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相伴毛主席近十年的贺子珍,为何执意“离开”毛主席?

纵观历史2021 2024-06-21 00:30:54

1979年,贺子珍坐着轮椅来到毛主席纪念堂,手捧着鲜花,看着静静躺在水晶棺里,曾属于她的“老毛”。

曾经欢笑晏晏的夫妻俩,如今一个坐着,一个躺着,一个千言万语无法言说,一个带着万千遗憾永久沉睡,旁人只感叹一句“天意弄人”。

贺子珍是毛主席的第三任妻子,与毛主席育有6个子女,当年却负气离开,有什么样的故事?

贺子珍从小就是一个倔强,不服输的人,十几岁时就跟着哥哥闹革命。当年跟她一起的女同志很多都在革命受到阻碍时停下来,结婚生子,过普通的生活。

贺子珍直接跟着袁文才上了井冈山,成为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

18岁的贺子珍嫁给毛主席,开始更为颠沛的生活,曾对毛主席说:“想让我离开你,除非你把开慧姐接过来。”

贺子珍跟着毛主席参加红军长征,在贵阳的时候受过一次重伤,炮弹就在她身旁爆炸,碎片进入她体内。部队里的人要把她放在当地老乡家里养伤。

毛主席得知此事,坚决不同意,焦急地说:“你们把她放在这里,她就只能等死。”在毛主席的坚持下,贺子珍跟着部队被抬着走。

当时医疗条件有限,贺子珍身体里的碎片就一直在她体内,时常疼痛,她一直想着,等有机会做手术取出碎片。

长征后,中央红军在延安安营扎寨,贺子珍担任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帮他整理汇总资料,生活上也照顾到他的方方面面,两个人琴瑟和鸣。

贺子珍在延安看到革命形势发展迅速,觉得自己原有的东西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强烈要求去“抗大”学习。

毛主席知道“抗大”的学习很严格,完全实行军事化管理,贺子珍刚从重伤中恢复,又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不同意她去。

贺子珍对毛主席说:难道“抗大”学习会比长征还苦吗?长征那么艰难,我也过来了,还是再三要求进“抗大”。

毛主席拗不过贺子珍,只得同意,天生要强的贺子珍在“抗大”也是一节课不落,清晨出操,晚上住宿舍,生活节奏紧张。

陕北气候恶劣,加上营养跟不上,贺子珍得了贫血症,晕倒在学校,被送回家。

在家里休养期间,发生了几件事,让贺子珍萌生出离开的念头。

随着我党在延安站稳脚跟,延安成为全国热血青年向往的圣地,很多同情中国革命的国外友人,也来到陕北进行参观,访问。

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也带着翻译吴光伟来到延安,她们带来完全不同于革命同志的生活,比如跳交谊舞,对男女之间的交往,态度开明。

毛主席一向乐于接受新兴事物,对于聊得来的人,很乐意与他们深入交流,史沫特莱和吴光伟刚好属于主席聊得来的人。

贺子珍是很传统的女性,对她来说,这两位女性是完全陌生的,他们生活的环境天差地别,这两个女性的到来,让她特别不自信。

周围又有很多声音,说毛委员与这两人相谈甚欢,贺子珍在患得患失里煎熬,她的骄傲又不允许她跟毛主席说更多。

有一次,贺子珍回家,经过一个窑洞,看到毛主席的警卫员站在外面,她走进去,看到主席正在和吴光伟说话。

贺子珍当时一激动,冲吴光伟发起火来,手臂挥起来的时候,不小心划到吴光伟的耳朵和脸颊,毛主席当时很不愉快,制止了贺子珍。

没多久,吴光伟和史沫特莱就离开延安,贺子珍也决定离开延安,这时发现自己又怀上身孕,更加坚定要离开的决心。

贺子珍对身边人说:“我生孩子都生怕了。”她和毛主席在一起10年,一共生育6个孩子。

这些孩子夭折的夭折,丢失的丢失,作为一个母亲,在生孩子和养育孩子上所花的心血,是男性不能想象的。

很多革命女性为了更好的参与革命工作,怀孕就去流产,然后做绝育手术,贺子珍的身份特殊,不能用这种办法让自己绝育,能想到的,就是先离开毛主席一阵。

贺子珍打报告要去上海做手术,取出身体里的碎片,毛主席多次挽留,也曾承诺,他现在在党内有话语权,会越来越好,后期延安肯定也能做这个手术。

贺子珍下定决心,说道:“我就去两年,先去上海做手术,然后到苏联去学习,我感觉我已经跟不上你的步伐,你不是说我政治觉悟差么?”

毛主席知道,贺子珍去意已决,又想到因为炮弹碎片的原因,她常常难以安枕,只能点头同意,亲自送她走。

贺子珍到达西安,局势有变化,上海沦陷,她只得在西安暂住。毛主席这时托人带信,希望她回延安,等以后有机会再出去治病。

一心想要离开的贺子珍此时听不进任何声音,想上海不去,那直接去苏联吧。

她直接转道兰州,毛主席再发电报给她,劝她回延安,贺子珍也没有理会,直接飞苏联。

就这样,贺子珍离开中国,去到苏联,本来以为两年很快,可她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毛主席身边了。

世事难料,贺子珍到苏联被关进精神病院,历经折磨才逃出来,过得非常不容易。

等贺子珍再次见到毛主席,已是1959年,二十几年时间匆匆而过,早已物是人非。

贺子珍晚年接受采访,提起离开毛主席一事,没有说一句毛主席的不好,一直说自己当年太年轻,太倔太任性,才会执迷不悟。

世间所有的关系都需要经营,很多事也只有经历才知道对错,贺子珍离开毛主席后吃尽苦头,肯定很后悔,可再也回不去了。

1 阅读:50

纵观历史2021

简介:一个历史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