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故宫的文物是他无偿捐献的,晚年生病想住单人病房,医生:不够格

孟老讲历史 2018-08-16 18:42:50

张伯驹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收藏家,他是袁世凯的表侄,自小就生活在富裕的官宦家庭,但是他淡泊名利和官场。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酷爱收藏,也是古玩鉴赏的专家,是一个鉴赏能力和人品都绝佳的人。他虽然和袁世凯沾亲,但从没利用裙带关系谋求私利,更不要说界袁世凯的光干坏事了。

张伯驹一家合影

中国人都讲究的是读书做官,光耀门楣,张伯驹的这种淡然官场名利的态度把张伯驹的母亲给愁坏了,张母表示,儿子既不想当官,又不想做生意赚大钱,整天只知道读书欣赏各种字画和瓶瓶罐罐,把家里的钱都给拿去买了那些破玩意了,真是个败家的主。张伯驹一碰到自己喜欢的古董就疯了一般,哪怕卖了房子也要收藏。

张伯驹

张伯驹生活在民国乱世年间,那时候很多人发国难财,尤其是一些军阀头子,带头把祖国的国宝从黑市上卖给了外国人,这让张伯驹很心痛,但是他毕竟财力有限。只要他省吃俭用,能买得起的文物,他都想办法借款,放高利贷收藏到自己的手中,为了一件自己喜欢的藏品,他曾经卖了自家的祖宅。

当张伯驹年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无偿将这些自己用毕生的心血收藏的国宝捐给了故宫,其中不少还成为了镇馆之宝,可以说大半个故宫的文物都是张伯驹捐献的。比如国宝级的字帖《伯远帖》、《平复贴》。如果按照当时的价格,他捐献的这些文物的价值至少在1083亿人民币之上,至于放到现在只能用无价之宝来形容了。

但他的一生遭遇是十分坎坷的,因为张伯驹在文革时期被定为反动派,在那个疯狂的岁月里,一旦被扣上反动派的帽子,那可受老了罪了。后来在张伯驹年迈生病的时候,住院的病房是八个人的普通房间,说实话那环境真的很差,张伯驹申请希望组织能让他住上好点的病房。

但申请未能批准,因为张伯驹被认为不够格住高干病房。半个故宫文物都是张伯驹捐献的,最后他却无法享受那么点特殊权利。

0 阅读:4

孟老讲历史

简介:以全新的视角为您讲述课本上看不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