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成功的战斗机:量产上千架,连美军都上门采购

同温层壹号 2023-09-14 15:14:36

伴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明星军工产品,如歼-10、歼-16、歼-20、运-20快速进入大众视野,更有许多优秀技术实现了内销转出口,在国际舞台发光发热。像名声在外的中巴合研“枭龙”战斗机,L-15高级教练机等。

歼-20战斗机

不过,以上诸位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与一位“前辈”相比,却要相形见绌——它几乎可以被称为中国航空工业最成功的战斗机,它就是“歼-7”战斗机。

无需讳言,歼-7是一款仿制机型。是上世纪50年代《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正所谓“英雄不论出生”,它的功绩绝不容抹杀。

歼-7战斗机

上世纪60年代,中国航空工业从零出发。想要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立足,加速自主军工产业的蜕变,闭门造车显然不行,仿造借鉴是最快捷的办法。

前后既定的仿制路线共有两条:

基于米格-19系列的“东风102”项目;

基于米格-21系列的“62式歼击机”项目。

歼-6战斗机

中航工业的鼻祖——歼-6

针对米格-19的仿制工作始于1953年,共历经9年,先后对米格-19、米格-19L、米格-19S进行仿制。最终于1962年仿制成功。该战机名字也从最初的“东风102”,改为“59式战机”,直至最后定名为“歼-6”。

歼-6是我国空军装备的第一款国产量产型超音速战斗机,它的成功,代表中国航空工业已初步掌握了全套的航空产品制造技术,具备了自主建造战斗机的能力。

歼-6衍生型号众多,大家熟知的强-5攻击机也是以歼-6为蓝本重新设计制造的。

歼-6的产量庞大,甚至远超其原型机米格-19,达到了惊人的4500架,并陆续出口到多个第三世界国家。

成功之上的成功——歼-7

在歼-6研制后期,针对米格-21,更先进的国产型号仿制工作也同步展开。

米格-21是苏联空军装备的第二代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其飞行速度、缠斗能力要明显优于米格-19。对米格-21的仿制工作再次交给了负责歼-6项目的沈阳飞机制造厂。

1964年,第一架米格-21的仿制机型“62式战斗机”开始试制零件,并正式改名为“歼-7”。两年后,该机型成功首飞。

歼-7是一款大获成功的仿制机型,它继承了米格-21的优良传统,拆装、维护十分省心,且“皮实耐用”。而且在高空高速性能上更加优秀,可搭载4枚空空导弹。

其衍生型号达到十余种之多,大批量列装国内之余,很快转向出口。

除了周边的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外,远在中东的埃及、伊拉克也慕名前来求购。

当时间进入到70年代,随着中美蜜月期的到来,美国空军也从我国进口了10多架歼-7,用于装备4477“红鹰”假想敌部队,长期和美国空军在国内“交手”。

歼-7可以说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最成功的一款战机,从其1966年量产,到2013年停产,总共生产了约2400架,经历了数代航空人,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的优秀飞行员,是不折不扣的“功勋机”。

直到2010年代,神华内敛的歼-7才逐渐被歼-10、歼-11、歼-16等“后辈”逐渐取代。但它已经在中国航空史上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493

同温层壹号

简介:网罗热点奇闻,分享独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