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汉赋》来了!我想说,这40集历史大剧,一开播就将封神

苏江敏 2024-06-27 02:52:10

这部剧曾在去年亮相于中央电视台的官方剧目列表,被誉为历史题材的瑰宝。然而,它的上映日期却始终未定,让人充满悬念。如今,好消息传来,《大汉赋》终于在近期开设了社交媒体账号,这意味着这部备受期待的40集历史巨作即将与观众见面。

历史剧在中国电视剧领域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回顾过往,国产剧中的佼佼者,如《走向共和》曾创下9.7分的高分纪录,尽管近年来评分有所波动,但仍在9.6分的高位徘徊,目前的最高分则是《大明王朝1566》的9.8分。即便是公认的四大名著改编作品,也难以超越这些经典。

不计张黎导演的巅峰之作,评分超过9分的历史剧单就超过十部之多,这足以证明历史剧在中国电视剧中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大汉赋》能否再次引领风骚,让我们拭目以待。

再者,历史剧往往面临观众期望与实际表现之间的落差,因为它们难以实现商业化,如《庆余年》系列虽然有广告植入,都市剧则更为灵活,而正史改编剧如《大明王朝1566》尽管口碑很好,但初次播出时的收视率却并不理想。然而,历史剧的未来并非黯淡无光。

以《大汉赋》为例,这部作品由央视、鹅厂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登陆央视频道意味着基本的收视保障。如果内容质量过硬,它在吸引投资方面的潜力也不容忽视。至于如何展现两汉四百年的厚重历史,从剧名《武帝篇》中,我们预见到它将聚焦于某个特定时期,以此来承载这段历史。

在文景之治的辉煌之后,西汉的实力日益显现,然而长期的和平也滋生了诸多问题。国内,诸侯势力坐大,他们不仅挑战中央权威,还贪婪压榨百姓;外部,匈奴频繁侵犯边境,西汉朝廷却疲于应对,无力反击。

景帝的儿子刘彻,即后来赫赫有名的汉武帝,上任后决定果断变革。他借助主父偃推行“推恩令”,由桑弘羊改革盐铁和货币制度,以强化中央集权。时机成熟之际,他派遣卫青、霍去病等人北伐匈奴,于狼居胥山刻石纪功,标志着中华民族大一统文明的进一步巩固,西汉王朝也迎来了它的全盛期。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犹如一部传奇史诗,充满了丰富的人物和故事,供后人深入探讨。关于这段历史的影视作品不少,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胡玫执导的《汉武大帝》。印象中最深刻的两句台词,“寇可往,我亦可往!”以及“我要让世人明白,从此攻守之势已变!”陈宝国老师的沉稳嗓音,与剧集深沉而略带悲壮的氛围,相得益彰,令人深感震撼。

历经白登之围与漠北之战的八十年沧桑,汉朝军民饱受屈辱,终于在汉武帝的领导下,开始了逆转乾坤的新篇章。

汉武帝的功绩和遗产奠定了后世卫青、霍去病的辉煌,这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于《武帝篇》中的主角人选,观众尤为瞩目。

陈宝国这样的资深演员,由于岁月的沉淀,可能更适合演绎晚年时期的汉武帝,如巫蛊之祸那段历史,但年轻时代的角色对他来说可能不太合适。

目前网络上流传的候选人包括黄晓明、胡歌、张若昀和白宇帆。黄晓明曾在2002年的《大汉天子》中成功诠释了年轻的汉武帝,展现出不俗的演技,形象和气质都与角色相得益彰。然而,胡歌作为演员,似乎鲜少扮演帝王角色,他的书卷气可能会让人对他的选择产生疑问。不过,考虑到汉武帝早年热爱文学的一面,胡歌如果能展现出这种特质,也并非全然不可能。

张若昀虽然备受期待,但他手上的《霍去病》项目还未播出,因此是否适合汉武帝角色还需观察。至于白宇帆,从整体条件来看,他似乎并不符合汉武帝角色的定位。

综上所述,每个候选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挑战,具体选择还需看导演和制片人的考量。

当然,一些备受瞩目的演员,如富大龙、王志飞、侯勇和于和伟等人,他们在《大秦帝国》系列中的表现令人赞叹。尤其是于和伟,他在诠释刘皇叔和曹操的角色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演技水平。

实际上,在历史剧的创作中,导演和编剧的重要性远超主演。例如,《大明王朝1566》的成功归功于张黎与刘和平的黄金组合,《雍正王朝》则由胡玫和刘和平联手,而《东周列国春秋篇》则由沈好放和欧阳逸冰等大师级人物操刀。

张永新,这位来自山影的导演,曾作为张新建和孔笙等知名导演的助手,后来凭借《马向阳下乡记》、《军师联盟》等作品崭露头角,而在《觉醒年代》中的表现更是让他名声大噪。从实力来看,张永新无疑是执导《大汉赋》的理想人选。

0 阅读:35

苏江敏

简介:好视频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