖、打零工等为生。他开始怀疑美国政府是否理解他们这类受过良好教育而又热爱美国的人。然而,他明白,美国政府追求的是像钱学森、杨振宁这样的人才,而他对美国的热情已经超越了他所能带来的价值。

随着家庭积蓄的逐渐消耗,徐思远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后悔。即使他想要回国,中国也不再是他的归属之所。或许此刻,他才认清了“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

2 阅读:295
评论列表
  • 2024-05-28 13:47

    标准的家里横!本来在国内是混吃混喝的主!以为自己是块料!可到美国这以丛林法则为主的国家,你就是只羊!

  • 2024-06-06 22:55

    跑外卖了!真乃大丈夫,能屈能伸!

  • 2024-06-01 20:30

    好走不送!

米良史事

简介:诠释经典历史,领悟百味人生。让你的停留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