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词劝夫:多才多艺管夫人

夏小晋 2023-12-14 19:00:03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全能才子,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通音律,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并跻身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列。

赵孟頫‍自画像

赵孟頫虽然身为宋宗室后代,但入元后受到元代诸帝赏识,先后任命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荣禄大夫等,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五十岁时,想纳小妾,写了首小词给原配夫人投石问路:“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赵女何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意思是说,我为学士,你是夫人。你没听说陶学士(疑为王献之王学士之误)娶了叫桃叶、桃根的两个小妾,苏学士也有叫朝云、暮云的两个小妾。我便多娶几个姬妾,也不过分,你年纪已经四十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赵孟頫这么一封软硬兼施的信,搁在一般女人身上,肯定无法应付。但是赵孟頫的夫人偏偏不是一般女子,而是同样大名鼎鼎的管道升。管夫人看了信,一没有哭,二没有闹,当然更没有屈服顺从,而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回了一首不卑不亢的《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槨。

大意是,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如此多情,情深处,像火焰一样热烈。拿一块泥,捏一个你,捏一个我,将咱俩再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我的泥人中有你,你的泥人中有我,只要活着就跟你睡一被窝,死了也要进同一口棺材。

管夫人作画 (图片来源网络)

《我侬词》把夫妻关系比喻做泥,让人拍案惊奇。虽然设喻婉转,但字里行间暗藏机锋,透出铿锵英气,绵里藏针。

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想起多年同甘共苦的经历,从此再没有提过纳妾之事。

管道升(1262年-1319年),因排行第二,故字仲姬,浙江吴兴人,祖先据说是春秋时辅佐过齐桓公的名相管仲。父亲管伸,以任侠闻名于乡里,母亲周氏,是位贤明的淑妇。

道升从小惠敏过人,对翰墨、词、章、丹青的领悟能力很强,一学皆通,特别得到父母钟爱。后父母看中同乡的赵孟頫,认为赵家青年有奇才,日后必成大贵,于是将管道升许配给了赵孟頫。

管道升嫁赵孟頫后,二人相互促进,相敬如宾,既各自独立、各有千秋,又相得益彰、珠联壁合。晚年被册封魏国夫人,“管夫人”的称呼由此而来。因为她的书法成就,与东晋的女书法家卫栎“卫夫人”,并称中国历史上的“书坛两夫人”。

管道升留下诗文不多,仅就所见几首诗词中,文采素雅,富有感情,诗中见画,情景交融。元皇太后曾在兴圣宫召见,管道升奉懿旨写下了一首题梅花诗:雪后枝琼嫩,霜中玉蕊寒;前村留不得,移入画中看。

管道升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她曾在一首《题画竹》的诗中写道:“春晴今日又逢晴,闲与儿曹竹下行。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日边生!”借森森竹笋表达母亲对儿女的殷切期望。

在她的教育下,子赵雍,孙赵麟、赵彦正皆名冠一时,外孙王蒙亦绘画大成,跻身“元四家”之列。元仁宗曾将赵孟頫、管道升及儿子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说:“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

管夫人画作

赵孟頫晚年虽然官至高位,但以宋室后裔而入元为官,常常自惭而心情郁闷,故潜心于书画以自遣。管道升曾画《渔父图》,再于图上填《渔父词》四首:

遥想山堂数树梅。凌寒玉蕊发南枝。山月照,晓风吹。只为清香苦欲归。

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回去霅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

身在燕山近帝居。归心日夜忆东吴。斟美酒,脍新鱼。除却清闲总不如。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

赵孟頫读图品诗,作词相和,和词今只存两首: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侬在东南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数十年的共同生活,二人已从普通夫妻升华为神契心通的挚友。管道升难能可贵,能够滤去浮名浮利,看透名利场中的一切。而赵孟頫也能读懂管道升,并表示认同和理解。

1318年,管道升脚气病复发,赵孟頫多次上书请求,得准全家南归。第二年五月,管道升病逝,葬于德清县东衡山南麓。

赵孟頫在墓志铭中写道:“东山之原,夫人所择,规为同穴,百世无易。”

三年后,赵孟頫去世,两人合葬于衡山之原。

1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