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真心喜欢娴姐的明兰,咋没参加她婚礼呢?

高雅丽 2024-06-21 02:42:47

在故事的一开始,小秦氏想陷害明兰时,顾廷烨告诉明兰:“娴儿这个小姑娘真是难得,那么小就敢和大嫂争辩,真有良心。”

她责怪母亲粗心大意,火灾发生时,她勇敢地和大嫂据理力争,迅速集结人力救火,毫不退缩。

邵氏的怀疑差点害了团哥,有传言说她和小秦氏一起对付明兰母子,这让明兰的名声受损。明兰心里特别担心娴雅,怕这些风言风语会影响她的将来。

张桂芬给明兰支招:首先,孩子还小,婚事至少得等十年后再想,到时候大家估计都忘了;再者,让娴雅多跟你亲近,就说她是在婶婶身边长大的,这样品性也能好点。明兰对娴雅那疼爱劲儿,真是说不完啊。

挺奇怪的,娴雅出嫁这么重要的事情,明兰怎么就让俩儿子陪着,自己却没露面呢?

明兰特别喜欢娴雅,甚至比蓉姐还多一些。有次她去宁远侯府接蓉姐,邵氏正忙着照顾顾廷煜,就让娴雅来见明兰。娴雅那时才五六岁,但已经特别端庄秀气,一举一动都很有教养。

娴姐瞅着明兰,想起了蓉姐儿之前那胆儿小的样子,就随口问了句:“蓉丫头,你药都按时吃了没?”

明兰好担心,娴姐柔声安慰说:“二婶婶别太担心啦,蓉妹妹虽然挑食,有时候也不太专心,但身体挺好的。上个月天气变来变去,我和贤弟都有点小感冒,她都没事呢。”

明兰挺满意娴姐的表现,她说话做事都挺懂事,还有点儿小孩子的天真,明兰挺喜欢她。明兰对娴姐的关心可不是装出来的,是真心实意的。

挑闺学教育,明兰既考虑蓉姐也惦记娴姐。找书院时,明兰明白女子上学难,便托郑大夫人帮忙,让蓉姐有了跟东京才女薛大家学本事的机会,也没忘了让娴姐一起学,两人都能受益。

回家之后,明兰直接去了邵氏家,把这个好消息跟她说了。邵氏听过薛大家的名头,她丈夫去世后,自己一人养家,还开了个私塾。她不仅教孩子们读书,还教医理、星象、理财、家务,还有社会上的规矩和人情世故,所以在浔阳挺有名的。

邵氏仔细考虑过后,决定同意娴姐加入学习的队伍中。

教蓉姐做家务和办事,明兰也会叫上娴姐一起,让她们俩一起学习和进步。

明兰特别看重女性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娴姐的成长。她先是教蓉姐看旧账本,让她学点财务管理;然后还亲手分冬季衣物,让她学学实际的管家技巧。就这样,明兰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培养她们的能力。

娴姐给邵氏讲了个事儿:郑四奶奶有个外甥女,她爹老考科举没考上,只能跟着当官的干点杂活。可家里的大娘不厚道,经常克扣她们母女俩的吃穿用度,过得挺紧巴的。

娴姐心想,要是家里对咱们也这么上心,光凭着守孝这档子事,我得多省多少衣裳啊。可是呢,我那二婶,不仅没省着,还特地给我张罗皮裘、首饰啥的,让我就算穿着孝服出门,也照样显得既精致又大方,一看就知道家里有多疼我。

另外,关于我妈平时的佛事活动,比如烧香、捐香油钱,全都是从公账上走的,从来都没让她们自己掏过腰包。

分家时,顾廷烨真是聪明又坚定。小秦氏想平分家产给俩儿子,但顾廷烨不答应。他说顾廷煜是侯爷的后代,他的独生女应该有特别的待遇。这么一来,家产分配得更合理了。

他机智地反驳了小秦氏的想法,让顾廷煜的地位没能提升。最后,小秦氏的产业被分成三份,顾廷烨和顾廷炜各拿一份。娴姐因为是特别的身份,得到了半份家产,就像半个男人一样。

邵氏差点害了团哥,但明兰只怪邵氏,对娴姐还挺宽容。开头就说,明兰担心邵氏的行为会让大家议论纷纷,影响娴姐的名声。

多亏了张桂芬的聪明主意,明兰就对外说娴姐一直是她养大的,品行也是受她影响。这样一来,娴姐的婚事就顺利办成了。

明兰为娴姐婚事操碎了心,可惜没能参加婚礼。贺弘文的妻子提到娴姐快出嫁了,贺弘文就叹了口气,说这次婚礼可真难办啊。顾侯远在边疆,顾大夫人又孤单一人,这事儿比两年前顾侯夫人给蓉姐办婚礼时还棘手呢。

贺妻简单地解释:“这次顾侯夫人不会来,是顾家小世子们代替父亲来送堂姐出嫁的。”明兰没来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按照规矩,婚姻都是父母和媒人决定的,她不能随便插手。

娴姐的婚事啊,是梁老夫人亲自找邵氏提的,梁老夫人就是那位曾经想把明兰嫁给她儿子的夫人。这次啊,跟顾廷烨追余嫣然那会儿可不一样。顾廷烨知道余嫣然是余阁老收养的,所以他求婚的时候,是直接找的余嫣然的亲生父亲和继母,没白费他对余嫣然的一番心意。

余阁老反对两家联姻,余大人写信劝他别管,说子女婚事得听父母的。余阁老气坏了,就写了封没签名的休书,骂儿媳不孝顺,让儿子签字离婚。这态度可真强硬啊,两人闹得这么僵,也不知道这婚事最后能成不。

邵氏觉得娴姐是宁远侯府的正经小姐,肯定得找个厉害或者门当户对的婆家。她心里明白,明兰虽然把蓉姐当亲闺女看待,但最后还是把蓉姐嫁去了常家。

邵氏觉得这个决定不咋明智,毕竟常嬷嬷以前是白府的仆人,常家虽然开始当官了,但根基还不够稳。再说了,娴姐的爹顾廷煜和顾廷烨关系不好,邵氏就担心明兰能不能给娴姐找个好婆家。

梁老夫人有意让娴姐嫁入永昌侯府,邵氏一听便爽快答应,显得挺高兴。不过明兰心里明白,这事儿她最好别掺和太多,娴姐的婚事还是顺其自然吧。

梁家这联姻啊,明兰心里可是没底。首先呢,盛老太太就不赞成她和顾廷烨的事儿,觉得顾廷烨名声不太好,而且他家里亲戚多,明兰得应付得过来才行。

另外啊,梁家曾经有个事儿,就是庶长媳闹着要分家,结果被梁老夫人给压下去了。这说明梁家内部啊,可不是那么和睦。虽然梁家长子继承了爵位,但他这人太老实了,总是被那些精明的庶兄给欺负,连他媳妇都经常被庶嫂找茬儿。

说到娴姐的婚事,明兰心里挺复杂的。她当然希望娴姐能找个好归宿,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她又有点担心,毕竟在古代贵族社会里,孩子们的婚姻可不是小事,得考虑整个家族的联姻关系。

邵氏一旦同意娴姐的婚事,那肯定会告知顾廷烨。毕竟邵氏现在孤身一人,娴姐跟她相依为命,得靠顾廷烨照应着。

梁侯爷虽然能力一般,但他的儿子却是个厉害角色,所以顾廷烨挺看好这门亲事。不过话说回来,梁家虽然是贵族,但人多开销大,家里钱财经常紧巴巴的。

梁侯爷家里兄弟一大堆,老婆们也有五六个,他们之间老吵架,家里经常闹得鸡飞狗跳。因为经历过这些,他们都觉得,找另一半的时候,最好找个家里关系简单的,这样日子才能过得安稳点。

沈皇后给沈从兴的大女儿挑了两个夫君候选人。一个是卫王世子,他性格温和,还特别有才。另一个呢,是刚在边关打了胜仗回来的薄小将军,他英勇得很,以后肯定大有作为。这两位都挺好,让沈皇后挺难抉择的。

张桂芬首选薄家,她觉得这家人口少,家底厚实,家风也好,以后嫁过去日子应该挺舒服的。

不过小邹氏怕薄家财力不够,就给外甥女选了卫王世子,让薄小将军跟华兰的女儿庄姐错过了。但他们俩结婚之后过得挺好的,还生了好几个孩子呢。

考虑到这些,明兰觉得娴姐结婚后可能会遇到好多麻烦。她一想到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要面对那么复杂的情况,心里就特别担心。所以,明兰宁愿不去想那些可能会让她难过的事,就当没看见吧。

另外啊,明兰住的地方挺偏远的,她要想回京城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古时候交通不方便,明兰陪着盛老太太去宥阳参加个婚礼,路上来回就得花上半年呢。

明兰若想去京城参加娴姐的婚礼,那可得走挺远的路,来回都得花好多时间。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她要是不在,家里的事谁管啊?肯定没人能弄得井井有条。所以啊,她回去参加婚礼,家里的事就成了个大问题。

明兰跟着顾廷烨去了蜀地当镇边大将军,想回京城可不容易。她得花时间,还得顾廷烨和皇帝点头才行。所以,她啥时候能回来,谁也说不好。

娴姐出嫁,送亲队伍很给力,是由顾廷烨的两个儿子团哥和圆哥组成的。团哥虽然年纪小,但做事稳重有条理,皇帝和太子都很喜欢他。圆哥长得跟盛长柏一样帅,性格又随和,年纪越大,办事能力也越强,连朝廷里的大官都对他刮目相看。

看来团哥和圆哥在官场上都挺有希望的,他们的存在绝对能让娴姐的嫁妆更添光彩,绝对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

说起来,娴姐的婚事真是挺复杂的,各方都有自己的打算。不过明兰这小姑娘挺聪明的,她明智地选择了不掺和这事儿。

总之,婚事这事儿又被提上日程了。梁老夫人可能觉得娴姐挺能干,还打算借机和顾家结个亲。各有各的想法,但明兰心里明白,这事挺复杂的,所以她不打算掺和进去。

下期节目,更多精彩等你来!别错过哦,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1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