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个昆虫标本!龙门小洞村昆虫科普馆邀您去打卡

惠州电视台hztv 2024-05-28 17:08:04

你见过像兰花一样的螳螂吗?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蝗虫是什么样的吗?集科普教育、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小洞村昆虫科普馆近日开馆。

走进龙门县蓝田瑶族乡小洞村昆虫科普馆,馆内收藏了来自13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彩虹锹甲、红裙步甲、蝴蝶等在内的400多个昆虫标本及活体昆虫。其中,九十多万年前的昆虫琥珀标本和上亿年前的昆虫化石最引人注目。

小洞村昆虫科普馆分为昆虫起源、昆虫标本和活体展示、农业科普等展区。其中,农业科普展区设计了开放式多功能课堂,各类可旋转的昆虫知识展板、四面可视的标本展示柜等都让人眼前一亮,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室内体验空间。据介绍,该馆是由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和研究生团队设计,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人民政府建设,整体设计融合了瑶族文化元素。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书记 闫笑久:“这是我们党建共建的结果。希望利用本地的资源,发挥优势。后面的合作会更多,要维持馆的运营,日常丰富一些展品。”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 黄楚阳:“我们会对昆虫系统性的知识做培训。比如其中一个板块是讲昆虫的口器,会针对性的科普,昆虫的口器到底是怎么样的,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不同的种类的口器怎么取食的?这种基本的知识都会对科普员进行培训。”

小洞村昆虫科普馆的建成,形成了产业辐射效益。在离科普馆不到200米地方,瑶乡特色的“瑶舞峒”项目正在持续完善中。在这里游客能体验高脚跷、打陀螺、舞火狗展演等少数民族特色活动。

“瑶舞峒”项目负责人 刘卫聪:“场地占地15.5亩,可容纳1000人左右。今年的目标准备做20场以上活动,蓝田的历史文化做成舞台剧进行展现,舞台剧结束会有篝火晚会。”

蓝田瑶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鲜明的区域特点、民族特色,风土人情更是让人留恋。小洞村正依托良好的村居环境优势、特色产业和文化,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春景图。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