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陆地第二峰,山上矗立着“世界第一斜塔”,还有一个神秘山洞

Shirley雪梨酱 2024-06-11 20:48:58

在上海既可以徒步、又可以探洞、还可以访古的清静地方只有天马山了。天马山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林,空气非常清新;这样未过度开发的景区,比起佘山更有野趣。整座山爬起来也不算太累,对装备没什么要求,是各方面都很合适的一条入门路线。这几年,天马山渐渐从冷门景点变得有人气起来,尤其深受户外爱好者的欢迎。

松江有九山十二峰,天马山是其中之一。山有两峰,状如行空天马,首昂脊弓,故名。天马山和佘山谁是陆地最高峰,曾经一度有过争议。2017年,松江官方经过测绘终于公布了佘山海拔为100米(西佘山),天马山海拔98.2米。虽然只相差1米多,天马山被确认为上海陆地第二峰。

根据历史记载,古代的天马山上多琳宫梵宇,每逢三月松郡乡民都会登上天马山礼佛祈福,香火鼎盛,故俗称“烧香山”。现在的天马山上,过去的寺庙宫观均已不存,只留下了护珠塔这唯一的古迹。从东门进山一路爬坡,经过铜观音处再往上爬一段,就是护珠塔所在的院落。进门后,一座砖灰色的古塔映入眼帘。

宝塔屹立在天马山南峰的山坡上,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已有近千年历史。塔身七层八面,砖石结构,高18.82米。宝塔由当时的地方乡绅筹资建造,原位于圆智教寺内;南宋宋高宗赐五色佛舍利藏于塔顶,引来无数香客的朝拜。

未曾想到,清乾隆年间元宵节时,寺庙内因乡民燃放爆竹而起火。大火迅速蔓延,寺庙被彻底烧毁,护珠塔上原来的塔心木、塔檐、塔座、楼板、回廊等木质构件也悉数毁于火灾,只剩塔身。后来有人在塔身的砖缝里发现了唐宋两朝的古钱币,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过来拆砖捡钱的人越来越多。致使西北角的塔底直接被挖穿,形成一个直径约2米的大窟窿。

千年以来由于地基变动,塔四周土壤不一,造成塔身开始慢慢向东南方向倾斜,2015年勘测时发现斜度竟有7.10度,远超意大利比萨斜塔3.99的倾斜度,故而官方称护珠塔为“世界第一斜塔”,是上海的一大奇观。不幸中的万幸是,倾斜方向与塔基缺角方位不对应。

1984年,上海的文保专家对护珠塔进行了加固和抢修。基于美观的角度,在塔身的内部进行了加固支撑,而加固部分从外面是看不到的。竣工后,护珠塔保持了斜而不倒的风貌奇观,还能抵御6级以下地震与10级以下大风,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完护珠塔,可原路返回铜观音所在的院子,走另一方向的山路,去寻觅一个地图上没有标注的神秘山洞。其实天马山是不止有一个山洞,游客们去得比较多的是入口处有乌龟石的那个(姑且称之为乌龟洞)。这个山洞的两端都是正规的山路,而其他几个更神秘的就需要走野路去找了。

乌龟洞并不长,大约20多米的样子,但是小孩子们都很喜欢,很多家长会带孩子过来探洞,感受山间野趣。据说这是战时遗留下来的防空洞,内部是纯手工开凿的,能看到层层叠叠的岩石块。洞内一片漆黑,可以带上强光手电进去,对孩子来说很有仪式感。

山间有塔,群峰皆活。在天马山,护珠塔就是地标,具有不可替代引领作用。上海地区不可多得且具有很高文化含量的古建筑,与在上海同样很罕见的山洞一起,组成了天马山这样人文自然兼具的山野秘境。

地址:松江区刘家山村460号门票:成人10元,儿童5元开放时间:8:30-17:00(16:30停止入场)

1 阅读:158

Shirley雪梨酱

简介:不忘初心,步履不停。分享旅行、摄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