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年,胡宗宪万念俱灰、蒙受冤屈而亡,嘉靖:不要放过他的妻女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05-21 06:04:1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Fitzgerald

编辑|t

引言

小说《金云翘传》有这样一个情节:女主人公王翠翘中了督抚的诡计,劝说丈夫徐海投降,最终徐海身死,她也落了个被督抚侮辱,投河自尽的下场。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唾骂这个督抚的狡诈,但,现实真是如此吗?

督抚的原型乃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

没错,正是那个在嘉靖年间消灭了两个最大倭寇集团的胡宗宪。

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代大将,最后竟然惨死狱中,连妻女也不能幸免,小说也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负面人物。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胡宗宪)

一、抗倭大将胡宗宪

说起明朝时期的倭患,正是在嘉靖年间骤然加剧的。

而上文所提及的徐海,与另一人王直就是当时两大倭寇集团的首领。当时,居住在东南沿海的人民深受倭患之苦,整个社会也因此动荡不安。

在这个急剧平定外患的节点,朝廷派出了胡宗宪。

彼时,朝廷派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可见对其之厚望。而胡宗宪也没有辜负朝廷的期待,在临行之前,留下了“不剿灭徐海、王直两大倭患,誓不回京”的誓言。

(明朝倭患)

其实,朝廷对胡宗宪报以厚望不是没有依据的。出身缙绅世家的胡宗宪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他本人也对排兵布阵非常感兴趣,对各种兵法谋略之术也是信手拈来。

不仅如此,胡宗宪还熟读各种经书,并最终考中进士,进入了官场。

或许是得益于少时良好的教育,亦或是胡宗宪生来就是当官的,总之,在进入官场之后不久,他就展现出了能臣的才能。

嘉靖十九年,胡宗宪解决了山东的旱蝗之灾,并成功将盘踞多年的盗匪劝降归顺;嘉靖十九年,胡宗宪又平定了苗民起义……

(胡宗宪)

如此显赫攻绩的背后,是胡宗宪才能的展现,也正是他的这份才能,使得胡宗宪成功平定两大倭寇集团,立了奇功。

他平定倭患的方式,放在今天,依然有着借鉴意义:

胡宗宪深知,要想平定倭患,除了要有排兵布阵的才能之外,军中的治理也同样重要。

因此,在上任之后,他针对官兵纪律松弛的现象进行了大力整顿。胡宗宪赏罚分明,按军规办事,很快就得到了军中的拥护,士气也因此高涨了起来。

(胡宗宪剧照)

内部整治好之后,胡宗宪便对徐海,王直这两大倭寇首领进行了逐一攻破。

胡宗宪将目标首先放在了王直上。在一番调查之后,他发现王直的拥护者众多,难以靠强攻取得胜利,于是,他布下了一个连环计,先是招抚王直,成功将王直带入了他设下的全套之中,最终擒下王直。

在对待徐海上,胡宗宪又布下了另一个圈套。他先是摆出了招抚的诚意,在徐海表示归顺之后,一边稳住徐海,一边加紧兵力部署,最终擒杀了徐海。

(胡宗宪)

就这样,在胡宗宪谋略下,他成功剿灭了两大倭匪集团,立下了大功。而他本人也因为平定倭患的功绩,迎来了事业高峰期。

“抗倭大将”这个称号也因此而来。

二、卷入政治斗争,惨死狱中

为什么在《金云翘传》中,胡宗宪是一个小人的形象?恐怕这与他在明知徐海投降的情况下,还率领官兵对其进行剿杀的行径有关了。

若要探讨另一层原因的话,就和胡宗宪在官场上的行为有关了。

(胡宗宪剧照)

有一句流行语是这样说的,“男人有钱就会变坏“,这句话用在胡宗宪身上竟然也分外贴合。在军数年,胡宗宪利用职务之便,私吞军饷,大肆敛财,聚敛了大量财富。

之所以胡宗宪能平定倭寇,立下如此大的功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用一部分钱财对倭寇进行了招抚,若要问另一部分呢?那当然是他自己用了。

据说,在一次由胡宗宪宴请的宴会上,有一名到访的太监拿出了五两金子相对胡宗宪表示感谢,而胡宗宪看都没看,嫌少,直接将金子丢在了水中。

(胡宗宪剧照)

当时他还说:“与其拿这五两金子,你还是羞辱我吧。”

而光是举办这样宴会,胡宗宪就用了两百名侍女,可见作风之奢靡。

其实,自古以来,官场上依靠官职大肆敛财的人除了胡宗宪,还有好多个。他的奢靡虽然遭到了弹劾,在相对于他立下的大功来说,绝不会让他惨死狱中。

所以,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就不得不提到官场上的党派之争了。

(胡宗宪剧照)

因为胡宗宪是由严嵩的义子举荐的,所以在朝廷中,胡宗宪一直被视为严党。

后来,严嵩被罢职抄家,被视为严党的胡宗宪自然也收到了群臣的弹劾,并列出了胡宗宪的十大罪名,其中就有贪污军饷,军中敛财之罪名。

因为由平定倭寇之功傍身,胡宗宪才没被下狱。经此一事,胡宗宪带着不甘和失落回到了家乡。

他的离开并没有安了朝中一些人的心。1565年,胡宗宪自拟的圣旨在官兵抄罗文龙的家时发现了。嘉靖帝看后勃然大怒,胡宗宪因此又一次回京了。

(胡宗宪剧照)

与平定倭寇,荣耀回京时不同,他这次时被押送赴京的,下狱后,他一心想要自证,但都杳无音讯。狱中潮湿昏暗,胡宗宪的心也渐渐地绝望了。

最终,这为抗倭英雄在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诗句后,自杀身亡了。

能平得了起义,平得了倭寇的胡宗宪却最终平不了他的家人们的难。在他下狱自杀之后,嘉靖连他的妻女也没有放过。

从功成名就走向绝望自杀,着实可悲可叹。

(胡宗宪剧照)

三、权奸在内,而大将立功在外

纵观胡宗宪的一生,功绩有之,过错亦有之,他平定倭患,还社会一个安定是真,他大肆敛财,由严党举荐做官亦是真。对于这样一位有瑕疵的能臣,但从功绩,或从过错来评价都是又是偏颇的。

重新回到当时明朝的政治环境中。作为中国历史上颇为黑暗的一个朝代,各种奸臣,权臣,党派层出不穷,官场上的政治斗争,给胡宗宪留下了三条路可走:

一条就是投靠一个党派,靠阿谀奉承,戕害百姓来铺平自己的官路;

第二条则是退出朝堂,保持本心;

最后一条则是在各种权力之中相互权衡,保全自身。

(胡宗宪雕像)

毫无疑问,胡宗宪选择的是第三条路。他能在平定倭患中立奇功,就表明了他没有丧失为国而战的本心,而他被认为投靠了严党,则是他相互权衡的结果。

权奸在内而大将立功在外,胡宗宪的悲剧是当时明朝政治斗争的产物,同时也给当代一个启示——建立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从而推出无数个既能能臣在内,且大将立功在外的“胡宗宪“。

参考资料:

[1]倪雅静,顾国华.论抗倭名将胡宗宪幕下文人的矛盾心态[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1):40-44.

[2]李逢迅.抗倭英雄的悲哀——演胡宗宪有感[J].文化月刊,2017,(Z3):138-139.

[3]何珍.抗倭能臣胡宗宪[J].文史天地,2009,(08):50-53.

[4]朱声敏.权奸在内而大将立功于外——谈胡宗宪的正面评价问题[J].新余高专学报,2007,(04):18-20.

0 阅读:36

伩蕊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