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曾胜泉《网络舆情学》书评

饮冰听雨 2023-02-21 15:27:24

本书相对简明实用。所谓简明,意味着表述不拖沓,没有充塞大量的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来喧宾夺主(这一点齐中祥《舆情学》就做得很不好),每节篇幅不长,行文易懂;至于实用,是说在一窍不通的情况下,依靠本书来操作,可以进行舆情工作的基本操作,不至于无从下手,但也别指望太多:一来舆情应对往往是“道理大家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二来读书要是那么有用的话,要网监干嘛?

这从章节安排大体就能看出。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无甚新意的导论(3小节),空旷粗浅的理论篇(第一至四章,9小节),提枪上阵的实操篇(第四到八章,15小节)以及不无担心的趋势篇(第九章,3小节)。前两篇和后两篇相比,简直如同超市里加钱换购来的,就连仅有3小节的第九章,恐怕在观点上的重要性都不会输给理论篇——尽管我们总觉得,但凡讲XX课程未来发展的内容,都没那么重要,也不是考试重点。

导论篇是“网络舆情学概述”。对任何一本网络舆情学的书来说,写出新意都非常难,就像写论文把文献综述写出花来那么难。概述讲起源与现状,讲概念与范畴,讲地位与作用,哪一个留给作者自由发挥的余地都不多。不然是想在起源上独辟蹊径,还是想在概念上标新立异呢?这部分稍微可看的有两处:一是定义,“舆情是公众对公共事件(或现象、人物)的情绪、情感、立场、观点、态度、意见和行为倾向。……只有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信息才是舆情,少数人的意见表达不能算作舆情信息”;二是3.5个舆论场的说法,即主流媒体舆论场,民间舆论场,国际媒体舆论场和海外华文网站,以往的一些书只强调前两个舆论场;

理论篇包括网络舆情的类型和特征、诱因和推理以及生成演变。一般来说,在这部分通常要涉及到不少交叉学科的东西,比如讲大众心理自然要有心理学理论背书,或者讲舆情发展演变,需要传播学的一些内容打底……网络舆情学究竟偏重于以理论来解释现象,还是侧重以现象来印证理论不一而论,与像齐中祥《舆情学》那样力图来达到理论上的自洽闭环不一样,本书是明显偏向后者的。因而理论篇讲得都比较浅显简短,在书中能自我解释得通就好了,比如讲网络舆情的五种类型,或者谣言传言的五种类型,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在实际工作中,未必能覆盖千奇百怪的舆情信息。故此要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不妥当;

实操篇可以说是本书价值最大的内容,曾胜泉的一些著作都与舆情应对有关,因而不难理解为什么此篇内容较多。虽然说是实操,但不少还是在讲基本原则,比如分析研判,监测指标,三元预警,应对处置上所讲的时效度等,尽管有不少近些年来的案例说明,但毕竟也没细致到手把手教你写舆情报告的程度,故此依照它来搭建舆情项目的基本流程固然可以,很多时候还是要在操作中完善。第五章第4节“案例观察”中的“7·23温州动车事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案例,这个案例和第二章第3节“意见领袖”中的“微博打拐”堪称本书的“案例双壁”;

趋势篇之所以我个人把它看得比较重要,是因为其所呈现出的一种“担心”情绪,就像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或者《未来简史》那样表现出来的对智人未来的一种忧虑。一般讲某门学科或者知识的前景,通常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大家展望学科未来,觉得其未来一定更美好——废话,要是学科未来暗淡无光,还有多少人向往?21世纪还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呢……本篇第九章可看的,就是提出了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型舆情以及人机共存和万物互联带来的难题。十年前人民网舆情研究室的一些技术方法或者理论判断,未必就完全适用于今天的舆情工作;而今天我们舆情工作的经验,“只有借助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相关技术,才能确保精准高效完成。而在舆情数据采集结果的分析研判、最终结论和建议的形成、舆情应对的实操等环节,则应更多依靠人力去实施”,也未必适应十年后的舆情模式。

此外,由于出版日期较新,本书不少案例很贴合当下(我相信在近两年的疫情形势下,之后再出版关于舆情类的书籍,新冠必然是不能忽视的事件,很可能会带来一些舆情工作上的改变),其排版舒服,行间距较大,页面文字不局促,分节清晰,引用较多(部分章节不无拼凑之嫌),读起来不累人。不过往往这种书定价偏高,然后在各个平台上打骨折了卖,而且读者不多,这不得不说是谜之操作。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