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家全国主流都市媒体打卡宁波品古城书香遗韵,观未来工厂智能制造,探乡村共富密码

扬眼 2024-06-21 20:05:51

从千年古城的书香遗韵,到未来工厂的智能制造;从市井街巷的热闹烟火,到现代乡村的田园诗意……6月12日到6月14日,“2024全国主流都市媒体总编宁波行”的37家都市主流媒体代表先后走进宁波慈城镇、洪塘街道、前湾新区和“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用三天时间探访多个古迹、村庄、企业,多角度体验甬城的独特韵味与蓬勃生机。

2024全国主流都市媒体总编宁波行启动仪式

千年古韵的潮流表达

媒体大咖们实地考察的第一站是江南唯一保留唐代街巷格局的千年古县城慈城。慈城的建城史可追溯到春秋越王勾践始筑句章城起,到唐开元年间,名相房玄龄的族孙房琯来此当县令,规划出“一河一街双棋盘格局”的江南“小长安”。“井”字形街巷自唐延续,这里有鳞次栉比、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浙东保存最完整的学宫,有冯骥才、冯定等大家名流的家族往事,也有游人如织的繁荣。大家在曾藏书万卷、显赫一时的抱珠楼里寻找冯氏家族的书香文脉,也体验一个特色图书馆的丰富多彩;在周信芳戏剧艺术馆追溯一代京剧大师的过往,也感受到了当代年轻 人对于传统戏曲的热情;在冯定故居重读《真理的故事》,也被这个红色打卡地的沉浸式呈现深深触动……那些关于育才兴学、崇文重教的殷殷嘱托,关于文化守护与精神追求的用心良苦不但镌刻在古老建筑里,也随着古今交融的改造和与时俱进的活动,渗透进热气腾腾的烟火日常。同样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洪塘街道的保国寺。建于千余年前的大殿采用北宋时期最先进、最有代表性的木构技术建成。而具有操作性、探索性、趣味性的博物馆课程和巧心独具的艺术呈现,为古建筑释放出更多文化新力量。从慈城到洪塘,很多人一路称赞古迹保护与产业导入的相得益彰,以及文旅融合的高效实现。“这些都是我们感受民族文化自省与自信力量的空间,也是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的范本。”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夜景

曾藏书万卷、显赫一时的抱珠楼

保国寺大殿采用北宋时期最先进、最有代表性的木构技术建成

在新能源汽车新赛道上“狂飙”的前湾解法

汽车产业是宁波前湾新区的支柱产业,也是宁波市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如何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核心区,媒体大咖们在前湾新区寻找答案。这是浙江首批获批的“七大新区”之一,入选首批浙江省级高能级战略平台培育名单,也是唯一被赋予代表浙江建设沪浙高水平合作示范区使命的新区。这里的极氪未来工厂,是全球最先进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之一。物联网、AI识别、数字孪生、AR巡检等最新技术......数字技术赋能智能汽车产业的创新标杆案例在这里不断被书写。极氪焊装车间,823台焊接机器人上下挥臂,操作行云流水,尽显严谨有序的工业之美。一台台矮矮方方的红色AGV自动搬运机器人拖运着各种物料穿行其中,相互配合严丝合缝。通过一体式压铸,原本需要花1-2个小时完成几百个焊接的零部件制造,在3-5分钟内一次性压铸完成,让大家啧啧赞叹。媒体大咖们围绕前湾新区建设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核心区、品牌实力世界一流的创新高地、宁波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的头部阵地目标,开展主题采访活动,感受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前湾的蓬勃发展动力。此外,宁波方特主题公园通过科技手段情景交融地将古韵今风融合在一起,则让大家看到了文旅融合的更多可能。

前湾新区极氪未来工厂

前湾新区极氪未来工厂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傅家路村

“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

“三字经”和乡村咖啡中的共富密码

三天的探访,几个各具特色的乡村,也给媒体大咖留下深刻印象。前湾新区傅家路村小桥流水,杨柳依依,鲜花盛开的美丽庭院串点成线,中间错落着咖啡馆、书画工坊、青瓷工坊……很难想象,这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曾是一个无资金、无资源、无特色的“三无”贫困村。摆在最显眼位置的“三字经”吸引很多记者围观,“结邻居,是缘分,有纠纷,互包容……”该村首创的村规民约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切口,去挖掘该村基层治理经验,以及宜居宜游宜业的新时代美丽前湾独特风尚和共同富裕建设成就。而在洪塘街道保国寺附近的鞍山村和姜山镇“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村,媒体大咖们看到了更多年轻人的面孔。两个村庄分别利用保国寺和“进士第一村”的优势,赋能农文旅产业一体式发展,引入优秀市场主体,吸引年轻人回村创业。“保国寺边边边边上的COFFEE BAR”,这条别出心裁的文案,让鞍山村的是啡咖啡在小红书平台上名声大噪,游客纷纷来此拍照打卡。但店里卖得最好的却是牛肉面,老板是一位年轻的服装设计师,这样的“混搭风”透出浓浓的文艺范儿。在鞍保线上,这样的网红店铺还有不少,例如koko可盐可甜、秀子庄等。此外,田园营地、户外徒步、农事体验等农文旅融合新场景,一条乡村“吃住行游购娱”的丰富产业链浮现眼前,让人不禁想从这些年轻创业者故事中寻找乡村振兴的密码。走马塘村历史悠久,自北宋至明清就出了76位进士,被称为“中国进士第一村”。初夏,走马塘村的荷花开了, “荷塘咖啡”又火了。这个网红咖啡馆,装修只用了7天,成本8000元,但开业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就高达11万元。这两年,走马塘全面整合闲置资源与低效空间,引入优秀市场主体,吸引年轻人回村创业,深耕进士和农耕文化,以陪伴式共创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以多方共赢利益联结助力共同富裕,促进农文旅业态及新老村民的有机融合。因为年轻人的加入,因为多元化的业态,这个千年古村正在焕发新生。“三天的行程,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宁波。基层治理、文旅融合、新能源汽车赛道等方面都大有文章可作。”中国晚报协会会长刘海陵说。各位媒体大咖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准备将更多宁波故事传播到远方。图文来自宁波晚报

校对 陶善工

1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