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旅游回来,难以置信14亿多人口的印度,发展成这样了

私塾不凡 2024-02-25 09:35:47

印度,截止在2023年4月已有14.2亿人口,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而卢比则是其使用的货币。

1、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对印度的认知大多来源于本国媒体的报道,往往把印度妖魔化了。我去过印度待过一段时间,在我个人看来,印度的确是存在不少问题,不过并非如网上说的那么夸张。

在印度的,我经常在晚上出门,去吃宵夜,或是去酒吧,我看到的治安没有那么恶劣,甚至还能看到印度女人独自一人从酒吧回家。当然,印度有很多贫民窟;你要是深夜要去这种地方,那么不确定性和风险就比较大了。

2、2020年,印度的GDP总量是全球第六,超越了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但印度人口非常多,论人均GDP还是较落后多,排在了全球一百名以外,所以印度是一个正常发展中国家。所谓的“正常”,就代表这里和其他国家一样,有繁荣,也有贫穷,有文明,也有野蛮,有科学,也有落后。文化很灿烂,同时也很贫乏,有成功的各界人士,也有浑浑噩噩的普通群众。

3、印度在IT外包领域以50%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而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占全球软件出口的20%,其实我国的软件产业总量更大,而印度的软件产出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印度实行免费教育和小学1-3年级的强制教育,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孩子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无法接受完整的教育。而印度的高种姓和有钱人基本上是接受精英教育,思想开放。

印度许多有钱人都乐于学习,然后出国工作,尤其是在IT行业在发达国家很吃香。随着IT行业的兴起,印度政府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支持,IT成为了印度国内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目前,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程序员是印度人或印度裔。

4、我感觉印度人很“爱国”,体现在很多方面。

从对本土电影的喜爱也能窥见一斑,印度绝大多数老百姓爱看的是宝莱坞的电影,而非美国好莱坞电影,比如漫威的电影在印度上映时,竟然有很多场次卖不满。

印度电影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力,关键在于敢于反映印度的社会现实,敢于揭露社会各阶层的真实面貌。有些题材较为严肃的电影,加入了音乐和歌舞元素后,也能变成一种“喜剧”电影,符合了社会大众的口味,也让印度电影在传递批判的同时,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观众。

其次,在印度,景点门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为当地人准备的,价格极为便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一种则是专为外国游客设立的,价钱是当地人票价的十倍甚至更多。

还有,我有个印度女同事,我们有一次聊起了印度的天气,当说到近年来印度日益严重的雾霾时,一向文静的印度女同事就很激动,但仍保持着礼貌,控制自己的情绪,坚称印度的雾霾状况绝不会比我国严重。

在班加罗尔,我跟一位经常往返于义乌的印度商人聊天,他承认印度在很多方面仍旧落后于我国,但他乐观补充说,相信印度很快就能赶上来。

5、印度的仿制药产业在全球享有盛名,仿制药价格远低于正品,例如,一种日本大厂生产的非布司他,在印度仅1.6人民币一片,而在国内的价格是其二十多倍。更不用说其他抗癌药物之类的了,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慕名前往印度买仿制药。

印度是一个人口很多的农业国家,穷人占比相对较高。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医疗费用,1970年,印度决定放开对仿制药行业的管制,取消了药品专利。到2020年,印度的药品出口总额达到了244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三,其药品在美国和英国市场的占有率极高。

印度有着免费医疗,理论上所有人都可以在公立医院免费看病治病,可是实际上实行得怎么样?这就不得而知了。

6、印度的贫富差距的巨大,有钱人过着高品质的生活,有豪华的别墅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而穷人则生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孟买的市中心,作为印度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其现代化程度并不差,高级酒店和高端购物中心应有尽有。而印度其他地方少有现代化的购物商场,在印度每年营业额达数千亿美元的零售业当中,绝大部分是发生在传统的街边小店铺。

以最常见的出售日用品的小店铺为例,共有的特点是:

占地面积小,稍微大点的一般都是只有十平方米左右,这种微型商店在印度街边随处可见。

商品种类很少,一般只有印度产的或者印度人喜欢用的东西,这个其实很正常,但关键是,印度人的需求极低,稍微大一点的商店才会有食物出售,但只有一些糖果、饼干,最多会有一两种方便面。

所有权很简单,都是家族经营。很多看起来都是开了几十年的传统老店铺,墙壁脏污,柜台破旧。

无完全合法的营业执照。

我曾跟一个贫民窟的食品厂老板聊天,他告诉我,在贫民窟中,有成千上万的小作坊,从制作零食到缝制衣服,品类繁多。工作收入有限,但对于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来说,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明明就是生活条件艰苦,他们也接受这样的现实,认为高种姓人生活得好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作为低种姓的人生活在社会底层也是命中注定。

印度的流浪汉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在街头,无论是在天桥下还是路边,都能看到其身影。在公共场所洗澡、做饭,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这样的生活状态在印度并不罕见。

7、整体来说,印度的人口结构年轻化明显,街上的年轻人远多于老年人,这一点与越南相似,印度还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有人口红利。 印度实行的是联邦制度,每个邦在不违反联邦法律的前提下,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每个邦有很大的自由度,甚至有自己的官方语言,并在内部使用。

这也带来一些问题,由于每个邦的权力都很大,于是造成印度没法“集全国之力办大事”。 以996工作为例,旨在鼓励印度人更加奋斗,在实际执行中,许多邦可能会选择不予认可,坚持执行自己的劳动法规。

8、印度人喜欢拍照众所周知,一般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种是看到你手里拿着相机,就会缠着你叫拍照,尤其是小孩子。

另一种是来者不拒,见到你举起相机后,就会摆出各种姿势,拍完后还会叫你给他身边的同伴拍。

还有一种是在景区时,一般会有印度人上前请求合影,有时是一堆人围上来。

但有事也会遇到一些阻碍,传统的印度妇女一般是不允许拍照的,而请示过后有些也不可以拍,我曾经在本人同意下的情况下拍过一个裁缝店的老板娘,结果给一群男人围上来叫我把照片全部删除。

关于印度人喜欢被拍这种心理特征,也许他们享受的是那种像电影明星一样被拍的感觉,然后看着相机屏幕里做出的各种模仿明星的动作,会得到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又或是有些人只是享受那一下快门的声音,就类似于他们敬神之前会敲一下挂在门口的那个铃铛而发出的声音。

9、火车是印度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旅客安全,印度火车开始限制车票销售,减少了扒火车的现象,火车上也有了警察巡视,以防止非法乘车。由于大多数火车没有空调,许多人选择站在车门口,比较凉快些。

10、在印度这个地方旅行,感觉到处都是一种人挤人的感觉,总觉得车辆和设施都被使用到了极限,车的班次似乎永远不够多,马路的车道也不够用。超载的货物几乎要把大卡车压扁,六人坐的突突车能塞得下十二个人,实在是让人惊叹!

马路上的车发出的喇叭声无一刻停息,按喇叭好像只是一种条件反射,跟交通阻塞没有关系。有时看到前面车的喇叭声无缘无故的响起,后面的车司机像是要斗狠一样,把喇叭按得更响,持续的时间更长。

最奇怪的是,喇叭声不是单调的嘀嘀声,而是拿音乐改造成的喇叭声,于是每次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都像是聆听了一场奇奇怪怪的交响乐。

11、在印度只要车还能开动,就不会被淘汰,如同这里人的生存能力也被发挥到了极致。每当有车到站,车还没停稳时,售票员就已经把整个身体伸出到车门外,朝着站台上的人群大喊大叫,而站台上的人们像是傍晚时分准备入圈的羊群突然受到了惊吓一般,猛的冲向大巴,人群以一个漏斗的形状挤到了车门处,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把站台上的四五十个人都塞进车厢后,大巴车才在车尾处喷出的一阵浓烟之中慢慢开走。

12、在印度,女人的地位相对较低,这一点在婚礼嫁妆的传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印度,女方需要准备巨额的嫁妆以确保婚后的生活安稳,嫁妆的多少往往直接影响到新娘婚后的待遇,嫁妆少的女性可能会受到丈夫家族的欺负。而男方几乎不需要为婚礼准备什么,出席婚礼就可将新娘及其嫁妆带回家。

13、不知你有没有看过一部印度电影《厕所英雄》,内容主要是讲男主为了妻子建造厕所的事情。许多印度人认为,在家里建造厕所是不洁净的,宁愿用公共厕所。印度的公共厕所往往没有隔间,尤其对女人来说,没有隐私保护,用起来极为不便。

14、在印度,用纸巾擦拭是不常见的,很多人认为只有用手才能彻底清洁。这背后的逻辑是,纸巾无法达到彻底清洁的效果,而且纸巾相对较贵,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因此,印度人在上厕所后会用水清洗。

这种做法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印度吃饭时,习惯用右手而不是左手,因为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尤其在印度南方,用手吃饭被当成是一种礼节,在一些高档餐厅,用餐前服务员会拿柠檬水给客洗手。

15、恒河的污染已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许多印度人仍会在河中洗浴,甚至饮用河水。恒河周围的火葬场将骨灰撒入河中,加重了河水的污染,在印度人看来,恒河水依然是纯净、神圣的。 在印度,牛被当成了圣物,有极高的地位!印度人不吃牛肉,不过有喝牛奶点习惯。街头随处可见卖牛粪饼的小贩,甚至在牛粪节,当地人向对方扔牛粪来表达祈祷和祝福。

16、很多外国人之所以不敢尝试印度菜,貌似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反应。人总是会对一些莫名奇妙的,或者是未知的东西有一种恐惧感,所以对于眼前的一大盘神秘的印式糊状物,总有一种莫名的排斥感。害怕不够干净,不知道里面的材料是什么,吃了后会怎么样?味道怎么样?在印度各地,“吃得不好”或者“吃得糊涂”是一个常见的缺憾和问题。

印餐就和印度这个国家一样,让你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酸、甜、苦、辣”远远不足以形容其多样性、多层次、渗透力。你来过了、尝过了,却仍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极爱,或者极恨。但这就像是在生日收到的神秘礼物盒子一样,只有拆开了才会得到惊喜,同样的,无论什么食物,都是只有在自己尝过以后才可以判断是否喜欢。

1 阅读:5

私塾不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