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的代价,自私的人清清楚楚

袁大岛 2024-06-08 22:03:52

相信朋友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冤枉你的人,比你还知道你有多冤枉。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很直接,甚至无需解读,都能够传递出一种纯粹直白的痛苦。

我认为这句话其实还有一层意思,这层意思相较于表面上的痛苦,似乎更容易解释比痛苦更深刻的存在,

那就是如果冤枉一个人能够获得明确的利益时,

冤枉一个人,就是一场精打细算的生意。

现如今,精神上的生意比现实里的“生意”更难做。

现实里的生意,能不能谈,怎么谈,一来二去总能找到大差不差的答案,而精神上的生意则并非如此,关系上要权衡,态度上要考虑,情绪上的刺激,认知上的理解,这些都会成为精神上在谈生意时的阻力。

但这些阻力也并非难办,只是想好办,必须放下一些念头,

比如,放下无私。

放下无私这个说法,越是深入去想,越会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如果不细想,会觉得这个说法很荒唐,

都已经无私了,还谈什么放不放下的呢?

可问题就在于,为什么当初要“拿起”无私?

从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那些以无私惊动世人者,均有着极其坚定的信仰。

为了实现这个信仰,拿起无私,就是他们实现这个过程的武器。

那时的他们,没有人敢跟他们“谈生意”,也没有人有资格与他们“博弈”,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以无私的奉献精神,用大无畏的态度去实现这一切的过程,

无可匹敌。

当今社会,无私更像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虽有刃,但却难见其锋,所以现在我们提到放下无私,往往不是因为“不需要”而是迫不得已的结果。

无私无刃,可不是什么好事,毕竟现在这个世道,若是你手中无刃,

那么有刃之人,就会对你不怀好意。

当无私的善举,被自私之人大加利用之后,

接下来所有的博弈,都会演变成单方面图杀。

更有甚者,还会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无私之人被扣上了自私的帽子,而真正的自私者,则坐享其成,好不快哉!

是谁没收了无私的锋芒?

是谁让自私格外猖狂?

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最初的“精神生意”说起。

精神上的生意,做的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的未来,在这里允许我举个读者朋友们都接触过的例子,比如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精神教育,如果是那种刻意压制,有意识的剥夺对方的独立意识,那么对方大概率在长大成人之后会变得十分懦弱,也有可能会因为刻意压制而导致对方的叛逆意识加重,进而在成长之后因逆反心理过重导致走向自毁的道路,

一个简单的行为,一个十分主观的精神影响,就有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精神上的生意很难做,因为这生意的表面利益,很多人都看得懂,但长远发展来看,那些自以为看得懂的人,都糊涂的不行。

还是说上面教育的问题,这种教育看似是让家长获得绝对意义上的掌控权,试图让孩子成为自己随意操控的工具,但实际上的结果则是,要么这个所谓的工具彻底被社会淘汰,因为性格问题导致处处碰壁,进而逐步走向极端,要么这个这个所谓的工具因叛逆而离开,最终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诚然,从短期来看,对家长而言绝对听话的孩子确实很好控制,但是从长期而言,如果把孩子只是看做工具的话,那么也许从一开始就大错特错。

接下来就是一错再错。

所以,自私和无私的关系更是如此,可这一切,作为始作俑者的自私,

心知肚明。

是自私的心态,让无私逐渐消亡,这世道成为了“算计者的恩赐”,处处是算计,处处是对抗,无私成了猎物,最终成了“保护动物”,橱窗上对于无私的描绘越是美妙,越能够映衬出自私的代价是多么可怕,

而如今导致的恶果,

也许,我们只能用可喜可贺这四个字,

来好好调侃一番了。

0 阅读:117
评论列表
  • 2024-06-20 10:20

    今天有些人很自私?

  • 2024-06-09 16:12

    有刃之人专杀无刃之人这一句话你就是歪理,多数人都是吃饱了撑的!没安全感作妖

袁大岛

简介:用最实际的话语讲最实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