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滕梓荆死了,是败笔还是有必要?

一片空柏 2024-05-16 09:07:58

《庆余年》滕梓荆战死的情节,是极为必要的,绝非败笔,绝非!

从角色的功能上来说,一如编剧王倦老师说的那样,滕梓荆的离开是范闲心智转换,变得成熟的强大动因。没有这个环节,或许很难用其它人、事件做动因来完成戏剧结构中刺激主人公的作用。

另外,从滕梓荆这个角色的塑造载体也就是我本人来说。这样的改编,其实很高级很睿智。

一个角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除了功能外,便是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给演员去发挥演技,而这里所说的空间绝不是狭义上的戏份多少,因为戏份多少,并不能决定一个角色是否有光彩。如果角色只是冗长枯燥固化的存在,没有对其对应的人物和剧情有任何推动,那它存在的价值真的是微乎其微,毫无意义可言。与其这样,何不让角色完成其应有的戏剧功能后,“合理”地离开呢?

这种离开于观众而言有时是残忍、不近人情的,甚至是难以理喻的。但它并不能完全成为编剧取舍角色的考量和依据。于编剧而言,角色除了要有光彩,还必须完成其功能。而滕梓荆的离开,既完成了推动情节的作用,又可以让观众意犹未尽地慨叹,遗憾,甚至对他恋恋不舍,久久不能释怀。如此一举两得的好事,编剧为何不做?那败笔一说,又从何说起呢?

烟花易冷,昙花易现,可以照亮天空,可以美极一时,哪怕最终易冷易现,那何尝不是一种痛快和洒脱呢。

滕梓荆,战死,值得!

0 阅读:55
评论列表
  • 2024-06-17 12:47

    看了很多评论,说原著滕子京没死,但是后来不利于行,在轮椅上度日,就觉得改编的很好,不仅让这个角色更加鲜活,也给范闲的成长做了铺垫,让剧情更合理。既然是改编电视剧,我觉得只要不魔改,剧情合理人物立体就很棒了!(不认同的朋友们别回复我 我玻璃心 请另行评论)

  • 2024-05-22 14:18

    原著滕梓荆基本上最大的亮点就是玩了个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梗,人物脸谱化,虽然一直活到了最后,但作为角色来说功能性不强,也不出彩,编剧把他改得更鲜活了,成了范闲这个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编剧的改编和演员的塑造,也让观众记住了他。

  • 2024-06-29 20:07

    这个情节真的是全剧第一个小高潮了,不管从剧情结构上还是感情升华上都是非常精彩的一个设置(我怎么好像在做阅读赏析),感谢王倦老师的改编,也王阳老师贡献了精湛的演技,塑造了如此一个鲜活的独一无二的滕梓荆!唉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啊

  • 2024-06-06 03:01

    对于角色真的改的很好 对于观众真的意难平啊老师

一片空柏

简介:用我三生烟火,还你一世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