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出现爆炸弹坑,卫星已经拍到了,俄军苏57隐身战机首次被摧毁

文史书生一枚 2024-06-12 07:33:42

据央视新闻6月9日的报道,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发布消息称,他们在阿斯特拉罕州阿赫图宾斯克机场摧毁了一架俄罗斯苏57隐身战机。

如果这一消息为真,那么这就是乌克兰摧毁的首架隐身战机,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实战中摧毁隐身战机。

乌军是用无人机摧毁这架苏57的,6月8日凌晨三点,乌军向阿赫图宾斯克机场发动了无人机袭击,击中了当时正停在机场的苏57战机,这里距离乌军发射场已有589公里。

乌克兰情报总局随即公布了现场卫星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出,6月7日该战机尚且完好,到到了6月8日,战机周围就出现了弹坑和火灾痕迹,似乎还有些破损的零部件。

从之前的报道可以看出,在发动袭击之前,乌军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他们向俄罗斯发动了全面的无人机袭击,这点也可以从俄军公布的信息中得到证实。当天俄军防空部队持续开火,在图拉州、阿斯特拉罕州、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等地共拦截和摧毁了乌军20多架无人机,其中有3架无人机就是在阿斯特拉罕州上空被击落的。

表面上看,俄军战果颇丰,乌军的袭击是失败了,但实际上,乌军这次袭击不过是“投石问路”,靠着这种攻击方式摸透了俄军的防御部署,找到了防御弱点。毕竟无人机的成本是远低于现代化战机的,尤其是隐身战机苏57,是俄军实装的最先进的战机之一,更为珍贵。因此哪怕是用20多架无人机换一架苏57,对乌军来说也是赚了。

当然,以乌军目前的战场侦查能力和情报分析能力,即便是抛出这么多无人机当诱饵,要真正摸清俄军实行电磁干扰的区域和防空火力密集的区域,以及苏57停放的具体位置也是不太容易的,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很可能是得到了美军卫星的支持。

结果在准备充分后,乌军就在凌晨三点发动了真正的攻势——这一般也是人们最容易疲惫,最容易麻痹大意的时候。结果这次还真的成功了,有一架无人机绕过了俄军重兵防守的区域,渗透到阿斯特拉罕州阿赫图宾斯克机场附近,对机场进行了突然打击,一举摧毁了这架正停在机场的苏57。

不过,这架苏57的受损程度目前还有争议,乌军声称这架苏57已经在无人机的打击下受到了不可逆的伤害,无法再被修复。但俄罗斯军事专家分析称,这架无人机实际上此前已被击落,只是残骸坠落到了飞机附近,造成了一定的爆炸伤害。

但无论如何,这对俄军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苏57本身在俄空军中就属于相当昂贵的存在,无论是被毁还是受损,造成的经济损失都不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白苏57在俄空军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乌克兰媒体声称,苏57是俄罗斯最先进的战机之一,造价也相当昂贵,俄军目前只列装了少量苏57,这个说法十分准确。苏57可能不算俄罗斯所有战机中最先进的,但考虑到俄军的许多飞机都还在设计与实验中,并未列装。因此在实装到部队,并经过实战检验的战机中,苏57确实可以称得上最先进的一款了。

苏57的前身是T-50战斗机,其设计源头可以追溯到美国的F22。90年代末,在美国宣布开始研发绰号“猛禽”的F-22战斗机后,俄罗斯也有了深深的危机感,开始了自己的隐身战斗机项目,试图在这一领域追上西方。

不过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直到2010年,T-50的首架样机才完成试飞,这已经比美国晚了13年,2015年,T-50才开始交付给俄空军。

至于苏57的诞生就更晚了,直到2017年,这款研发中的新式隐形战斗机才被正式命名为苏57,2018年签订购买合同,2021年首架苏57才被交付给俄空军,可见确实是相当新的飞机了。换言之,苏57的列装离俄乌战争爆发只有一年时间,这样理解起来应该更形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方的某些军事专家认为苏57已经落后于时代,将其视为第四代战斗机。不过苏57虽然项目历时较久,但应用的新技术并不少,包括雷达隐身、超音速巡航、最新的巡航导弹和更合理的气动翼面等,为其带来了强大的隐蔽性和机动性。因此俄罗斯自己还是将其视为第五代战斗机,也是有道理的。

至于苏57的数量,普京曾在2019年的国防工业发展问题会议上表示要在2027年前采购76架苏57,这个数量确实不多,可能跟苏57高昂的造价有关。并且这是2027年的目标,按常理来说,目前俄军列装的苏57应该还要少于这个数量。

由此可见,乌克兰媒体声称俄军仅装备了少量苏57也是有依据的,只是俄军尚未公布苏57目前的具体列装数量,因此不能完全确定,不过苏57很“新”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无论如何,至少苏57不是在空战中被击毁的,而是在机场上被击毁的,这一点本身也足以证明苏57的实力。俄乌战争之初,苏57就曾参与空袭基辅的行动。结果苏57多次给乌军防空系统造成沉重打击,却凭着出色的机动性和隐身能力一次次躲过了乌军的打击。

从开战到现在,乌军还从未击落过苏57。这次也仅仅是凭着饱和式无人机打击的“试验”试出了俄军防空系统的分布,进而对正停靠在机场,缺乏反击能力的苏57进行了精准打击而已。不过这确实对乌军而言有较强的象征意义,毕竟一架苏57虽然不能让俄军伤筋动骨,却能提振乌军的士气。

归根到底,乌军这次之所以能偷袭得手,俄罗斯空天军至少有一半功劳。这已经不是乌军第一次袭击俄军机场了,仅从公布出的数据来看,乌军此前就对俄军机场发动了二十多次袭击。俄军总该有所警觉才对,但从他们这次的表现来看,用“麻痹大意”来形容并不过分。

别的战机且不说,以苏57这种造价和战斗力的新型战斗机来说,修几座永备机库不过分吧?一架苏57的价值都顶得上多少座机库了。

但不知是俄军高层没有下这样的修建命令,还是下面的人执行迟缓,始终没有把工程落实到位,这么珍贵的苏57居然就这么直接“裸停”在机场上,没有任何防护。这就是完全把希望寄托在防空部队能拦住敌方空军袭击,以及敌方袭击时的准头上了。就算苏57这次实际上没受什么伤害,那也是一个严重的失误了。

俄军麻痹大意的表现还不止于此,之前俄军就发生过不少被偷袭的事件。除此之外还闹过乌龙,出现过“友军之围”。

比如今年1月,俄军一架A-50预警机和一架伊尔-22指挥机突然在亚速海上空被击落。俄军目前只有20多架A-50,其中可用的也就大概10架,不得不说这是个不小的损失。

这两架飞机到底是怎么被击落的呢?要知道俄军攻占马里乌波尔后,亚速海实际上已经成为俄罗斯的“内海”,按理说应该是相对安全的区域了。乌军要袭击到亚速海上空的飞机,就必须要突破俄军的重重防御才行。然而,乌军却在俄军几乎没有反应的情况下完成了这场袭击。

因此有说法称,乌军是使用了S-200导弹。该导弹射程较远,本来已经退役,但俄乌战争爆发后乌军又对其进行了升级和重装,升级过的S-200导弹理论上确实是有可能击中俄军飞机的,但这在俄军防空系统“掉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

因此就有了另一种说法,实际上击中俄军这两架飞机的不是乌军的导弹,而是俄军自己的导弹。俄罗斯有消息人士声称,乌军刻意用无人机接近A-50,引起了俄罗斯导弹部队的误判。当时俄军刚刚反击过乌克兰的无人机攻势,正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结果这架A-50就被误判为了乌军战机。俄罗斯导弹部队开启全面拦截模式,将这架A-50击落。

该说法的可能性要高一些,因为亚速海,尤其是亚速海东岸是俄军控制较为严密的地区。更要命的是,俄罗斯的陆军防空部队、空天军航空兵和空天军防空单位三者间的敌我识别系统居然不是互通的。也就是说,这三者要分清敌我,还得靠指挥层提前沟通才行。如果没有事先通知,基层官兵还真有可能把友军当成敌军给打了。

不得不说,俄军在现代化道路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然,乌军也好不到哪去。尤其是俄乌战争之初,乌克兰几乎处于门户大开的状态,后方基本不设防。后来还是得到了北约支援的无人机和巡航导弹,防空状况才好一点。乌军后方对俄军不设防,俄军后方对乌军也不设防,就看谁敢去偷袭,不得不让人感叹“斯拉夫大区”实在是有着优秀的匹配机制。

虽然乌军本身实力不如俄军,但在得到北约的支援后也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再加上俄乌双方在停战条件的期望上相去甚远,因此战争短时间内大概难以结束。如果俄军想赢下这场战争的话,除了打好“经济仗”,恐怕还得对军队内部进行整顿才行。

0 阅读:0

文史书生一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