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汉寿亭侯,是多大的官,一个月能拿多少工资?

古城青衣 2024-05-29 20:18:25

学成文武艺,货与皇帝家。

多少古代男儿,都梦想着出将入相。

西楚霸王项羽灭强秦后,谋士们劝他定都关中,他却偏偏选择定都彭城。

他留下了,代表后世无数男儿心声的话语: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选择和名声

关羽,中华民族忠义之象征。

青龙偃月刀一出,宵小尽皆蛰伏。

他一身的武艺,曾不忿于乡中恶霸欺负人,一怒之下结果了其性命,落下一个亡命天涯的结局。

若不是在涿州遇到刘备、张飞。

或许他仍旧在漂泊当中,玄妙的命运早已做好安排。

将他们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桃园三结义彰显了三个人是初心使命。

三个人,决定效仿重续大汉寿命的光武帝刘秀。

面对着着皇天后土,许下了同生共死的愿望。

从这里完全可以出,关羽内心一定渴望着拜将封侯。

像汉初的开国功臣那样。

位列王侯,光宗耀祖,使名号流芳千古。

奈何乱世中人身不由己。

他跟随刘备数年晃荡,始终寸功未建,支撑他精神世界的是一本名为《春秋》的史书。

据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从夜读《春秋》可以窥见,他价值观的影子。

他不可能为了功名利禄,而背叛刘备。

但是,他还是没能逃过命运的玩弄,与刘备、张飞在茫茫尘世中走散。

为了打听他们的消息,他不得已寄居在曹操的身边。

按照《三国演义》里的版本。

曹操自其“温酒斩华雄”时,就对其青睐有加,早就有纳入麾下的愿望。

如此得来全不费功夫,自然心花怒放。

曹操的手段非常高明。

无论是生活起居,还是恩宠待遇,都不曾亏待关羽。

关羽义薄云天,自然不愿亏欠曹操。

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文丑前来叫阵,给了他一个合适的时机。

青龙偃月刀一出,光影闪过,两人的人头落地。

曹操决定趁机,再给关羽另外一番恩宠——拜将封侯。

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处。

任何封赏有了天子的加持,都变得合理合法。

虽然汉朝大势已去,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敢第一个站出来叫板,否则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关羽获得偏将军官职,拜汉寿亭侯。

关羽,可谓幸运得多。

在壮年时节就被拜将封侯,只要他愿意跟随曹操,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功名富贵。

估计任何一个男儿,都会忍不住为之心动。

刘备因为所谓的血缘关系,不过才领了一个豫州牧。

跟对了人,他的前途或许比大哥更好。

关羽毕竟是关羽,不可能为了前途而扔掉心中的忠义。

最后还挂印封金。

过五关斩六将,离开了曹魏,踏上了与哥哥和弟弟汇合的路途。

待遇和风评

可惜现实生活中,关羽太少。

他只能是理想化的代表。

自秦朝以来,三千七百多年不过亘古一人而已,为什么?

懂得人都懂。

汉寿亭侯的含金量有多高?俸禄有多少?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后举行了白马之盟。

盟约明确规定:

“非刘姓子孙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无功而获侯位者,天下共诛之。”

多少人努力一生都空空如也,关羽所得丝毫不费力。

换做一般人,肯定会更加感恩戴德。

汉朝的侯爵又分标准,共二十个等级。

分为县、乡、亭。

县级的侯爵意思是,这个侯爵的俸禄和太守的工资大致相当。

乡亭亦然。

亭长的工资很低。

从刘邦的生活状态,可以得出答案,他穷到竟然要经常到哥哥家中蹭饭吃。

和今天的村级干部,有些相似。

因此,为了生活,就会变法搞一些其他收入。

亭级侯爵,也分上中下三等。

一等的爵位为的工资和太守相当,两千石。

但国家不会完全粮食,而是分成两部分,钱9000,米72斗,这些收入足够一家人的生活。

关羽的工资,就是属于最上等。

地地道道的上层阶级。

生活在东汉的都城,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的爱好。

刘备的豫州牧。

如果可以从封地领工资的话,勉强才能和关羽对等。

其次,侯爵手中的权力大小,也不一样。

有的诸侯,只能享受部分封地的收入,即享有某些土地的收益权,却不享有管理权。

有些的诸侯,却兼顾两者。

既能充分掌控封地的一切,又可以自行调整税收。

关羽的汉寿亭侯封地,大概也就是一个乡镇的面积。

有人会说一个乡镇的面积能有多大,权力范围可是小得很。

不过是今天的一个镇长而已。

却不知古代的乡镇面积和今天不一样,古代地广人稀。

尤其是东汉末年,十室九空。

百姓住得,大多比较分散,有的地方甚至能和今天的一个县城比拟。

关羽深受曹操宠爱,曹操大概率会给他一个富庶的乡镇。

一个富庶乡镇的收入,有多少?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江浙一带做一个实际调研。

或者到网上搜一搜相关的数据,自然会明了。

因此,关羽为什么能被尊为忠义的代表,绝对不是毫无缘由。

他能在名利场中,站稳脚跟。

不被外界的风雨所干扰,不背叛初心理想。

多少人因为一些小恩小惠,就背叛了做人的基本原则。

在浑浊的尘世间,随波逐流。

还美其名曰:大丈夫欲功名于人间,须不拘小节。

这不过是偷换了大丈夫的概念,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关羽那般,始终跟随兄长刘备。

但又不忘,曹操当初的恩德。

这绝非是有二心,华容道义释曹操,谁又曾说过关二爷不忠不义呢?

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这也是孔子为什么说出那句:“知我罪者,其惟春秋”的原因。

0 阅读:370
评论列表
  • 2024-06-21 11:51

    汉寿亭侯,是爵位,不是职位…

  • 2024-06-19 12:40

    相当于一个亭的人上交的税收吧,刘邦当时的亭大概有1000人左右,按现在的说法,没人4000的月工资,创税800,关羽这个头衔的月收入就是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