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国际事务突然冷淡:要左右逢源,还是学中国韬光养晦?

萍萍看国际 2024-06-13 20:14:35

作者:志松

据媒体报道,印度预计不会派遣高级官员参加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诉《印度斯坦时报》,尽管欧洲越来越多地呼吁印度高层领导出席乌克兰和平峰会,新德里仍在考虑出席该峰会的人员级别,但包括印度总理和印度外交部长在内的高级官员将不会出席。“今日俄罗斯”指出,虽然160多个国家被邀请参加此次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但许多国家表示拒绝或派出较低级别的官员参加。

无独有偶,印度外长苏杰生也缺席了日前刚刚在俄罗斯召开的金砖国家外长会。

尽管这是近期最为重要的两次国际会议,也是很多国家借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平台,但都被印度刻意忽视了。或许,印度因为国内选举问题,分散了一些精力,尤其是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未获得半数议席,对印度当局造成了一些影响,但并未妨碍莫迪的继续连任。那么,印度对外政策的转向,大概率就不是内因所致了,非常值得关注。

金砖外长会,虽然可以视为对俄罗斯的某种支持,但其主要是偏向于经济层面,地缘对抗的色彩很淡;而在瑞士召开的和平峰会,则基本反映了对乌克兰在某种程度上的支持,也是事实上试图孤立俄罗斯的一次国际会议,因此,中国选择了拒绝参加。而印度,则计划派遣低级别官员参加,还是在欧洲极力拉拢的情况下,毋庸置疑,印度也不想开罪俄罗斯,毕竟,印俄关系曾经非常密切,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作为俄罗斯石油和欧洲市场的中转站,也狠狠的赚过一笔。

但现在,印度似乎开始变得冷淡,不再热衷于国际事务,对一些局部热点问题,包括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都开始谨慎发声。

对此,俄罗斯可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据悉,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印度外长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表达了不满,称,“有一些国家似乎总是寻求双重利益,既想要保持现有的利益,又渴望更多的利益”。对于上述言论,笔者未找到相对权威的信息源,但这比较符合逻辑,毕竟,俄罗斯现在非常需要国际“朋友”的支持,而金砖外长会则是一个不错的平台。无论如何,俄罗斯都需要表达自己的失望和抱怨。

从历史角度而言,印度的一些行为并非毫无根据,也有一定的政策延续性,因为印度一向以不结盟国家自居,从尼赫鲁时期就开始了。但印度在俄罗斯遭遇困难的时候,突然连政治上的支持都不愿表达,终究显得不太厚道。毕竟,当年因为拥核问题,美国和印度关系较差时,俄罗斯提供了很好的“友谊”,而印度则回报显然不够。换言之,印度可以搞不结盟,但不能在这种微妙的时刻,特意凸显“不结盟”,并以此为由,与俄罗斯保持距离。

当然,印度也并非西方国家的座上宾,当有政治或经济需要,尤其是需要印度帮助对抗中国时,印度对西方很重要,但正常情况下,其顶多也就是个二等公民。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印度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贡献有限,也一直未能当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无疑,印度的国际政治地位,没那么高。尽管美国为其送上了“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头衔,但这不过是顶高帽子,真正想要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印度还得多加把劲。近几年,印度在莫迪的领导下,经济略有起色,但也就仅此而已。

对于俄乌之间的这场冲突,印度已经赢得了一些利益,现在突然回避,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想付出“代价”,在未发现最后的胜利者之前,印度可能不愿轻易押宝。当然,印度也可能不是左右逢源,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都将保持低调,那么,不排除其有着伟大的雄心壮志,开始向中国学习,韬光养晦。客观而言,考虑到中美、美俄之间当前的激烈竞争,这为印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印度确实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国内发展。

无论如何,印度可能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这只是时间问题,要么做俄罗斯的朋友,要么成为西方的伙伴,再者,做独立自主的印度自己。对于中国来说,只希望印度不要成为美国围堵中国的战略马前卒,就够了,毕竟,远亲不如近邻,或许将来有一天,印度能想明白这个问题。

0 阅读:0

萍萍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