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周恩来探望重病的刘亚楼,归途中大哭:我再也不来看他了

历史典录 2024-02-23 09:25:01
前言

他就是“空军之父”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任空军司令员,也是周总理赞扬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也是东北铁三角之一,军中战士们时常感叹: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刘亚楼来检查”,

毛主席更是对其高度评价称之为“将才难得”,绰号“雷公爷”的他一生奉献给空军的事业,但是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1965年的5月,周总理的秘书蹑手蹑脚来到办公室告诉周总理一个“坏消息”,空军总司令刘亚楼的情况很不好,秘书问周总理是否看望,周总理很是诧异,他久久不能平息,片刻后,周总理说:

“我再也不来看他了”,

总理的这番话让人诧异?刘亚楼重病期间,为何周总理会说这句话呢?

抱病奔赴战地,周总理震惊

刘亚楼为中国的航空事业鞠躬尽瘁,超负荷的工作让他的身体发出了“红色预警。”

1964年8月,一架中国空军的飞机从罗马尼亚回国,窗户上映着刘亚楼消瘦的面孔,这位一向精力充沛著称的将军,今天却显得疲倦,体力不支,眼睛周围泛起一阵黑晕。

回到北京,妻子翟云英笑盈盈走出家门,不由地大吃一惊,刘亚楼面如死灰,枯瘦,相隔不到一个月,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亚楼你这是怎么了?”

翟云英连忙上前帮助丈夫脱下大衣,扶他在沙发上坐下。

秘书递上一杯茶,刘亚楼润了润嗓子,深呼一口气:

“哎,这次出去,整个人无精打采的,再好的饭菜也吃不下去。”

妻子翟云英作为医生,敏感地说:

病了,赶快去看看!”

“拉肚子我看没多大问题,我得赶快准备汇报材料,过几天还要到杭州主持空军条令编写工作,等以后再说。”

“这…….”翟云英深知丈夫的脾气,任何时候工作都是第一的,她无法强迫丈夫去看病,只好叹了一口气。

刚到杭州不久,就又接到了一个急报:

“某部打美军侦察机失利,造成自己的飞机爆炸”,

刘亚楼心急如焚,高度重视,于10月15日抱病亲自前往广西遂溪。

美制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是一种技术设备非常精密的飞机,不需要人驾驶,只需遥控指挥,即能完成侦查摄影任务,这种飞机是美国军队新研制的,体积小,飞得高,侦设备好,造价低。

几天前,敌机又飞临广东遂溪,空一师作战分队副大队长邹广如驾驶国产歼—6飞机迎战,炮弹打光了还未命中敌机,他又想将其撞落,但是仍然未成功,邹广如用尽力气也没有改出螺旋,最终他被弹出座舱,保险伞自从张开,他得救了,可是飞机很快就坠地爆炸。

邹广如安全返回基地后,引起了很多议论,有人说他:“偷鸡不成蚀把米”,也有领导批评他的蛮干,而邹广如的思想压力也非常大。

刘亚楼调查清楚作战经过后,召集参战部队开座谈会,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解决打敌机的对策,与会的有空一师,空三师的作战分队成员,南空,广空领导机关也派人参加。

“你们的心情我都理解,出了事故,总结经验教训是必要的,但是要抓准,不能批评飞行员蛮干!这不是蛮干,这是勇敢!有这样的勇敢战士,我们应该自豪!但要进一步研究一下战术,怎样利用我们的劣势装备的飞机!士气可鼓但不可泄!”

邹广如听后,热泪盈眶地说:

“司令员真是了解飞行员啊…..”

而刘亚楼随后也是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和作战指挥,他发言简练精辟,不是漫天纵谈,而是娓娓分析敌我,抓住战术展开,他说话时,由于胸闷生痛,不时捂住胸口,说话也有些艰难,与会人员得知司令员生病还来,一个个感动于怀。

但是当刘亚楼返回北京时,自己却病倒了,但是他不顾病体,仍然对司机坚持去罗瑞卿那里汇报工作。

毛主席对此作风很是赞赏,说:

“刘亚楼当空军司令,及时请示报告,使我知道了很多情况。”

罗瑞卿见到刘亚楼又黑又瘦,关切地说:

“亚楼,你的脸色不对头啊!”

“没有什么关系。”

“还没有什么关系,翟云英同志已经把你的情况还都跟我说了,你不关心自己,别人还难过呢!”

罗瑞卿夫人兼办公室主任郝治平埋怨道。

第二天刘亚楼还是在众人的劝说下去医院检查身体,检查的结果令医生大吃一惊:

刘亚楼的肝转氨酶高达300个大单位,大出平常人四倍多,硬的像块石头。

翟云英忐忑不安地注意观察专家们的表情,只见他们有的皱眉,有的摇头,她赶忙问医生病情,还未等医生开口,刘亚楼便抢先道:

“张大夫,如果我得了不治之症,天老爷下来也没有办法,就快点告诉我,我争取时间,大干一场。”

离开医院,刘亚楼没有回家,就叫司机把车开到了空军直属机关门诊部正在增建的病房工地。

“亚楼,先回家休息吧,以后再看。”

翟云英柔声劝道。

刘亚楼不肯:

“别看这只是几间普通的房子,但它关系到直属机关广大干部战士的福利问题,这也是百年大计啊!”

而妻子翟云英却很担心丈夫的病情,她的心情,被刘亚楼看穿,他倒安慰起妻子来:

“现在这样好的医疗条件,不同于战争年代,一般的病完全能治好,你不要为我担忧。”

翟云英听后,心里越发难过,流下了眼泪,医疗小组将刘亚楼的病情上报给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都震惊了,周总理当即指示:

“赶快治,哪里条件好到哪里治,要全力以赴……”

周总理还特别指示:

“暂不要将亚楼同志患肝癌之事向外透露,对家属尤其保密。”

毛主席也是亲自亲笔写信:

“亚楼同志,深知你患病,十分挂念,一定要认真休养,听医生的话,不可疏忽。”

接到毛主席指示的第二天,刘亚楼就在妻子的陪同下,乘坐飞机前往上海华东医院治疗,临走时还在空军大院走了一圈,看看医疗组的同志,问问幼儿园的情况。

“我再也不来看他了”

得知刘亚楼病重,很多战友都赶来看望他,刘亚楼的朋友多,他热爱朋友们,朋友们也关心他,其中陶铸,罗瑞卿夫妇以及杨成武都陆陆续续来看望。

罗瑞卿看着病床上痛苦的刘亚楼,很是心疼并且叮嘱道:

“你要好好休息,工作要放开,多想身体的事情,安心养病…..”

刘亚楼望着专门从北京看望他的罗瑞卿,微弱地说:

“罗总长的担子很重。以后不要来看我了。”

他断断续续说:

“罗总长,谢谢你们,谢谢中央首长,我不要紧,毛主席的健康最重要,主要是主席健康,你们身体健康就好。”

罗瑞卿看到刘亚楼骨瘦如柴,弥留之际还在想着别人,眼圈不由地泛红。

而罗瑞卿看望过后,周总理也来了,刘亚楼听说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起身迎接,周总理看到瘦弱的刘亚楼,也是露出担忧的神情。

原本被人搀扶的刘亚楼看到周总理的到来,赶忙打起精神,整理仪容,微弱地说:

“总理,你这么忙也来看我。”

说着,周总理亲自搀扶刘亚楼回病床,周总理还示意工作人员不要声张,周总理扶着刘亚楼坐下,轻声询问他的病情,而刘亚楼依旧用尽力气微笑地回答,但是此时的他已经被病痛折磨的体无完肤。

周总理在询问过程中几度哽咽,最后也是嘱咐刘亚楼:

“亚楼,你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要再操劳了。”

刘亚楼宽慰地说:

“总理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一定可以治好。”

而走之前刘亚楼坚持要送周总理 ,周总理也是叮嘱医护人员悉心照料刘亚楼,看着满眼疲惫和瘦骨嶙峋的刘亚楼,周总理再度哽咽,忙让刘亚楼停止脚步回去休息。

但是走出病房的周总理,还是放声大哭起来,他想到红军时期,第四次反围剿期间,刘亚楼的英勇作战和勇气可嘉,冒着炮火的风险,他向周总理汇报队伍的情况,还“违抗军令”说出自己的想法,想要先撤围南丰。

而从那时候周总理就对这个名将非常赏识,而之后新中国成立空军,周总理也是第一时间想到和推荐刘亚楼担任空军总司令,也是非常信任地告诉刘亚楼:

“刘亚楼同志,航空跟空军联系在一起,你要多多发言。”一直力荐刘亚楼担任航空军总司令员。

之后前往苏联,周总理也是派刘亚楼前往,他说:

“刘亚楼办事,我放心。”

想起这些,周总理终于还是放声大哭他说:

“我再也不来看望刘亚楼了,他病成这样还坚持来要送我,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1965年5月7日下午三点,年仅55岁的刘亚楼将军离开了,一代名将赫然早逝,生前刘亚楼立下遗嘱第一叮嘱妻子将孩子们抚养长大,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第二好好赡养自己跌老父亲,为他养老送终,底单就是务必帮安娜的妈妈找到失散的亲人。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悉数到场。

中央军委送给他的挽联上写道:

“国失干城,三军挥泪,功在社稷,百世流芳”,

周总理更是赞叹道: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一代名将,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却为我们留下了底气,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他为之奋斗的羽翼下……

7 阅读:2991
评论列表
  • 2024-02-24 12:41

    为建立中国空军,立下卓越成就的刘亚楼永垂不朽!

  • 2024-02-24 07:35

    铭记英雄!太可惜了,英年早逝

  • 2024-02-24 03:00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国为民的好领导。永垂千古!

  • 2024-02-23 19:11

    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

  • 2024-02-24 13:17

    老一辈革命家个个是英雄!

  • 2024-02-24 18:23

    刘将军是林总最满意的参谋长,中国空军的创始人之一 ,天妒英才 致敬英雄

  • 2024-02-23 16: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中国人民空军首任司令员,

  • 2024-02-24 00:16

    文韬武略,一代名将。可惜了,英年早逝。

  • 2024-02-24 18:42

    一代名将,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典录

简介: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清冽而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