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余晖(二一)韩忠彦是旧党宰相,为何推荐新党的蔡京回京任职

惊心鸟 2024-06-07 15:00:18

众所周知,从宋神宗熙宁年间开始,宋朝朝廷就逐渐陷入了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尤其是在宋哲宗赵煦即位之后,两党内斗更是进入了白热化,在各种政策上党同伐异,欲致对方于死地。这样的内耗一直延续到靖康之变,给宋朝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宋徽宗赵佶初年,正是两党内斗最为激烈的时期。当时出任左相的是旧党的领袖韩忠彦,而出任右相的则是新党领袖曾布,于是两人利用手中权势互相倾轧,展开了新一轮的政治斗争。在这次政治斗争中,韩忠彦落于下风,再到曾布的架空和排挤,于是打算拉帮手进入朝廷。

韩忠彦拉的帮手不时别人,正式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奸相蔡京。他打算用蔡京来制衡曾布,以维持自己在朝廷的领导地位,稳固旧党对朝廷大权的掌控力。他这样的操作在后世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很多后世学者认为他是病急乱投医,作出了最差的选择,最终导致旧党在斗争中落败。他们认为韩忠彦启用蔡京,完全是背离了旧党的一贯党同伐异的宗旨。蔡京不时旧党中人,反而是新党的要员,从宋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就成为新党的后起之秀。以新党出身蔡京来制衡同为新党的曾布,完全是授人以柄,自寻死路的选择。

这种说法在后世的史书中很普遍,但也留下了极大的疑点。韩忠彦是老道的政客,是当时旧党唯一能支撑大局的宰相,怎么会犯下如此大错呢?如果说是刚入朝廷的菜鸟官员缺少政治斗争经验,因而犯下如此大错,还算是情有可原。可韩忠彦并不是这类官员,反而是非常精于政治斗争的官宦世家出身。韩忠彦的出身非常显赫,他的父亲是宋英宗赵宗实时期的首相韩琦。韩琦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他做的两大事情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第一是参与了名臣范仲淹组织的庆历新政,第二则是为宋真宗主持了濮仪之争。

在这两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中,韩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奠定了相州韩家与灵寿韩家并称的政治地位。在庆历新政中,韩琦是范仲淹的副手,具有很高的政治决策权。虽然这场变法失败了,却也唤醒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官员对于变法图强的意识。而璞仪之争更是韩琦直接主持的,是为了宋真宗之父濮王赵允让的身后名进行正名的政治斗争。这场斗争中韩琦借用皇帝的威势,力压以王珪、司马光为代表的两制大臣,迫使皇太后曹氏提升了赵允让身后的政治待遇。这些政治斗争也让韩家北方崛起,成为北方有数的官宦豪族。

所以从一出生开始韩忠彦就是在父亲韩琦的光辉下成长和为官,因为有着韩琦的扶持,他的官路非常顺利,逐渐成为宋朝保守派势力的代表。在宋神宗年间的变法之中,他以家族的地位和权势成为保守势力的重要人物,后来更是成为仅次于司马光、吕公著等旧党领袖的要员。宋哲宗赵煦亲政后,旧党废除新党的元祐更化被终止,旧党分崩离析,出现了群龙无首的状态。韩忠彦以其显赫的出身和为官资历,逐渐成为后司马光世代的旧党支柱。在宋哲宗赵煦去世后,主持朝政的向太后更是将他召回京城出任右相,与新党领袖章惇分庭抗礼。

可以说无论是从家族势力,还是从为官经历来讲,韩忠彦都不是未经历过政治斗争的菜鸟,而是拥有丰富政治经验的政客。他能在多次新旧党争中独善其身,能在旧党被章惇各种打压时明哲保身,其斗争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面对以曾布为首的新党的反扑,韩忠彦带领旧党与其争斗,开始了宋徽宗赵佶亲政后的第一轮党争。在这轮党争中,面对曾布等新党官员,韩忠彦全面落于下风,得不到皇帝赵佶的支持,旧党刚刚掌握朝政大权的局面岌岌可危。在这个时候他居然想到了几年前旧党贬到杭州的新党官员蔡京,并上书推荐其回京任职。

站在党争的角度看,韩忠彦的操作就是个笑话。当时宋哲宗赵煦英年早逝,因为没有太子,所以端王赵佶被拥立位皇帝,是为宋徽宗。赵佶即位后让向太后临朝听政,于是向太后掌控朝廷大权,将被章惇贬谪的旧党官员大量召回。韩忠彦作为旧党领袖出任右相,与章惇分庭抗礼,结束了章惇在宋哲宗亲政以来连续七年独占相位的历史。于是旧党重新复起,在向太后支持下对新党展开报复,以蔡卞、蔡京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党官员被罢职外放。其中蔡京被多次贬官,最后被下放到杭州,这一切都是韩忠彦指挥旧党官员操作的。

既然当初是在韩忠彦的主持下将蔡京贬官的,为何他又要将蔡京召回,并且用来制衡同为新党的宰相曾布呢?从各种史料上分析,韩忠彦如此操作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蔡京与曾布私怨很深,其二是因为蔡京受到宋徽宗赵佶的看重。第一方面的原因主要在新党内部斗争中,在章惇主持朝廷政务时,蔡京就和曾布结下了私怨。当时章惇中用蔡京,排挤曾布,所以曾布与章惇明争暗斗,并多次以各种理由阻挠蔡京入阁。当初旧党官员积极弹劾蔡京时,曾布不但没有为蔡京说话,反而落井下石,因此两人的私怨很深。

在韩忠彦看来,一旦蔡京回到朝廷,肯定会对曾布咱开报复的。蔡京此人非常滑头,在元祐更化时期就有背叛新党的黑历史,所以韩忠彦觉得自己可以拿捏住对方。而蔡京的弟弟蔡卞在新党中身份特殊,他是王安石的女婿,也是章惇执政时期的副手,地位非常崇高。当时在拥立赵佶过程中,曾布第二次背叛新党,所以被新党官员所仇恨。如果蔡京回到朝廷,带领新党官员报复曾布等新党中的叛徒,将给新旧党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旧党带来转机。以蔡京和蔡卞在新党的影响力,即便曾布是宰相的身份,也极难将其压制。

蔡京被看中的第二个原因是他在杭州的一系列操作,得到了宋徽宗赵佶的认可。当时蔡京被贬到杭州,结识了以供奉官身份到杭州采买的童贯。童贯到杭州是为了给赵佶找各种名家书画和奇巧之物,以供赵佶赏玩。蔡京各种巴结童贯,于是童贯便把蔡京的书画等物送到宫中给赵佶赏玩。蔡京的书画在北宋非常有名,有种说法是北宋四家中的蔡并非是蔡襄,而是蔡京。是因为蔡京做了奸相,名声不好,所以才被后世改为蔡襄。因此两位北宋末年最著名的书画家碰到一起,两人惺惺相惜,于是赵佶开始看重蔡京。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蔡京因此在宫中名声大振,赵佶身边的官员如太学博士范致虚、左街道录徐知常等人也跟着称赞。为了拍赵佶马屁,范致虚便提议起复蔡京,让其出任定州知州,后来又举荐其为大名府知府。于是蔡京在宫中声名鹊起,就连嫔妃、宦官也认为蔡京是赵佶的心腹。在这种情况下,韩忠彦觉得可以利用,将其作为政治同盟的选择。他提议将蔡京召回东京汴梁城,于是蔡京回到朝廷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在韩忠彦看来蔡京是因他而复官的,回到朝廷肯定和他一起打击曾布,但实际上却事与愿违。

前文讲过,蔡京和曾布本质上是同类型政客,是新党中典型的两面派。曾布有两次背叛新党的黑历史,而蔡京也有一次黑历史。这两人是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背叛同僚是家常便饭。所以回到朝廷的蔡京并不是以忠贞的新党官员身份,而是以宋徽宗赵佶的心腹身份。身份不同了,看待政治斗争的角度就不同了。前文讲过,以曾布为首的新党并不是真正的新党,而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新党,本质上就是一群政治投机者。既然都是政治投机客,自然会首先以政治风向标为第一原则,而宋徽宗赵佶正好是最佳的政治风向标。

此时赵佶已经将新党完全洗牌,用曾布等伪新党来替代章惇等真新党,以达到控制朝廷大权的目的。搞定了新党,赵佶的下一步就是对旧党洗牌,蔡京的回归正好干这个事。于是在蔡京和曾布的夹击下,引狼入室的韩忠彦最终被排挤出朝廷,旧党也因此而分崩离析。

接下来赵佶对旧党进行洗牌,搞了一个伪旧党,于是自宋神宗熙宁年间开始的新旧党争终于落下帷幕。但这样的两个以政治投机者组成的政治派系,对于宋朝却是最大的灾难。这些政治投机者为了迎合赵佶的喜好胡作非为,最终让国家陷入腐败的深渊,也给宋朝带来了靖康之难。

0 阅读:14

惊心鸟

简介: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与大家分享不同的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