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培育行动正当时——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持续打造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

名校头条 2024-06-06 09:38:19

优质课堂是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落地实施的主阵地,为了更好推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的建设,本学期开展了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培育行动。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规律,以学习任务工作实践为起点,通过学习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策划→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开发和准备,最终实现课堂教学;并通过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团队磨课打磨课堂内涵→课堂听课评课挖掘课堂亮点→每周一小时活动分享优秀案例,形成了具有轻工特色的“四步法”优质课堂培育模式。

如琢如磨——优质课堂磨课行动

磨课启动

如何挖掘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成果,策划有效的学生活动?4月20日,学院组织本学期18门工学一体化课程团队在南校区珠江厅开展了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培育行动的第一次技术培训——如何打磨课堂。林文婷副院长从技术层面指导各团队在开课前如何组织磨课,从磨课前的准备,磨课的关键点,磨课的成果呈现等方面进行培训。钟秀平院长参加了培训,并就如何提高磨课质量提出了建议,提出了下一步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培育的行动要求。

钟秀平院长讲话

林文婷副院长培训

组建团队

各教学系组建了由系主任牵头,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任课老师、校内指导专家等组成的18门课程磨课团队,明确磨课时间、地点及相关安排,并在校园网公告栏发布磨课安排,方便更多老师参与磨课。

磨课实施

18门课程团队按计划开展了集体磨课,挖掘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设计呼应学习目标、承载学习内容的学习成果,策划学生学习活动,并从教学流程、教学组织、学习环节、输入输出等方面打磨课堂,形成“课堂教学组织鱼骨图”。

课程团队集体磨课

集体磨课成果-课堂教学组织鱼骨图

经验交流

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培育的关键点还是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能在课堂中提升综合职业能力。那么工学一体化课堂的内涵如何提升呢?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学院在外部专家团队的技术伴随下,本学期开展了以“金课”为示范的工学一体化课堂教学实施试点。同时,为推动全院工学一体化课堂内涵的提升,5月15日,学院组织开展了“工学一体化示范课观摩及交流”活动。学院钟秀平院长、林文婷副院长、专家团队、教学线中层及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师团队近80人参加了活动。

1、李超老师的《虚拟化管理与维护》示范课

信息技术产业系李超老师以任课教师的角度,从学习价值的挖掘、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成果的实现、学生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分享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课前备课的关键点及资源的准备。

李超老师交流分享

2、信息技术产业系从教学系层面分享

信息技术产业系邝嘉伟副主任从教学系层面,分享了本学期信息系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实施的基本情况,工学一体化课堂的主要关注点,总结了信息系工学一体化集体备课与磨课的“486经验”,为其他教学系开展工学一体化集体备课和磨课提供了经验。

邝嘉伟主任交流分享

3、教务处从学院层面分析如何推动工学一体化集体备课

教务处毛平主任从学院层面,分析了前阶段学院部分工学一体化课堂存在“学习内容的学习价值不够高、学习成果含金量不佳、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不足”3个难点,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难点存在的原因,并从技术层面给出了解决3个难点的技术路径,明确了学院推动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内涵建设下一阶段组织要点。

毛平主任交流分享

“登台亮相”——课堂展示与听评课活动

各课程团队精心磨课,校内外专家高水平培训指导,本学期后十周,学院组织18门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展“校级优质课堂展示课”听评课活动,全校公告展示课的安排,所有老师都可以参与听课评课,以评促建。并从课程资源运用、课堂教学组织及效果、学生评价三个方面,对标部颁优质课堂建设标准,评选校级优质课堂。

目前,学院工学一体化课堂呈现出3个特征:

特征一:体现学生学习成长的学习成果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学习成果的实现贯穿整个课堂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体现了学生学习成长。如人工智能产业系《数据采集》展示课学生的学习成果——“网页源代码对应元素位置特点分析表”、“find()定位元素方法的关键信息提取”、“匹配合适的方法和代码”。

《数据采集》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学生学习成果

特征二:有效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如人工智能产业系《智能产品安装与调试》展示课——学生小组研讨“规划网络摄像机IP地址”、张贴学习成果“某工厂机修车间设备配置信息表”、学生展示汇报“设备配置考虑的因素及规划思路”、学生实操验证“设备ip网段规划合理性”。从观课中看出整堂课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层层递进,学习活动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相呼应,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兴趣高,互动性强。

《智能产品安装与调试》展示课堂学生学习活动场景

特点三:工作页与信息页的有效运用。

工作页引导问题的设计体现课堂学习的逻辑性和引导性,学生能在引导问题的指引下有效完成工作页。如信息技术产业系的《虚拟化管理与维护》课程的学习工作页。

《虚拟化管理与维护》课程学生完成的工作页

为深入了解现阶段工学一体化课堂的现状,学院领导也积极参与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展示课听评课,并及时给与技术指导。

院领导、教务处、教研室及各教学督导参与听评课活动

他山之石——“每周一小时”分享活动

在每周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展示课后,学院组织开展“优质课堂建设每周1小时活动”,通过当周工学一体化课堂的复盘、经验分享和亮点推荐,让所有参与工学一体化课堂教学的老师在较短时间内吸收更多有价值的课堂设计及实施的优秀做法。分享活动主要包含3个内容:

1.任课教师从“本堂课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价值、学习成果及实现、学生活动及效果”4个方面进行复盘和分享。

2.指导专家从“本堂课1-2个有推广价值的亮点,1-2个改进点”方面进行点评分享。

3.系主任分享组织集体备课及磨课的心得体会,总结相关的经验及建议。

教师复盘分享

系主任组织经验交流

指导专家点评分享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的千般锦绣最终还是要在课堂上落笔,打造一批内涵丰富、质量过硬的优质课堂既是当下之需,更是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学院将以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产业用人需求和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按照高水平技师学院“德技并修、产教融合、多元办学、因校施策、提质培优”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优质课堂的落地生根,打造轻工特色的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品牌。

0 阅读:2

名校头条

简介:分享有价值的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