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惊为天人的雕塑,一个比一个炸裂!

漫游奇妙世界 2024-01-06 23:55:01

话说,雕塑这种立体(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相较于越来越抽象的现代艺术而言,更加雅俗共赏。

比如说下面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雕塑,不仅技艺巧夺天工,而且极具创造力,脑洞一个比一个炸裂,就算是不懂艺术的人,也会被震撼到!《繁荣》——丹尼尔·波普尔

一个天使般的女性人物撕开自己的胸膛,露出一条长满蕨类植物的通道,犹如世间无数伟大的母亲:撕裂自己,孕育生命…《躯干》——Nagato Iwasaki

木头下的筋骨躯干:艺术家Nagato Iwasaki收集天然木头创作出一系列炸裂的雕塑,仿佛树木结合了人类的DNA,就像电影《湮灭》中的植物人,惊悚又让人挪不开眼睛…《旅行者》——布鲁诺•卡塔拉诺

法国现代雕塑家布鲁诺•卡塔拉诺创作这一系列雕塑,基本都缺失中间的一部分,上半部分通过手提的行李箱或提包连接,让人感觉好像部分隐形了,给人一种残缺的震撼,又充满着巨大的想象空间。《人类:自然》——克里斯托弗·大卫·怀特

这个木雕的木头怎么长得这么有个性?其实,这些作品看似是木雕,实际却是粘土…木雕也够厉害了!没想到居然还是泥塑!!

《孕育》——uson

关于新生命的孕育,对母体的消耗,苍凉感十足的雕塑作品,破碎与流逝,衰退中新生,与平日看到的新生命诞生的喜悦感和生机感截然相反。《天使之悲》——阿道夫•阿波罗尼

天使翅膀低垂,双目微闭,斜倚在墓碑前的台阶上;她轻轻抬起手伸向墓碑,似乎要放下最后一朵悼念的花。裙裾随台阶散开,呈现出了极其真实自然、柔软的褶皱和质感。《墙外》——Matteo Pugliese

一个个健壮的身躯半没入墙壁中、肌肉拉扯扭曲着想要挣脱束缚…从未这么理解过艺术,真的感受到了爆发力和张力,不禁让人联想起《盗墓笔记》中的密洛陀…《飞舞的钢铁精灵》——罗宾.怀特

英国艺术家罗宾.怀特 使用不锈钢丝创作出一系列脑洞大开的雕塑,坚硬的钢铁竟然也能如此地灵动飞舞,充满生命力…迷人的造型,飞舞中扭动的身躯,正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无不透着生命力,让它看起来栩栩如生。《纪念库兹巴斯矿工》——Ernst Neizvestny

每一个亮着的灯泡里,都流淌着矿工的血液,有些雕塑,一看你就知道是属于毛子的,苦难、浪漫、理想…厚重却又细腻…《胜利者的母亲》——达西·纳姆达科夫

巨型披风具备女性身体的象征,而巨幅披风下是一座长明的蜡炬,简洁有力的线条,极富张力的造型,光看轮廓就很有感染力,能真切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对前线和后方所造成的苦难。《让石头变柔软》——José Manuel Castro López

来自西班牙的雕刻艺术家José Manuel Castro López,在我们眼中坚固无比的石头,在他手中却如同棉花糖一样千变万化…这种艺术品不能摆家里 我会分分钟往上躺。《柯基桌》——张敏丹

太栩栩如生了,第一眼以为家里马桶漏水了,柯基师傅在抢修…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搜张敏丹老师的店,一张这样的桌子18000…《人鱼王子》——Cameron Stalheim

美人鱼的形象大家经常能看到,那公人鱼呢?这只人鱼王子的雕塑,是看一次就要被美一次的,灵感是以明星Colby Keller为原型设计的,符合小姐姐们心里的想象么?《身着加冕服的拿破仑一世》——克劳德·拉米

乍一看,卢浮宫为了保护雕塑还会给它披上袍子?可真奢侈啊…凑近一看,握草,这是石头雕刻的???《沉睡的海尔玛弗狄忒》——贝尼尼

冰冷的大理石雕塑成柔软温暖的皮革豪华床垫,有趣的是:美少年(女)海尔玛弗狄忒是一位雌雄同体神,背面是女性的柔美曲线,而正面一侧放大看,可以看到他有着男性的特征…《神话》——连德理

藏于国博馆的这件德化白瓷雕塑,以电视剧《神话》中的玉漱公主为原型,乍一看以为瓷器上披着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盈纱布…《如风》——罗立荣

流畅的帷幔环抱着湿细腻的皮肤,既像是西方巴洛克贝尼尼,又像我国唐代吴道子的“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我们看不见风,却能感受到风~《被劫持的普洛塞庇娜》——贝尼尼

手指陷入肉的深度恰如其分,很符合女性整体的平均体脂率,这是需要摸多少次真人才有这种理解…这件作品完工的时候,贝贝尼才23岁,他6岁完成的小羊羔和小牧羊人就已经是大师级的了,这样的早慧天才居然活了八十多岁,更是少见…《石湾窑陶塑金丝猫》——黄炳

这件作品出自清代后期石湾陶塑名家黄炳之手,他自创了一种叫做“胎毛技法”的工艺,在器物表面用刻刀、木、竹等工具一丝丝一缕缕地雕琢出动物的羽翎、皮毛,可谓以假乱真。《兵马俑》——秦代

兵马俑的细节有多恐怖?看看他们的鞋底,不就是以前的千层底布鞋么,更加细思极恐的是前脚掌和后脚跟磨损更严重些,针眼更加密集,而足弓区域磨损相对较轻,因此针脚之间的间隔就更宽松一些…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最爱喝的水是那滚滚的黄河水~他们不是一堆泥人,而是中华文化的根脉啊…

28 阅读:16162
评论列表
  • 2024-01-08 07:04

    没有卓尔不凡的深厚功底和持久的毅力以及全身心的投入,是不可能完成这些绝妙作品的

  • 2024-01-07 21:02

    第一眼柯基被封在了木头里面

  • 2024-01-07 23:14

    震撼。技艺高超,很有意境。

  • 2024-01-08 01:47

    秦人造一尊兵马俑要多久?

  • 2024-01-25 11:05

    原来令人震撼就是艺术!难怪写丑书的天天自称大师…

  • 2024-01-08 09:15

    哈哈[点赞]

  • 2024-01-07 23:12

    没几个是阳间东西

  • 2024-01-07 23:49

    抽个毛线,我们华夏的雕像这么现实这么美不好吗?

  • 2024-01-08 09:08

    粘土做的难度极低,叫土偶不叫雕塑,用一整块石材雕出来才显水平

  • 2024-01-07 19:43

    请业余模特小姐姐帮我摆贝尼尼雕塑造型,可她不拍。

  • 2024-01-08 04:44

    艺术家街头展示冰版画技艺,给游客拓印纪念品!

  • 2024-01-07 01:57

    不要争了,我是天花板,我还可以吹2000年

  • 2024-01-07 16:55

    有一说一,艺术方面,我们确实不如西洋的,中国的传统艺术偏重于意境和次序,传统的儒家思想又多少束缚了民众的思维,

  • 2024-01-07 05:07

    兵马俑NB的是数量,单个质量没法和其他的雕塑比,差太多太多了。

  • 2024-01-07 15:47

    兵马俑是公元前246年~208年之间烧制的,是2000多年前的作品。上面那些外国的都是近现代的,没有可比性。

  • 2024-01-07 15:43

    不同年代工具和审美不一样,不同年代的艺术品之间价值通常不用制作工艺来对比的。

  • 2024-01-07 07:50

    西方是写实,东方是写意,都是艺术,只是偏重点不同,我还是觉得写意更有艺术感,寥寥几笔就能看出想要表达的意思!

  • 2024-01-07 01:24

    我们在城市中,看不到雕塑!

  • 2024-01-07 06:47

    兵马俑是匠品,不能算是艺术品

  • 2024-01-08 02:28

    宠物不会玩出马赛克呗[大笑]

  • 2024-01-07 15:31

    尽管作者才能卓越,但看完后只有一个感觉:视觉冲击够了,但嵌入墙挣脱也好,泥塑的人脸也罢,让人情绪低落,内心悲凉。看不懂的雕塑,欣赏不来的艺术。还是喜欢看积极阳光,能给人希望的好作品。

  • 2024-01-08 04:46

    吹西方的而已,西方评西方的而已,中国的艺术精品不给评而已

  • 2024-01-07 05:58

    这些才是艺术精品哪!

  • 2024-01-07 21:00

    泰国不是有很多么,这有什么稀奇的。

  • 2024-01-07 03:59

    难得有不用打码的艺术

  • 2024-01-08 01:18

    兵马俑不会是真人因为特殊力量变化的吧,不然细节也太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