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海新态势:大陆气球横扫台岛,台军应对“躺平”现象

眼观真实世界 2024-01-03 20:19:28

大约不到一年前,“气球”这一词汇突然成为热门话题,似乎是由于美国政府内部斗争或试图对中国施加压力。他们竟然指责一个科研气球是中国的“间谍气球”。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使高空气球重新成为热门话题。在台海地区,高空气球似乎成为台军的关注焦点,但他们并未采取太多实际行动,似乎对气球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然而,最近有消息称,台湾地区防务部门发现两个大陆探空气球越过“海峡中线”,分别位于嘉义西北方和基隆西北方,高度都在1万米以上。根据台湾空军公布的路线图,其中嘉义西北方的气球横穿台湾岛上空,越过中央山脉后进入太平洋。然而,有趣的是,台湾空军只公布了一张路线图,并未采取其他实质性的行动。

从气球路线图可以看出,台空军很可能一直在使用雷达跟踪这个探空气球,但为什么他们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比如派遣战斗机或使用防空导弹进行拦截呢?原因可能并不复杂。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探空气球并没有构成威胁,所以只是进行跟踪监视。另一方面,由于气球的高度过高,战斗机要爬到万米高空去拦截速度较慢的气球并非易事。而具备高空拦截能力的防空导弹价格昂贵,也不太适合用来打击气球这种相对简单的目标。因此,台军可能认为,保持观察记录就足够了,没有必要用昂贵的战斗机和导弹去追逐一个气球。

台军方或许从美国空军的经验中吸取了教训。美国五代机F-22曾经在空战中击落过一个气球,从而成为全球的笑柄。近期不仅仅是一次有大陆方向的探空气球,例如在12月25日,反潜机、侦察机和预警机出现在台岛海域西南部。当天夜间,至少有一个探空气球从台岛西北方向飘向东北方向,距离约为100公里以上。台军方通报称,气球在26号凌晨消失在雷达上,可能是离开了雷达探测范围,也可能坠毁了。1月2日,又有3枚气球组团穿越台岛上空,高度分别约为3600米、5500米和6700米。这次不仅气球数量多,而且高度也较低,径直飞越了台岛中部。台军方依然只记录了气球的飞行轨迹,并未采取实质性的拦截行动,似乎决定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升级局势的举动,选择保持低调。

在12月28日的国防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自12月以来,已有多个大陆探空气球飞越“海峡中线”,正值台湾地区举行选举前夕,引起了外界的猜测。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回应称,“海峡中线”不存在,关于气球的问题可以向主管部门了解。他还指出,炒作“大陆介入选举”只是民进党的惯用手法,试图制造紧张气氛以获取选民支持。实际上,这是台当局和军方转移视线的一种手段。因为不久前,台军方还在计划在台湾海峡地区部署美国TCOM公司的28M和71M系留气球,用于监视解放军在海峡地区的活动。

系留气球监视系统的原理简单,即通过将充满气体的气囊升空,再用缆绳固定,气球的浮力可以将仪器带到指定高度,从而长时间监视或监测某个区域的变化。台军计划将战役级的28M系留气球部署在台岛东北部,系留高度为1500米,雷达扫描范围为87海里,重点监测宫古海峡以北的区域。而71M系留气球属于战略级侦察平台,工作高度可达4600米,雷达扫描范围擢升至200海里。台军计划分别在澎湖和东沙部署这两种系留气球,前者监视整个台湾地区周边空域和海域,后者负责监视台岛西南部和巴士海峡范围内的一切动态。

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和台湾岛西南部是解放军海空军进出太平洋的必经之路,包括航空母舰和轰炸机在内,都需要经过这些区域。因此,台军如果在这些位置部署系留气球监视,将被视为对解放军的重大挑衅和威胁。这也意味着这些气球收集到的数据必然会送到美军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实际上中美正在进行一场存在于电磁波中的战争。目前看来,到底是谁在利用气球平台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一目了然。

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派遣几个探空气球,或者气象气球从台湾上空飘过,与台军部署系留气球监视解放军活动相比,显然微不足道。在这一事件中,台军采取了较为冷静的态度,不愿采取过激的行动,似乎明白昂贵的战斗机和导弹并不适合用来拦截气球这样的目标。这也表明,面对现代战争的电磁层面,台军的举措相对理智。总体而言,此次事件使得高空气球问题再度受到关注,引发了对于气球在军事领域的潜在用途的猜测。

0 阅读:68

眼观真实世界

简介:家事国事天下事,权威的分析、深度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