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干参谋太久,想独当一面,推辞兵团参谋长,无缘军长,当了局长

从阳化石 2024-03-06 08:49:32

战争年代,很多部队干部都想着到一线战场上打仗,而且担任军事指挥员独当一面,对于后方工作或者纸上谈兵多少有些不感冒,最典型的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等在1949年军队改编时调任兵团司令员。

除了这些高级将领之外,像曾经担任过新四军5师参谋长,解放战争在华东打仗的刘少卿也是如此。

参谋长虽然在一线协助司令员工作,但实际上与军事主官还是有很大区别。要帮助指挥员制定好作战计划,并具体落实下去,也就是说战斗前的安排属于他,如何打就是纵队司令、师长、团长等说了算。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新四军5师担任参谋长,发挥的作用很大,李师长把军事工作交给他负责,他负责5师方方面面的工作,也被人称为“总长”。当然,他这个总长只限于5师的范围。

抗战胜利后,他就被抽调到军调处,后回延安等待安排新工作。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先是抵达晋冀鲁豫军区,想着部队会挺进中原,但当时鲁西南作战任务,他就准备去东北打仗,到山东得知海上交通被封锁,就留在山东工作。

山东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新四军部队,如1纵、2纵、7师等,也等于自己的老部队。

他到山东后,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调他到滨海军分区担任司令员。这属于地方部队,主要就是配合主力作战,到任后,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都没有赶上。他是空降过去的干部,军分区其他干部对他不熟悉,在作战用兵上也发挥不自由,决定离开,最后被调任新成立的内线兵团参谋长。

这个职务比较适合他,他是参谋长出身,干参谋工作很顺手;而且级别上也对应,之前担任军分区司令充其量也是师级干部,抗战时期的职务就不低,他调任过来也是过渡一下。

内线兵团在完成三个月多月的胶东保卫战,部队一边休整,一边开着整军运动,他负责兵团机关和直属部队的三查三整。此后部队向胶济路西段出击。兖州攻坚战取得胜利后,他也病倒了,而且是黑热病,只能是休息。因此也错过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诸多大战。

1949年,全军进行整编,纵队改编为军,陈老总见到他问身体情况,又问题是不是不愿意干参谋长了。他确实有这个意思,当了十多年参谋长,太想去独当一面了。上级也考虑让他担任军长,根据他的情况也是正合适。

可是等了几个月,也没有消息,部队马上就要渡江作战,他有点着急了。此时,三野部队已经配置完毕,当军长是不可能了。但有一支南下干部纵队,上级想让他担任司令员,待大军打过长江后南下。

在南下途中,上级准备任命他为9兵团参谋长,他回绝了。郭化若政委说军长都安排完毕了,要不然就当个副军长,以后有机会再调整。当情况反映到上级后,上级说他不能当什么副军长,干过兵团参谋长,去当副军长,人家那些军长怎么办。

当上海解放后,他被调去到铁路局担任公安局长。

可以说从豫东战役以后,他因为各方面原因没有参加诸多大战,说起来也很遗憾。如果干参谋长还能参与指挥。他到铁路系统干得也不是很舒心,毕竟在军队多年让他难以忘怀。后来他被调任北京干公安,拒绝后,调华东局担任副秘书长。

可是在1952年,早早担任正军职的他却被评为准军级,准军级对应的职务一般都是资历深一些的师长、师政委,至于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对于他的级别被评低,使得熟悉的老领导、老战友也很意外。

3 阅读:3704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