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宣布将对华征税,耶伦就过度补贴发出警告,且不准中俄做生意

菲常世界 2024-06-17 06:03:23

据观察者网的消息,欧盟委员会发布称,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该消息引发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强烈反应。而正当欧盟对华征税政策还未完全落实时,美国却“再添一把火”,将矛头对准中国。据媒体报道,美国财长耶伦在发表演说时警告称,中国政府的“大规模补贴模式”是世界无法接受的,这种对战略产业的过度补贴,导致过剩的制造业产能远超过疲软的国内需求。耶伦还继续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声称中国这种过度集中的供应链,对美国的就业和绿色能源产业构成了威胁,并导致美国以及其他地方出现新的贸易壁垒。

按照耶伦的说法,中国大量“过剩”的产能,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她表示只有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美国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时至今日,美方仍不遗余力地炮制“中国产能过剩”的谬论,尤其是在新能源发展领域上,美国千方百计地打压中国产业,此前拜登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当下欧盟拟定的这则对华关税计划,也是准备有样学样,遏制中国的发展。而耶伦如今老调重弹,可能是看到欧盟在对华关税措施上意志不够坚定,通过此举向欧盟施压。

一方面,这项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措施,受到了部分欧洲国家和知名车企的质疑和反对,所以说尽管欧盟执意对中企下手,但在各方舆论的压力下,该措施正式实施或将面临不小的障碍。再加上欧盟已经表态,若无法与中方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那这项临时关税措施将从7月4日起实施,这表明欧盟对华征税计划处在初级阶段,说不定还有回旋余地,显然这种局面不符合美国的期待。不过耶伦就中国所谓的过度补贴发出警告,并不会影响欧盟的判断,就拿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税率来说,美国直接加征100%的关税,而欧盟最高准备加征38.1%的额外关税。

单从这一点上,说明欧盟给中国电动汽车还留有一定的空间,并且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平均售价是国内的2倍,所以就目前的关税措施来看,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仍能获取一定利润。此外,相比美国而言,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需求量大,2023年中国向欧洲出口约50万辆电动汽车,事实证明,盲目跟随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并不符合欧盟的利益。事实上,中欧不存在地缘政治矛盾,有的是广泛共同利益,无论现阶段欧盟拟定的这项关税措施出于何种目的,中方必须敦促其立即停止错误做法。

至于美方抹黑中国的说法,我相关部门多次强调,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并不存在过剩产能,且当前全球最大规模的行业补贴发生在美国,美方没有任何资格就补贴问题指责其他国家。

但尽管如此,美国仍继续在国际社会倒打一耙,指责中国,且在此之余,耶伦还以涉俄为由试图干扰中俄正常合作,威胁将制裁中企。耶伦声称,她担心中国中小金融机构与俄罗斯做生意,若美方发现这些机构为俄罗斯军事实力“提供便利”,就可能面临制裁。由此可见,美方以各种理由打压中企,其遏制中国发展的真实意图,越来越暴露无遗。

0 阅读:0

菲常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