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惯匪杨大山,拜飞贼为师,财物藏匿深山;作恶多端却逃过追剿

乐蓉说过去 2023-08-31 13:33:01

水泊梁山大头领王伦谨小慎微,平生做得最大的一件错事,就是收留了林冲。

林教头的本领,比王伦高得太多,就像朱元璋对待韩林儿一般,难免生出取而代之的野心。

王伦用生命换来的教训,被无数后辈视为金科玉律,并自我调侃总结成一句话“武大郎招兵—只收蔫土匪”。

这种自宫式的发展方式,使得山东的土匪事业,混得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民国时期,淄博地区著名的惯匪杨大山,更是把这种“罐儿里养王八”的传统,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杨大山为匪几十年,始终如一坚持两件事:挖山洞、藏钱。

杨大山的执着,也给当地留下两个最大的未解之谜。杨大山最终的下落;还有他多年积攒的巨额不义之财,到底藏在哪里?

杨大山原名杨立斌,山东省淄博县刘征村人。也有人说他出生在博山县源泉镇大乔村。

这也充分的说明,杨大山是多么的狡猾。

都说狡兔三窟,杨大山藏身的窝点,可远远不止三个。

杨大山自幼家境贫寒,讨饭去了吴桥,跟着杂技班子混了十年,虽然没有学会什么惊人的绝技,却也练的手脚麻利,还有一把子力气,据说还有扔飞刀躲飞刀的本事。

当时兵荒马乱的,这种民间草台杂技班子,要生存下去实属不易,18岁的杨大山失业了,只得垂头丧气的回了家。

杨大山在集市耍杂技,根本赚不了几个钱,碰到刮风下雨赚不来钱,就只能饿肚子了。

“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不知幸与不幸,这年冬天,杨大山碰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他命运的人,当地有名的飞贼“小耗子”。

“小耗子”会轻功,传说他有“缩地成寸”的法术。只要被“小耗子”看中的宝贝,没有他偷不到的。

另外“小耗子”做了一辈子飞贼,从来没有失手过。甚至他到底姓字名谁,长得什么模样,都不为外人所知。

“小耗子”之所以看中杨大山,要收他当徒弟,主要目的还是他年纪大了,偷不动了。

“小耗子”多年的飞贼生涯,让他积攒了一笔不菲的财富。

“小耗子”年轻时,没人敢觊觎他的财富,可现在飞贼飞不起来了,这些钱就成了“小耗子”的催命符,想谋其财,害其命的人不计其数。

“小耗子”看杨大山身手不凡,还面带忠厚,于是就把他收在门下,将自己平生所学都倾囊相授。

两年后,“小耗子”一命归西,杨大山安葬了师父,也继承了他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

有这些钱,足够杨大山花天酒地的活一辈子了,用不着他再去干偷盗的营生。

杨大山是个一夜暴富的“暴发户”,他的家产是继承“小耗子”的,不用像师父一样,担心被失主追赃。

穷怕了的杨大山,最怕的就是再失去财富,所以他绞尽脑汁,也要保证财产的安全。

杨大山才20多岁,不用像他师父那样着急安排继承人,他要保护财产,就只能找保镖。

给有钱人当保镖这活,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真碰到事,保镖的表现绝对不能太拉胯。

可盗亦有道,那些有真本事的保镖,是不屑于伺候杨大山这种暴发户的。

杨大山折腾了大半年,也只招到了七八个人,都是些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杨大山对这些人很满意,保镖们的本事没有雇主厉害,就只能对雇主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小耗子”留下的资产虽多,可也架不住杨大山坐吃山空,况且他本来就是个吝啬的人,时间长了,他就动了歪心思。

“小耗子”靠偷,干的是见不得人的营生,现在杨大山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自然不会重走“小耗子”的老路,比偷盗来钱更快的生意,杨大山能想到的,就是做强盗。

他当年跟杂技班子时,每到一处,都要受地痞流氓的勒索,当初他对这些人恨之入骨,直到现在才发现,原来这才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最先被杨大山勒索的,是周围各村的小偷小摸。

“小耗子”是这一行的大行家,杨大山技术上不如师父,可比那些只会偷鸡摸狗的小贼强多了。

杨大山带人到集市上转了一圈,当场就抓了三四个小偷。

杨大山对抓住的小偷威逼利诱,强迫他们每人按月交“例钱”,听话的,杨大山可以给他撑腰,不听话的,贼喊抓贼,还能落个“为民除害”的好名声。

搞定了小贼,杨大山又把贪婪的目光投向那些做生意的商贩。

现在周边各县的小贼都听命于杨大山,他要是想和谁过不去,只要动动嘴,就能把对方搞的倾家荡产。

常言道“破财免灾”,商贩们每逢农历二十五,都要乖乖的把钱送到杨大山的手中。

仅煤炭和琉璃两项,杨大山每个月就能收一千多块大洋,后来他又垄断了淄博黑市上的大烟和军火贸易,就真得是日进斗金了。

杨大山手下的保镖,也气吹的一般,迅速膨胀到三四百人,其中更无一个是良善之辈。

可是杨大山很快发现,人多了,他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不用问也知道,这是有人拿他的钱来中饱私囊了。

杨大山视财如命,这种哑巴亏他可不能吃。

杨大山找来他的四个亲信,大家都称呼他们是“四大金刚”。

杨大山拿出一摞图纸,上面是他自己设计的藏宝洞。

张大山命令四大金刚各自带着图纸,以及一百来个手下,分头进入卧虎山、黎金山、大山、云门山。从枣庄、济宁等地,高价雇佣了大批的工匠,来到深山老林中,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无数个藏宝洞。

每个藏宝洞都有充足的水源,可以同时储备大量的金银财宝,武器弹药和粮食。

每个藏宝洞中都机关重重,杨大山是飞贼的徒弟,所以他设计出来的机关,就是最高明的盗贼,也难越雷池一步。

修建藏宝洞,都是在极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无论是工匠还是那些监工,三年里都没有离开深山半步。

在这三年里,杨大山又招募了100多名亡命徒。

成为杨大山的手下,首先要完成三个匪夷所思的难题。

前来投奔杨大山的人,就算名气再大,见了面第一件事,就是暴打一阵,杀一杀对方的威风。

如果挨打时呻吟或者求饶了,入伙的事就免谈了,杨大山会恭恭敬敬的送上一笔钱,请人家回去养好伤后再另谋高就。

如果挨打的人骨头够硬挺了下来,等着他的就是在土牢里挨饿,至于饿几天,那要看杨大山的心情,反正总而言之不会饿死他。

等饿得奄奄一息了,还会遭到无数人的谩骂和栽赃,非说他是别有用心的卧底。

无论怎样辩解都是徒劳,直接拉上刑场,在他耳边乒乒乓乓放上几枪。

如果他还能坚持不尿裤子,那就算过了第一关。否则,一语不合,子弹就直接往脑门上招呼了。

过了第一关,养好伤,杨大山这才露面,假装亲切的问候:在江湖上有没有仇家?如果有,大丈夫活在人世间,理应快意恩仇,给你一支枪,让两个弟兄帮着你,去把仇家干掉。如果没有仇家,不好意思我有,你辛苦一趟,帮我把仇家干掉。

反正总而言之,只要你想入伙,身上一定要背负命案。

完成了第二道试题。只剩下最后一关了,去大户人家绑一个女眷做人质,然后向对方索要赎金。

杨大山近乎苛刻的三道试题,虽然把绝大多数立志当土匪的青年人拒之门外,可能完成任务的也不在少数。

杨大山的匪巢里,被绑架来的大户人家的女眷成群结队。

在杨大山眼中,这些人质就是商品,在没有被赎回之前,这些娇生惯养的娇小姐,每天赤着身子,双乳上绑上小铜铃,卖力的做手擀面。杨大山还美其名曰“铃铛面”。

当然,也有些性格倔强的女眷,不肯接受这种丢进颜面的折辱。对这些人,杨大山处理方式干脆果断,直接杀掉。

他此时已经富可敌国,所谓的赎金只是个由头而已,钱多钱少杨大山都不在乎。杀了人质,就等于断了他手下的土匪们的后路。以后除了忠心耿耿的依附他,再无第其他路可走。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杨大山在深山中的秘密藏宝洞也大功告成。

四大金刚各自拿着藏宝图来见杨大山,然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走出杨大山的住宅。

诸多的藏宝洞,杨大山都要一一的仔细验收,这需要浪费很长的时间。

在与世隔绝的深山里住了三年多,无论是强征来的工匠,还是杨大山手下的几百名监工,人人都是归心似箭。

可拿不到工钱,谁也没有离开。

杨大山拿出一笔巨款,多得让所有人眼红。

杨大山发工钱时订了一个规矩,这笔钱工匠们拿九成,300多名监工,只能分剩下的十分之一。但是工匠们的工钱,由监工们负责发放。

监工们拿到的钱太少,就想法克扣工匠们的工钱,而工匠们都已经知道自己能拿多少钱,突然被克扣的所剩无几,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监工们已经习惯了欺负工匠,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当天夜里,数千工匠突然袭击了监工们的住处,监工们有枪,工匠们人数虽多,可也占不到任何便宜。

监工们多杀一个人,就能多私吞一份工钱。这些人本来就贪得无厌,所以屠杀工匠们都毫不手软。

工匠们被屠戮殆尽,只剩下三五个胆小怕事的,去找杨大山诉说委屈。

杨大山很生气,表示要为工匠们主持公道。

监工们正在因为分赃不均吵的面红耳赤,根本没有意识到杨大山挥起的屠刀。

杨大山要大义灭亲,给手下100多亡命徒下了死命令:血债血偿,让那些贪得无厌,滥杀无辜的监工,为死难的工匠们偿命。

监工们发了财,也过够了这刀头舔血的生涯,都准备金盆洗手,根本没想到杨大山要除掉他们灭口。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有了钱的监工们,再打仗时,表现的都不积极。而且他们都有一个龌龊的想法,同僚死的越多,他们分到的钱也越多。

本来战斗力还算强悍的监工,此刻变成一盘散沙,也给了杨大山手下亡命徒们各个击破的机会。

很快监工们就被屠戮的所剩无几,等剩下的人警醒过来,准备反击时,才发现没有子弹了。

所有参与藏宝洞建设的人都死光了,杨大山成为唯一知道其中秘密的人。

一年后,他带着妻子搬入深山,住进藏宝洞中,深居简出,再也不肯轻易露面。

为了保护自己庞大的产业,杨大山又招募了一支私人武装,大约有千人左右,他们都属于外围打手,招募条件也不再那么严格。

杨大山真正倚仗的亲信武装,还是那100多个,经过层层严格考核的亡命徒。

截止到1935年,杨大山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展到益都(青州市)、临淄、桓台、淄川四个县全境,这里也是鲁中最富裕的地区,不但有丰富的煤铁矿,商业也很发达,还扼守通往胶东半岛的必经之路。

1937年12月底,日军攻占淄博,这也等于断了杨大山的财路。这厮经过左右掂量之后,竟然主动率众投靠了日本人。

这对日军来说,真是个意外之喜。这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第一支一枪未放主动投降的队伍。

杨大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要把他掌握在手中,就等于捏住了鲁中四县的经济命脉。

为了显示自己的真诚,日军毫不吝啬的,给了杨大山那1000多人,一个“天下第一军”的番号。杨大山也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中将军长。

其实日军对杨大山是有所防备的,军衔派的再高,却不允许他扩充实力。

而日军在张店,常年驻扎着一个旅团8000多人,只要杨大山有异动,分分钟让他灰飞烟灭。

杨大山和日军也是同床异梦,那些藏宝洞的秘密,固然不能让日军知道,另外他手下那100多名精挑细选的亡命徒,也只听从杨大山一人指挥。

对日本人的命令,杨大山也是听调不听宣,除了投降那一次,杨大山再也没有和日本人见过面。万一日本人给他来个鸿门宴,杨大山折腾这么多年,就等于是替人做嫁衣了。

杨大山不敢得罪主子,还要变着法的取悦日本人。他是淄博一带的地头蛇,每次日军进入抗日根据地“扫荡”,杨大山的汉奸武装,都充当开路先锋的角色。

在屠杀抗日军民这方面,汉奸们表现的比鬼子还积极。

1937年,国民党军在桓台组建保安24旅,全旅5000多人。

保安24旅自从成立以后,就成为鬼子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在杨大山的策划下,不到两年时间里,保安24旅三任旅长,都相继在战斗中牺牲。

1940年春天,杨大山更是亲自出马,力劝保安二十四旅投靠了日本人。

杨大山之所以如此热衷劝降24旅,他心中也有个小九九,只要劝降成功了,伪军24旅就顺理成章的归入杨大山的麾下。

可鬼子的做法,实在是出乎杨大山的预料,保安24旅叛变以后,命令杨大山的“天下第一军”,从此隶属伪军24旅辖制。

旅长管军长,杨大山实在是想不通,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拉起来的队伍,归入别人的麾下。

后来有人说杨大山在抗日期间,所做的恶事不多。这其实就是给这家伙洗白,他不是不想继续作恶,只是日本人这次结结实实的把他坑惨了。

心灰意冷的杨大山从此躲进深山,守着他的金银财宝,天天咒骂日本人背信弃义。

日本人认为已经榨干了杨大山最后一滴油水,就像是一块用过的破旧抹布,丢弃在角落中,再也不曾想起。

日本投降以后,军统特务张伯言,对作恶多端的伪军24旅进行收编,改称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二十四旅,旅长隽宇澄。

张伯言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矿区的有一伙儿日本人,拒绝投降,他们不是军人,而且这个矿是他们倾其所有才办起来的。

张伯言左右为难,隽宇澄给他出主意说:遇到这种事,只能去找杨大山。

杨大山欣然领命,派人进入矿区,捉了几个日本女人,回来做了几天“铃铛面”。

日本人屈服了,不过他们还是不甘心交出矿山,而是玩了一个障眼法。杨大山一分钱没花,就成了这家矿山的老板。

日本人认为他们找的是个傀儡,没想到请来一个祖宗。杨大山略施小计,就把矿山全部利润的百分之六十,收入自己囊中。

日本人不服,杨大山拿出一串铃铛晃了晃,日本人就灰溜溜的走了。

杨大山赚了钱,自然也少不了张伯言的好处。

在张伯言的挑唆下,杨大山对当地的八路军家属痛下杀手。

当时山东八路军主力都去了东北,家属大都留在山东。

杨大山对手下的匪徒们说:“斩草除根,永不发芽,以免他们的后代报仇。”

匪徒们先后在小寨村、西刘村等地,制造了上百起灭门惨案。

1946年3月,淄博地区500多名八路军家属,不堪忍受杨大山股匪的袭扰,自发的组织起来,乘船从龙口港出发,去往东北寻找亲人。

结果在半路上遭遇大风,船翻了,乘船的家属无一生还。

这次事件极大的动摇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军心,很多山东籍的战士,含着泪要求回乡剿匪。

6月,中共华东局在金岭镇正式成立“益(都)、临(淄)、(桓台)、淄(川)四县联合剿匪指挥部”,由桓台县公安局长宋鲁源担任总指挥,准备剿灭罪恶多端的杨大山股匪。

但行动还未开始,蒋军动用一个军的兵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剿灭杨大山的任务只能暂时搁置。

而杨大山也因此变得更加嚣张,带领所谓的“还乡团”。屡次进入解放区烧杀劫掠,所做下的恶事罄竹难书。

1947年二月,华东野战军相继解放了张店、周村、博山,杨大山股匪在城中没有立足之地,流窜回蓼河区。

四县联合剿匪指挥部收到情报后,立即集结500多兵力,对杨大山可能藏身的边河、王家寨等57个村庄,进行了严密的搜索。

这次军事行动,虽然没能抓到杨大山,但他最信任的那100多名亡命徒,却遭受到毁灭性打击,最后杨大山身边只剩下二三十人。

虽然元气大伤。可这家伙还在做着东山再起的美梦。

1947年9月,杨大山找到张伯言,配合蒋军保安第二十四旅,包围了军屯、万盛、凤凰庄、彭官庄、太平庄、迎仙官庄等6个村庄,大肆的烧杀劫掠。

事后根据约定,张伯言把从太平庄抢来的牛马骡等大牲畜83头(匹),猪羊360多只,年轻女子41个,财物不计其数,都分给了杨大山。

剿匪部队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于9月份,再次对杨大山股匪采取军事行动,对鲁中四县221个村,进行了拉网式清剿。

为了避免有漏网之鱼,像匪患猖獗的边河、王家寨等村落,剿匪部队曾先后5次进村清剿。

在几个月的剿匪行动中,剿匪部队共捕获残匪358人,其中包括杨大山的得力干将唐英林和马洪山。

数日后,一名名叫时景云的匪首,在走投无路之际,带着三十几名残匪,主动向剿匪部队投诚。

据时景云交待说:此刻的杨大山已经成为“光杆司令”。跑到金岭镇投奔“还乡团”头子张延贵、毕子久去了。

张延贵、毕子久的“还乡团”,有二三百人,都是些顽固不化的反动分子。

这伙“还乡团”有个规律,每逢路家庄大集,他们都要去骚扰一番。

剿匪部队立即行动,在通往路家庄的必经之路路家山上设伏,准备给“还乡团”迎头痛击。

不料杨大山早已探听到消息,请来蒋军整编32师做帮手,从剿匪部队背后突然发起攻击。

剿匪部队猝不及防,仓促应战,蒙受了重大的损失,只得暂停了对杨大山的搜剿任务。

1948年3月,华东野战军九纵在解放张店的战斗中,遭到一伙土匪顽强抵抗。

据带路的向导说:这伙儿土匪就是杨大山的部下。

“活捉杨大山,为牺牲的战友报仇”,九纵的战士们一鼓作气,采用人工爆破的方式,突破敌人的防御阵地,全歼了这伙土匪。

在清点俘虏时,没有发现杨大山。据俘虏交待说,早在半个多月前,杨大山借口进山筹措军饷,再也没有回来。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剿匪部队一直没有放弃对杨大山的追剿,对他可能藏身的村庄,山区至少进行了二十几次细致的搜查,可这厮宛如从人间蒸发了一般,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多年以来,杨大山以及他的藏宝洞,都成为当地最大的未解之谜,无数人进山苦苦寻找,也未发现任何的蛛丝马迹。

关于杨大山的下场也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跟随败退的蒋军去了台北。

也有人说他失足落下悬崖,摔得粉身碎骨。

还有人说他流落街头,死于饥寒交迫。

但这些说法都缺乏可靠的证据,因此更多的人相信,杨大山带着妻子躲进了藏宝洞,虽然躲过了剿匪部队的追踪,但他只能在孤独、恐惧、绝望中了却残生。

0 阅读:8

乐蓉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