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顿巴斯重镇后,乌军叫停另一方向的抽象进攻,大反攻彻底梦碎

时报天下 2024-02-25 13:32:09

不得不承认,俄乌战场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斯拉夫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俄军在2022年的进攻很抽象,在哈尔科夫的败退更抽象;乌军在2023年的反攻很抽象,在赫尔松的渡河作战更抽象。

随着老司令扎卢日内的离开、顿巴斯重镇阿夫杰耶夫卡被俄军控制,乌军在克林基的渡河作战行动也宣布中止,不再向第聂伯河左岸派出敢死队,残余人员也要尽可能撤回来。对于前线乌军士兵来说,这可能是一种解脱,但从整个俄乌冲突的角度来说,乌军最可能成功的一次突破机会,就这样结束了。

2022年乌军在反攻中将俄军逼出了第聂伯河右岸,随后乌军就开始制定渡河作战的计划。由于乌克兰海军基本上全灭,整个第聂伯河上也找不出足够的登陆舰,所以乌军的渡河作战,变成了非常抽象的“冲锋艇渗透”。

整个大反攻期间,俄军和乌军围绕第聂伯河和克林基,展开了一系列“整烂活比赛”;对于乌军来说,一艘接一艘的冲锋艇,在第聂伯河上往前冲,天上各种FPV追着炸,几乎就成了当时第聂伯河上独特的风景线。

由于乌军在渡河时,损失了大量人员物资和装备,因为在这里的渗透作战,被戏称为“特别喂鱼行动”。但有一说一,作为扎卢日内的“绝唱”,有人认为,他将大量士兵派往克林基送死,目的不是真的为了送死,而是为了吸引和消灭俄军的炮兵力量。

有军事专家统计,俄军在过去几个月内损失的大部分火炮、火箭炮,以及防空雷达和电子战设备,都是在赫尔松方向;扎卢日内的作战方式,就是利用士兵去换俄军的火炮,最终削弱俄军防线的强度,再设法一锤定音。

说真的,这个法子是目前来看唯一可行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确实给俄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当时有不少传闻说,乌军即将突破俄军方向,“饮马亚速海”指日可待;但是扎卢日内最终还是错估了俄军的应变能力,随着大量FPV和巡飞弹的投入,乌军最终未能把握住机会。

随着乌军在克林基攻势的停止,2023年的抽象派大反攻彻底画上了句号,西方试图复刻2022年哈尔科夫反攻,最终制造一个“弱者在西方的帮助下击败强敌,西方作为‘自由世界’捍卫者、扶弱锄强的侠义者”的神话,最终梦碎了。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冲突可能还会持续很久,但胜负的解决基本注定。这个过程就类似于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先后打了近10年之久,但真正激烈的战斗只有前两年,在基本奠定了胜利局势后,俄军的作战就转入了持久的低消耗状态,最终将车臣叛军的士气消磨殆尽。

俄乌冲突被带入了俄罗斯的节奏,这对乌克兰和西方来说都不是好消息,或许真应该考虑一下,在2024年结束这场冲突,对大家都好。

3 阅读:1308
评论列表
  • 2024-02-26 03:38

    2022年的基辅保卫战和哈尔科夫大反攻的胜利,成就了西尔斯基的名将地位。随着巴赫穆特战役、扎波罗热防守战役、马林卡战役、阿夫迪夫卡战役、第聂伯河沿河防守战的接连胜利,俄军转败为胜,开始取得战场主动权。随着乌军的克林基攻势的失败,结束快艇运士兵送死打法的结束,乌军开始了全面建立稳固阵地防守,准备集中兵力重点大反攻的阶段了,这对双方来说,打击对方的后勤补给,比拼武器装备的生产和供应的消耗战全面展开了。

  • 2024-02-26 12:23

    司机都认怂了,乌粉还在嘴硬😋

  • 2024-02-26 07:29

    那乌军人头去消耗俄罗斯大炮?总司令真敢想

  • 2024-02-26 11:04

    没事的,现在战场乌克兰士兵才平均四十多岁,还有空间,等能动的兵都普遍六十几了再和谈也不急,时间还有很多,再打一段时间没问题

时报天下

简介:国防时报官方国际栏目。聚焦天下时政,纵览世界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