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崔若林——九江节气里的人文精神

冯晓晖 2024-05-14 23:29:12

作者:崔若林 编辑:冯晓晖

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原创文章,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因此特别重视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不失时机地给以润物细无声的伦理道德教育。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智慧,标记着时代变迁的足迹和共同的文化的记忆。节气的文化意蕴远不止于把握时间规律、指导生产生活,还与中国人的诗意、气质、审美品格、民俗风尚等深刻联系着。

立春,九江各地习惯上把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大地复苏,农业生产即抓紧春耕准备和越冬作物田间管理。谚云:“春打六九头,穷人不用愁”“春耕深一寸,顶上一次粪”“春不耕,秋无收”。彭泽农村各地在立春这天,家家摆设茶叶、稻谷、青菜三物,焚香鸣爆,称为接“春”;另用红纸写“迎春接福”四字,贴于中堂或门首,以示得福。柴桑、濂溪、浔阳区民间则于当日聚丁祖堂前,备香案、香炉与花瓶,插上柏、梅等树枝,待立春时分一到,便焚香、鸣爆,礼拜天地,迎春接福”,今接春仪式简约,仅在自家门前鸣爆以示之。永修等地届时户户吃“春饼”,“茹生菜”。“春为岁首,立春乃为春之首,故民间有俗语云:“新春大于年”。立春日宜说吉利话,忌吵嘴、打架,尤其是交春时刻,更应慎重。“保得立春好,一年自然好”。各地亦有迎春、探春、采春、迎春牛等习俗。

清明节,最核心内容是扫墓,缅怀过世的先烈、先祖,其中蕴涵的“以文化人”的教育意义非常显著。《论语》中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风淳厚、人心厚道是结果,原因在于重视教化之礼,提倡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道德教育。故人已逝,记忆永存。

九江各地扫墓,有“前三后四”之说,整个活动,讲究聚族墓祭,人越多越隆重。九江市郊扫墓,诚如作家李廷楷在《清明雨》中描述:“每年这个时候,公墓区都要迎来一次这样的盛典。人们扶老携幼,前呼后拥,争先恐吞,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涌向公墓区。一眼望不到边的坟头,花团锦簇,烟雾缭绕,震耳的鞭炮声响彻漫山遍野,此起被落,不绝于耳。人们把酒、菜、点心、水果等祭品摆放墓前,焚烧一叠叠数以亿元计的冥币,一个个对着坟头磕头、作楫。

武宁旧志载:“清明治酒肉上墓,鸣金扫奠,童幼观者,辄散以果”。瑞昌人祭祖基本是以族姓房头为单位,为了寻根,个别大姓氏,几百上千人相约一起,去姓氏发源地祭拜祖先,声势浩大、热闹非凡,“义门陈”寻根祭祖就是其中之一。永修扫墓者载酒携“纸钱”上坟插柳,培土挂纸,以示哀掉;早期将草纸铺于坟上,撮土压纸上,称“捡漏”,祭拜插香不燃,称“万年香”,由此相沿成习,至今不衰。

彭泽扫墓活动,即在祖先坟前焚香烧纸,鸣放鞭炮,献牲礼酒食,并在坟上挂纸花、压钱纸,同时铲除墓地周围杂草,在坟上培土堵洞。都昌民间盛行家家户户做米粑,备香仪祭品去祖坟祭扫。修水,其时人们上墓地清沟培土祭奠,俗称“挂山”,有的还要在坟上堆加青草,名曰“添青”,以尽晚辈的责任和孝心。新中国成立后,为防止引发山火,提倡鲜花祭祖,学校师生、党政机关干部等,会到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鲜花束,参加缅怀仪式,寄托哀思,接受传统教育;有些学校、机关,此时一并举行入队、入团宣誓仪式,气氛庄严肃穆。

立夏,民间习惯上以为这是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此时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农作物生长发育旺盛,田间管理日渐繁忙。谚云:“立夏三朝遍地锄”“立夏前,好种棉”等。立夏既是农历节气,又是传统节日,九江人顺时而食,强健体魄。瑞昌人盛兴立夏“喝煎米茶”,即将大米炒熟,然后加水煮成粥,施少许盐,和以花生仁、芝麻、豆类,山区还加红薯,城里有加酱干、肉丁、春芽之类的,家长们都鼓励孩子们多吃,吃饱后,用秤称,据说这样做能使身体健康,故有“要想健,立夏撑”之说。

武宁旧习凡夏天出生的小孩于是日饱餐一顿,叫做撑夏。德安人多在这天蒸“米粉肉”吃,以示有粮有肉、五谷丰登。修水民间称立夏为“农事节”,此时,农村生产正进入繁忙阶段,民间兴设酒席,但不求丰盛,且要量多,菜肴以米果、豆腐、肉为主,必须吃饱,以壮身体,故也称“撑夏”。永修不论农商各户皆蒸米粉肉,做“立夏粑”,馈送亲朋;同时还兴“称人”,即用秤称小孩重量,俗称愈称愈长。星子(今庐山市)、庐山周边的山里人家,都不准小孩坐门槛,以免得罪门神,落下头痛病之患。

九江有谚语讲:“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晒秋”是立秋时节刻进老一辈人心底的习俗,此时天气晴好,家庭妇女翻晒衣物防霉,文人翻晒书籍、谱谍,寺僧翻晒经典去蠹;立秋各地旧有咬秋、悬秤称人、尝新米等一系列习俗体验活动。立秋又是农村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秋收大忙,割打晒藏”,“抢种抡收,不收就丢”“立秋处暑地里忙,收了早稻种杂粮”等谚语。人们通过关注秋分是晴是雨,预测粮食丰歉,因此也有“秋分”有雨来年丰之说。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期间,九江各地时兴祀祖、敬老尊师等,旧时在这一天,晚辈到自己的长辈坟前烧香悼念,要挑些土填在坟上,并整平打实。意为在隆冬(冬至)进九,一年最冷的季节里,霜雪覆盖了大地,令人感觉寒冷,这种寒冷不仅是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是因为心中忆念着故去的先人,故给逝者的居处加固,使之不受冷冻,实际上也有恐坟上的泥土被雨水冲刷之作用。

尊师重教一向是九江各地的传统美德、美俗,而冬至祭孔和拜师就是它的一种集中表现。在过去,小学生会穿上新衣,携酒脯,前去拜师,以此表示对老师的敬意。冬至这天,旧俗是由村里或者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礼拜孔子牌位,然后由长者带领学生礼拜先生,因此,冬至节还给人留下“最早的教师节”的好名声。

此外,节气的划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是:天地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人是大自然运行的一分子,人应该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和秩序,来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处理政务。人的活动也只有顺应以和谐为特征的自然秩序和发展规律,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减少或避免天灾人祸,最终有益于人类自身。这就是得道者多助、顺天者昌的道理。

如“惊蛰”初到时,人们用石灰在桌、柜、缸、罐等器物接触地面的地方和墙基、墙角以及沟渠、阴湿旮旯里,每隔几步撒上一把石灰,意为使人和牲畜食用物品不受虫、蛇的侵害,以保安全。“夏至”取麦杆一把竖于田中以祭,谓可免虫害,以保丰收。“霜降”堆稻草、柴禾等物燃之,谓之“驱霜鬼”,据考用烟雾驱霜有一定科学道理。“大寒”意为寒气之逆极,这是一年中最寒冷之时期,谚云“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旧时人们多在家取暖,少外出,避免发生意外。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当代节气文化建设中,要多角度、全过程引入创新理念。总之,我们要深刻认识“以文化人”的文化本质,认识其中渗透和承担的伦理道德教化的功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传统文化,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九江篇章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崔若林

【读后记】

这是崔老师九江民俗研究的第n篇。崔老师的这类文章,似乎源源不断。这也让笔者特别感动的,一座城市的文化传承,只要有人呵护,有人付出,它就不会断裂,它就有可能枝繁叶茂。

0 阅读:1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