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爱美妆?在眉的修饰上就花费了很多心思,眉形多,工具更多

滋滋主娱 2024-06-14 10:25:25

文/阿芷

前言

眉和目是人类面部最生动,最能表情达意、充满个性的部位。

对眉的修饰能起到改善面部观感,妆饰美容的效果。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很早就开始注重对屑进行修饰,眉饰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

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显示,古代中国眉饰用品种类繁多且制作工艺纯熟,眉饰工艺精细,眉饰技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眉饰的起源及样式

关于眉妆艺术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很多人主张秦始皇是眉饰的“始作俑者”。

持此沧者众多,比较有名的有宋代的高承。他说,“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画眉之初也”。

后来,明朝的儒士王三聘,作《古今事物考》也沿袭高氏之说,认为眉饰始于秦时的宫闺。

但是,如果我们稽考秦以前的文献,就不难发现秦以前关于眉饰的记载比比皆是。

如《韩非子·显学》言:“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言9'0《列子·周穆公》也说:“施芳泽,正蛾眉”。

《楚辞·离骚》:“众女忌余之蛾眉兮,遥诼谓余以善淫”,《战国策·楚策》:“郑周之女,粉白黛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先秦诸文不仅记录有眉饰的风尚,连画眉的主要原料——黛,也都有记录,这说明至少在先秦时代眉饰就已经很流行了。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具体到个人,又有不同的爱好习惯,所以古代女性的眉妆样式和今天一样是丰富多彩的。

大概有这么几种:

蛾眉,先秦时期开始流行,这种眉毛的样子像蚕蛾触须一样又长又弯,《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卫庄公夫人齐庄姜德形象:“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长眉,是由“蛾眉”演化而来的,其形状又长又细。

广眉,又称阔眉,在汉代长安流行的谚语中曾说道:“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八字眉,因眉头抬起而眉尾下翘,形似“八”字而得名。唐代自居易《时世妆》里就提到了八字眉:“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愁眉,样子为眉首上勾,眉形细而曲折。“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可见此眉形似初月。白居易则说:“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说明愁眉又有似柳叶的形状。

远山眉,始于卓文君,形容女子眉毛秀丽。《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警鹤眉,五代时期流行,崔豹日:“今人多作蛾眉;警鹤眉。

据说唐玄宗李隆基有眉癖,他命画工设计出数十种眉形,以示提倡,有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函烟眉、拂云眉、倒晕眉、挂叶眉、黑烟眉,半额眉等。

眉饰的方法和工具

虽然古代女性的眉形千奇百怪,颜色深浅也有所差异,但在相对一个时期里画眉的主要方法和步骤却是大致相似的。

古代女性画眉的步骤比现代人复杂,主要的颜料和工具有:黛、黛砚、砚杵、镊子、刮刀、丝线、眉笔等。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双层九子奁口1和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三层漆奁,这些漆奁巾放置的除了铜镜、漆粉盒、粉扑、粉块、棕刷、梳子等用品外,就有眉笔,镊子,竹刀等眉饰用品。

眉饰的一般步骤是先除去部分眉毛,修饰一下眉形,然后把石黛或青黛等黛百在黛砚上磨好,再用眉笔蘸上研好的黛料来描眉。

由于许多女性先天眉形不好,所以画眉之前,首先要去掉部分眉毛,而去眉的工具之一为镊。

除了用镊子拔去眉毛外,人们还用丝线或刮刀来除去眉毛。口嵋能削去眉毛的工具,应该不是镊子,而是刀具。

在许多考古发掘中,发现许多存放梳妆用品的妆奁中都放有刀具。用镊子、丝线或刮刀去除部分眉毛后,就用眉笔蘸上厌好的黛料来画眉。

广州汉墓中就出上了一批眉笔,但由于时间长久,这些眉笔的笔锋大多已腐朽,眉笔的杆身一般都是用铜制的,也有一小部分是铁制的,形状与现今所用的毛笔套相似,圆柱形,上小下大,中空,笔毛套在筒内。

有的还通体镏金,有的笔端设计有龙头形精美图案,有的眉笔笔端有横穿孔,可以穿线带或缚结其他装饰物品。

由于在眉饰中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且用于眉饰的黛品种繁多,古人所用黛品大概分以下几种类型:

1.石黛

《通俗文》云:“染青石谓之点黛。”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云:“南部石黛,最发双额;北地燕脂,偏开两靥”口。

可见唐以前称黛为“石黛”,而黛之为石质,也从中得到证明。黄华节先生认为这种叫“石黛”物质在矿物学上属于“石墨”一类,它的质地比较松脆,所以可以用来点染描画。

《考经援神契》日:‘王者德至山陵而墨丹出。’注:‘丹者别是彩名,亦犹青白黄皆云丹也,“石涅’即今之‘石墨’也,一名‘画眉石’。上古书用漆书,中古书用石墨,后世用烟墨”。

但李时珍认为,性能真正适宜女性用来专业画眉的材料却是在本草类书籍上被称为“黑石脂”一类的矿物,他说:“此乃石脂之黑者,亦可为桊,其性粘舌,与石炭不同,南人谓之画眉石”。

从语义上分析,真止的画眉石应该是被称为“黑白脂”的矿物,煤炭虽然也可以画出黑眉来,但是论质地和粘性,都比不上黑石脂。

2.螺黛

螺黛汉魏时期已有之,田艺蘅的《留青日札》和张萱的《疑耀》都提到“汉给宫人螺子黛”。

但往下追溯,史料中便很少提及。直到隋唐时期,我们才又见到“螺子黛”的明文记载。

颜师古《隋遗录》云:“炀帝幸江都……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官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

3.铜黛

上文中还提到另一种黛——铜黛,这也是一种用来画眉的颜料。笔者认为,铜黛即铜青,又名铜绿,古时常以此来黥面或纹身。

4.青黛

青黛是植物色素的加工品,是监靛的一种。

苏颂日:“青黛从波斯国来,及太原、庐陵、南康等染淀,亦堪敷热恶肿等。染瓮上池沫紫碧色者,同青黛功。”口叩宋代《本草衍义》云:“青黛乃蓝为之”,说明了青黛的原料。

5.烟墨为黛

到了宋代,我们便见到了烟墨为黛的记载。陶谷《清异录》云:“自昭哀以来,不用青黛扫拂,皆以善墨火煨染指,号熏墨变相”。

汉代以石墨墨汁来画眉,至魏晋间始有人拿漆和松煤制墨,唐以后,烟墨的制造技术有了改进,《墨经》云:“古用松烟、石墨二种,石墨自魏晋以后元闻,松烟之制尚矣。”《事林广记》中有一种画眉墨的详细记载。

这种墨,因其专供镜台之用,故时人给它起了一个香艳的名称,叫做“画眉集香丸”。

它的制法:“真麻油一盏,多着灯芯桅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人烟内和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煎麻油灯花用,尤佳”。

钉论到制作手续的繁复,“画眉集香丸”要比单纯利用自然矿物的石墨要进步得多。但和后来制作精良的烟墨相比,却显得有些简陋。历史上著名的“廷畦墨”中就有一款专供画眉之用,《墨史》记载:“廷畦宫中取其墨,烧去烟用以画眉,谓之画眉墨”。

除了松烟、漆烟、麻子油烟外,人们还用桐油、石油等油类燃料来熏烟取煤。《墨法集要》云:“古法惟用松烧烟,近代始有用桐油、麻子油烧烟,衢人用皂青油烧烟,苏人用菜子油、豆油烧娴,以上诸油,俱可烧烟制墨”。

自宋代以后,各种书写用的烟墨便逐渐一并成为人们画眉用的主要材料了。

6.雀头黛

《太平御览》载:“河西王沮渠蒙逊献青雀头黛百斤”。黛的名称说明了黛的颜色和形状。但搜寻其他文献,便很难再找到有关雀头黛的明文记载了。

结语

中国传统美容文化源远流长,眉妆艺术更是其中一朵灿烂的奇葩。

中国古代先民们通过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采用各种天然原料,研制出丰富多彩的眉妆用品,这些都值得今天的我们加以重视,借鉴,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高承.事物纪原l-c].卷3.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商务 印书馆,1937.

[2]崔豹.古今iiE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

[3]范晔.后汉书·马援列传[C].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刘歆撰,葛洪辑.西京杂4己E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陶谷.清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1.

0 阅读:2

滋滋主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