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浴血抗日十四年(65)随枣会战(6)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4-06-14 11:28:39

第31集团军下辖第13、85军,以及独立第1、2旅,共计6个师、2个旅近10万人。

其中,第13军是汤恩伯的基本部队,也是该集团军的基干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战绩显赫。

抗战爆发时,第13军赴北平南口布防,在南口保卫战中顽强抵抗日军,坚守南口20余天,一时名声大震。

接着,第13军自北平、河北至山东转战,1938年1月18日扩编为第20军团,汤恩伯任军团长,下辖第13、85军。

该军团曾隶属第五战区,参加台儿庄战役,切断矶谷师团后路,解台儿庄之围,为台儿庄大捷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无论是国军还是日军对该军团的评价颇高,这也是该军团转入第五战区会使日军倍感威胁的原因之一。

前文提到,在日军向桂军阵地全面进攻的时候,第84军的两个师坚守塔儿湾阵地,战况极其惨烈,第84军损失巨大,但仍然死守阵地,塔儿湾阵地失而复得达7次之多。

李品仙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两日激战,桂军正面部分阵地已经被突破,左集团军李品仙在征得李宗仁同意后,紧急命令汤恩伯第31集团军立即南下,协助桂军防御。

当时,汤恩伯还在南岳军官训练团担任团长,负责培训敌后游击队干部的事情。

在接到随枣会战开始的报告以后,立即请假返回一线指挥,训练团学员和副团长叶剑英都去同汤告别,叶剑英还祝汤旗开得胜,杀尽倭寇。

在汤回来之前,31集团军暂由第13军军长张轸负责指挥,张轸接到李品仙的命令以后,立即向汤恩伯请示。

汤恩伯随即命令第13军和第85军立即南下进攻,但是,他们刚刚进入一线,尚且立足未稳,就立即遭遇日军第3师团大举进攻。

第31集团军第13军第89、第110师先后遭受日军迎头攻击,汤部随即固守塔儿湾北侧高城镇附近的主阵地。

同冈村宁次预计的相同,汤恩伯果然被日军的进攻激怒,他立即调动13军主力全线反击,协助桂军防御。

两军在高城镇附近激烈交火,因为桂军是守,汤部是进攻,所以,汤部战斗更为激烈。

早在5月2日,汤部13军110师328旅655团、656团协同开始进攻,他们通过夜袭击毙日军400多人,并且集中8门迫击炮轰击,全歼三家寨日军,连续占领了清水岭,三家寨等数个据点。

而后,日军随即反攻,两军在数十公里正面全面对攻,一个阵地一天往往反复争夺几次。

日军苦战5日,高城镇阵地先后易手6次之多,第31集团军是当时中国军队装备最好的,也最有战斗力,有重机枪和小口径火炮!

5月4日,日军在塔儿湾阵地久攻不下,遂使用毒气,第84军伤亡惨重,被迫放弃塔儿湾阵地,第13军所在的高城阵地因无险可守,遂也被迫后撤至蒋家河西岸。

5日晨,日军一个联队进至天河口东南白庙之线,与第13军接触,并发生激战。6日,左集团军逐次转移至漂水西岸防守,双方处在胶着状态。

当时,和汤部一同坚持的桂军第519旅旅长梁津旅长回忆日军的毒气弹道:

敌人再次被打退后,再次猛烈炮击。奇怪的是,此次炮弹的爆炸声很小。

下午,旅部的炊事员送饭上来,一线官兵抓紧时间吃饭,我也亲自去阵地查看。突然,看到不少官兵呕吐不止,我还以为是炊事员炒菜时候误用了桐油,正准备派副官去追查,卫兵冲过来汇报,日军用了毒瓦斯。

我赶紧命令卫兵拿我的防毒面具,但已经来不及了。我跟官兵一样,剧烈呕吐流泪,突然之后,鼻孔到胃部全部火辣,痛如火烧一般。

这是日军使用的是催泪瓦斯,不是致命的窒息性瓦斯。我命令官兵立即离开低洼的阵地,因为,瓦斯比空气重,同时用湿透的面巾,涂以肥皂蒙面,可以缓解毒瓦斯的威力。

到了第二天,日军又用瓦斯桶,通过风力吹过来大量毒气,我军官兵晕倒很多,被迫将他们抬到二线治疗。但是,这些官兵异常勇敢,一旦苏醒过来,立即要求回到火线。

这一时期,第13军全力防守,在左翼抵挡住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对右侧的第84军的作战,起到了较好的配合和掩护作用。

但是,也应该看到,第13军仅是消极被动的防御,尤其是在4日之后,在较少受敌的情况下,并没有按照战区计划主动出击,从侧面切断襄花公路歼灭和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这也是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对汤军团不满的地方。但就当时的战况来看,日军出动大量兵力向左集团军猛烈攻击,在飞机的掩护下,动用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其攻势之猛烈出乎守军意料。

要在抵挡日军猛烈攻势之后,短时间内迅速主动出击,也确是十分不易。

汤恩伯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战至6日,此时,汤恩伯已经回到一线,他根据日军进攻的情况,立即调整的部署,命令第110师、第89师、第91师和第193师各一部,迅速从南北夹击突入第31集团军阵地的日军,主攻日军侧后。

这时,已经杀入汤部十几公里的日军,在侧翼遭遇夹击以后,深恐后勤补给线被切断,狼狈不堪,被迫放弃已经占有阵地后撤。

经过一日激战,日军第3师团第5旅团伤亡1000多人,仅仅遗留在第31集团军阵地前的尸体,就有800多具。

正当李品仙率左集团军在襄花公路沿线竭力抵抗日军第3师团的同时,张自忠率领的右集团军方向却出现战况不利的状况。

6日,日军主力第13、16师团先头部队到达襄阳对岸的张家湾,切断了襄、樊与随、枣的联系。这使得左集团军腹背受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但此时信阳出发的右翼日军第3师团第29旅团,却受桐柏山区复杂地形影响,前进缓慢。

冈村宁次见汤部主力已经被第3师团吸引住,他等不及右翼包抄完成,下令正面攻击的第3师团立即分兵一部,以主力4000多人猛攻汤部北面的天河口,进而妄图北上占领桐柏县,切断汤部北撤路线。

汤恩伯立即调动第85军主力第4师和第23师迎面拦截,两军激烈交手。

第4师是汤恩伯第31集团军的主力,装备最好,仅仅师直属部队就有82迫击炮营和37反坦克炮、20毫米机关炮连等。

两军在8日激烈交手,伤亡都颇重,日军调动30多辆坦克为先锋,猛攻中央军阵地。此时,汤部的37毫米德制反坦克炮发挥了威力,连续击毁了6辆日军坦克。

只是,由于汤部的反坦克炮也仅有几门,实在无法对付各条战线的日军坦克。其他战线的第31集团军官兵只能采用老办法,使用步兵带着集束手榴弹组成敢死队上,又摧毁了几辆日军坦克。

日军进攻不利,双方逐渐僵持,日军没有能够占领天河口,也就无法从这里占领桐柏,切断汤部北撤路线。

表面上看,似乎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已经击溃正面进攻的日军,桂军也能勉强支持,日军进攻并没有太多成效,但实际上,危险已经迫在眉睫。

经过一周多的激战,第3师团伤亡颇大,估计最少死伤3000多人,但成功的将汤恩伯集团军吸引到这一线,已经达到了作战目的和冈村宁次的初衷。

因为,日军此时已经从左翼、右翼高歌猛进,而且都相当顺利,汤恩伯不知道,表面上似乎丝毫不占下风,实际上是极为危险的,正处于冈村宁次的合围计划中。

直到此时,李宗仁仍然没有把日军试图合围汤恩伯集团军的计划,告诉汤恩伯,而是,告诉的自己的子弟兵桂军李品仙。

日军两翼合围部队的速度极快,左翼日军已经在8日占领枣阳,切断汤部和桂军向西后方撤退的路线,而东面和南面又都是日军,只剩西面一条路。

右翼日军第3师团29旅团从信阳向桐柏出发,尽管受到地形影响,在8日也已经占领桐柏附近的吴家店,祝林等地,距离桐柏仅有10几公里。

虽然桐柏一线都是山区,但按照日军推进速度,最多再要3、4天就肯定可以占领桐柏。

一旦桐柏被占领,汤恩伯第31集团军北面撤退路线就几乎被封死,恐怕难逃一劫了。

鉴于于此的危急情况,李宗仁终于下达了撤退令。

7日,李宗仁下令:

桂军和中央军向桐柏山区撤退,放弃随枣公路一线的防线。如果实在不行,桂军第85军可以放弃撤退到桐柏山区,而向日军尚未占领的西北面河南境内的唐河、白河以西撤退,第31集团军则向西面的河南省的新野撤退。

由于之前李宗仁没有告知汤恩伯日军的战役计划,就为围歼他的集团军。此时,如果实情相告,日军此战目的就是为了歼灭他,而李宗仁又一直把汤部放在一线,不顾他们的死活,汤恩伯必然极为愤怒,甚至会翻脸。

于是,李宗仁没有说明原因撤退的真正原因,仅仅说是因为日军向天河口进攻,试图包抄汤部北撤路线,所以汤部必须撤退。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下,就让汤恩伯摸不着头脑,在他看来,日军虽然集中4000多兵力进攻天河口,但其部下2个师已经成功阻击了日军的推进。

那么,为什么要擅自放弃固若金汤的天河口撤退呢?显然违背一般军事常识。

况且,现在汤部各军已经和日军胶着在一起,撤退谈何容易。稍微有差池,说不定就在日军追击下全军崩溃(就像后来桂军的撤退一样)!

所以,汤恩伯接到这个命令以后,完全莫名其妙,他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撤退的时候,决定先打一打再撤退。至少要把当面日军击退了,这样撤退也从容一点。

就在这个时候,日军在8日占领枣阳,并且,骑兵第4旅团也向唐河突进,实际上,已经完全切断了李宗仁命令汤部西撤新野的路线。

因此,李宗仁所谓不得已可以西撤的命令,已经不可能执行了。

李宗仁有点急了,如果中央军精锐第31集团军在随枣一线被全歼,那么,蒋介石的脸上自然是非常难看的。

于是,李宗仁在8日直接电告蒋介石,大概意思是,左翼日军突破我军防线,试图包抄我军退路,所以,命令汤恩伯集团军和桂军以桐柏山区为寄托,逐步向北转移,脱离日军的包围。

其实,如果李宗仁早就这样对汤恩伯说,汤怎么可能不撤退呢?

现在,李宗仁告诉蒋介石这番话,他的意思很明白。我已经告诉汤恩伯要撤退了,现在,是他自己不撤退,将来如果他被歼灭了,跟我没有关系。

随枣会战桂军蛤蟆窝阵地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汤部尚且没有撤退的情况下,李宗仁为了保护桂系子弟兵,依然命令桂军85军全线撤退。

于是,第85军的3个师于7日,蜂拥放弃阵地,向北方撤退。

但是,第85军本来正跟日军在激烈交火,现在撤退又谈何容易,所以,撤退很乱,而且速度很快。

由于伤亡很大,加上撤退组织较差,被日军一追击,全军秩序出现大混乱,各部抢先向北退去,根本没有互相掩护一说。再加上本来桂军通讯联络就差,在撤退途中,几个师居然都互相失去了联络。

军长谭连芳的军部一路退到鄂豫交界的吴王店,只联络到第173师,另外第174和175师都不知去向。

谭连芳军长立刻愁眉不展:

不知道这两个师能否成功撤退出来。我们不要走,在这里等他们。

但是,日军当时突进很快,吴王店并不安全,在参谋长的力劝下,谭连芳勉强在当晚撤退到河南境内的刘博士店,就再也不肯走了。

第173师师长钟毅出于好意,说自己留下收拢第174师和175师,让军长先走。谭连芳突然大怒:你走你的,我不走。

这时候,桂军实际已经全线撤退,那么,随枣地区仅剩汤恩伯第31集团军,正面还有日军第3师团4万多人,侧后还有日军第13、第16师团7万之众,而且,包围圈就要形成,形势一下子万分危急。

1 阅读:14

子名历史回忆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