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问道士:朕还能活多少年?道士淡定回答:陛下活不过今年了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6-25 08:29:15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公元976年,正当壮年的宋太祖赵匡胤溘然离世,其死因扑朔迷离,引发后人诸多猜测与探究。

早在此前,赵匡胤曾与一位道士会面,后者竟准确预告其寿终正寝之期。

当赵匡胤问及自身寿命时,道士坦诚相告:“陛下难逃今年之劫矣!”

一、登基改国号为宋

赵匡胤,这个生于势力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他的早年充满困苦,为了温饱只得出身从军。

这使他在军旅生涯中学有所得,生活得以改善,赵匡胤在军队中的迅速崛起,使他在后汉时期投靠枢密使郭威,并在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随军征讨北汉、南唐,屡建奇功。

随着战功的累积,赵匡胤受到了后周皇帝的高度信任,直至柴荣驾崩,他成功掌握了政权。

皇位近在咫尺,赵匡胤开始精心策划夺取皇位,在“陈桥兵变”中,他被推举为帝,回京后逼迫周恭帝退位。

赵匡胤即位后,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他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尽管出身行伍,但赵匡胤酷爱读书,对文人极为尊重,使得宋代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

有一次,赵匡胤遇到了难题,询问宰相赵普无果,后请教两位学者陶谷与窦仪,二人均给出解答,赵匡胤深感:“宰相须由读书人担任”他鼓励文臣武将多读书,弥补知识欠缺。

赵普从此开始勤奋读书,赵匡胤用人更注重才能,不拘泥于资历。他善于发掘官员的优点,记录在案,以便因材施用,充分发挥其才能。

这种用人策略激发了官员们的学习热情,赵匡胤在用人之道上堪称典范。

二、宽以待人

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策略,强化了中央权威,防止将领效仿陈桥兵变之例,威胁皇权。主要目的在于确保自身利益不被侵害,避免权柄旁落于将军之手。

赵匡胤为此精心策划了一场盛大的宴席,邀请众多武将出席,并借机向他们传达旨意,在威逼与利诱之下,这些身处要职、掌握重兵的将领不得不交出兵权。

尽管此举引起了部分将领的不满,但相比汉高祖和明太祖直接诛杀有功之臣的做法,赵匡胤的处理方式显得更为温和。

赵匡胤对待臣民宽厚仁慈,善于以理服人,而非以暴力手段使人畏惧或屈服。

曾有一次,翰林学士王著在宴请群臣之际,因怀念旧主后周世宗柴荣而情绪激动,大声喧哗。面对此情此景,赵匡胤并未加以责罚,仅命人将其送回寝殿休息。

王著仍不愿离去,在屏风后痛哭流涕,最终在侍者的搀扶下离开。

此事虽未引起赵匡胤过多关注,但在场大臣皆有所闻,次日便有人上疏弹劾王著,赵匡胤却表示:“他只是酒后失态,我与王著共事多年,深知其为人。

他本是文人,怀念故主情难自禁,并无恶意。”

由此可见,赵匡胤的宽容大度,以及他在处理君臣关系中的人性化表现。

三、赵匡胤驾崩

而正当赵匡胤建立新朝并试图享受太平盛世之际,命运似乎对他露出狰狞的面孔。

当大宋王朝初定之时,赵匡胤与心腹赵普悄然前往峨眉山,探访一座道观,据说这里的道士擅长卜筮之术,赵匡胤决定前去求教。

面对这个问题,道长并未回避,反而为赵匡胤进行了一次卜卦,随后,真无跪拜在地,悲痛地宣布:“皇上恐难撑过今年……”

此言一出,赵匡胤震惊不已,真无接着解释:“若十月二十日夜为晴天,皇上尚可再享十二年;如为阴天,皇上恐无法度过……”

尽管真无的预测准确无误,但赵匡胤仍抱持怀疑态度,真无的话语如同一根利刺,深深扎入他的内心,转眼间,预言之日来临。

当日白昼阳光明媚,夜晚亦风平浪静,赵匡胤松了口气,当赵光义步入皇宫时,天气突变乌云密布。

赵匡胤的情绪瞬间低落,他遣散了所有宫人,仅留赵光义陪伴左右,不久之后,宫人们听见殿内有争吵声,正欲进入查看,却见殿内重归宁静,赵匡胤的鼾声随之响起。

翌日清晨,宫人进入寝殿为赵匡胤更衣时,却发现他已然离世,惊慌失措的宫女立即禀告皇后宋氏,此时的宋皇后年方二八,得知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她迅速镇定下来,传唤秦王赵德芳入宫。

为确保万无一失,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执行此事,等待她的并非赵德芳,而是赵匡胤的胞弟赵光义。

面对赵光义,宋皇后只能含泪尊其为“官家”,承认其地位,关于赵匡胤的死因,至今仍是历史之谜。

四、赵匡胤的死因之谜

关于赵匡胤离奇之死的记载最早出自北宋僧人文莹的私人著作《续湘山野录》,其中“斧声烛影”的成语由此而来,相较之下官方的史书,即《宋史》仅简单陈述为:“英年早逝,享年50岁。”

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无疑引发了无穷无尽的猜测,自宋代以来,无数文人学者对其死因进行研究,试图揭示这个千古之谜。

赵匡胤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遭人暗算?若是后者,凶手又是谁?

根据史书记载,我们可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深入剖析:

观点一、赵匡胤死于突发疾病,如脑溢血等。

考虑到当晚赵匡胤情绪低落且过量饮酒,此观点看似合理,据《太祖实录旧录》记载,赵匡胤虽好饮,却颇为自律,曾告诫臣下:“沉溺于酒,何以为人?”此外,史书并无赵匡胤患病求医的相关记录,表明他在突然去世前身体状况良好。

更为关键的是,若皇帝因病而亡,为何正史对此只字不提?皇帝驾崩乃国家大事,史官理应对其言行举止详尽记录,为何在此刻集体保持沉默?或许,沉默本身就是一种答案。

因此,我认为赵匡胤死于突发疾病的观点值得商榷。

观点二、赵匡胤系遭人谋害。

那么,谁具备谋害皇帝的实力和机会呢?作为最大受益者,赵光义无疑成为首要嫌疑人,那么,他是否存在作案动机及实施行动的可能呢?

以下列举几个例证:

首先,赵光义作为“储君”候选人之一,长期受到兄长压制,在古代皇位传承中,“父死子继”是主流原则,赵光义作为赵匡胤之弟,何以获得“储君”资格?此事需追溯至公元961年。

当年9月17日,杜太后辞世临终之际,她询问赵匡胤:“汝知天下得来之由乎?”赵匡胤茫然答曰:“皆因祖宗积德、父母庇佑。”

杜太后摇头表示否定,严肃地说道:“若非周世宗传位于幼子,致主少国疑,岂能使汝坐拥天下?国赖长君,汝身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再传廷美,最后由廷美传回汝之子,方为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赵匡胤听闻后含泪承诺:“一切谨遵母后之命。”杜太后满意地点头,随即令宰相赵普将二人对话记录在金匮之中,交由专人保管,此即历史上著名的“金匮之盟”或“昭宪遗命”。

五,赵匡胤是否想传位给光义

为了确保大宋江山的稳定,赵匡胤有意在世时将皇位传给他的弟弟赵光义,他在杜太后离世后一个月之内,迅速提升赵光义为开封府尹、同平章事及晋王,地位甚至超越宰相。

无论在外征战还是外出巡视,他总是派赵光义留守京城,参与国家大事他还公开表示:“光义气质非凡,出生之际伴有异象,定然成为太平天子,他的福泽恐非朕所能及。

而随着儿子们逐渐成长,赵匡胤的想法有所改变,他未立太子,也未公布“金匮之盟”,目的在于保持立储权力,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将皇位传给儿子。

而赵光义在开封已建立深厚的政治基础,赵匡胤曾建议迁都洛阳以削弱其影响力,但赵光义以“江山稳固,重在德政”为由成功说服他放弃这个想法。

于是,赵匡胤转而频繁召见和支持四弟赵廷美,试图以此牵制赵光义。

六,赵光义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因此,赵光义具备充分的犯罪动机,此外,赵光义在宫中安插了两个重要眼线:内侍都知王继恩和御医程德玄。

王继恩负责提供宫中情报,而程德玄则可能直接参与了谋杀计划。

程德玄的异常行为引人怀疑:他为何在皇帝驾崩当夜守候在晋王府外?他声称担忧晋王健康,但为何不入府诊治?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他参与了谋杀,或是为赵光义准备了毒药。

因此,赵光义不仅有强烈的称帝欲望,且已经付诸实践。历史证明,赵光义并非如其兄赵匡胤般宽厚仁慈。

赵匡胤离世五年后,其子赵德昭和赵德芳相继自杀和暴毙,分别年仅29岁和23岁,而“金匮之盟”指定的继承人赵廷美亦在38岁时病逝于房州。

公元995年,年仅44岁的宋皇后离世,赵光义为报复当年的夺位之恨,不仅降低丧仪规格,禁止群臣为其服丧,更将其棺椁安置于燕国长公主府,直至三年后在大臣的强烈反对下,才将其葬于宋太祖永昌陵之侧。

赵光义对于任何威胁其皇位者均毫不留情,手段残忍无情。

结语

宋太祖赵匡胤的离世,象征着宋王朝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

赵光义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荣登皇位,开创了宋帝国历史上新的一页,其统治时期被尊奉为“宋太宗”时代。

正是在这样一位英明君主的治理之下,宋朝逐步迈向繁荣昌盛、国力强盛的巅峰。

0 阅读:316

杨司马说历史

简介:每天解说不同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