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歼35,中国又一款舰载机要来了吗?谈谈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

碧琴聊国际 2024-06-14 06:00:56

在2024年5月,互联网上突然有一个战机的专利设计火了,引发了极高的讨论度,那就是“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专利。

相关设计专利

舰载教练机

目前互联网上对该战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其是否作为舰载机上。

不过这款“舰载机”看上去就和现在的歼-35很不一样,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又一款舰载双发双垂尾战斗机要来了?

如果该战机存在的话,那它最好的归宿无疑是作为一款舰载教练机。

因为和中国别的已经确定服役的舰载战斗机相比,这款“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没有那么明显的竞争力。

对比歼-35就不说了,歼-35是一款舰载五代机,对标的是歼-20战机。

歼-35战机

这款“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对比歼-35战机,不管是隐身能力还是超音速机动性都远远不如。

至于和歼-15对比,那“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则在载重能力上有很大劣势。

我们对比全世界的战斗机,就会发现这款“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很像美国的F/A-18战机。

F/A-18战机最大的优势,是亚音速机动性。边条翼双垂尾布局就像鱼类身上的鱼鳍,“鱼鳍”更多有利于飞机飞行的平稳性。

美国F/A-18战机

但随之而来的,是边条翼和双垂尾会受到更多的空气阻力,导致飞机的超音速性能下降。

当美国F/A-18舰载机和中国这款“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进行超音速飞行时,它的油耗会开始飙升,机动性也会快速下降,且会伴随着航程缩短。

美国服役F/A-18舰载机,是因为美国从二战后到现在,在海上一直没有对手。

再加上苏联于1991年服役,美国开始马放南山,导致了美国从1991年到现在不怎么需要更好的舰载机,F/A-18就足够使用。

美国F/A-18战机

但中国所面临的局势比美国困难得多,所以中国需要更先进的舰载机。

并且在现在歼-35和歼-15已经服役的情况下,中国再搞一个“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并不能对自己的海军航空兵起到提升战斗力的效果。

所以“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对中国来说,最好的归宿估计就是当舰载教练机了。

毕竟在中国高速生产航母,对海航飞行员需求越来越大的现在,中国的海航飞行员培训也越来越正规化。为了更快的培训海航飞行员,中国就需要舰载教练机。

教练机

虽然“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比起歼-35和歼-15,在战斗力上差了很多,但胜在操控更简单,且亚音速飞行机动性强,作为教练机再适合不过。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这款“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真的存在。

军工企业商业化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网友注意到这款“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专利设计的时间,已经是该专利公布差不多1年后了。

根据能查到的信息,“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专利设计于2022年10月申请,2023年4月公布。

也就是说这个专利在亮相之后并没有瞬间受到大家的关注,是公开一年后才有人发现并带火了相关话题。

事实上战机的设计布局专利是很正常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国家的军工企业都在走商业化路线,也包括中国。我国包括成飞和沈飞在内的明星军工企业,其实早就上市了。

成飞

这些军工企业上市后,就会更注重商业利益,自然就会有很多的商业手段。

像“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专利,本身就是商业手段中的一环。

而商业对战机影响最典型的案例,无外乎就是我国的歼-16战机。

众所周知,歼-16战机的技术基础来自于苏-27战机。当初中国引进了苏-27战机的生产线和技术,也签字保证了自己不会将相关技术对外出售。

之后我国设计并生产了歼-16,因为歼-16上有比较多的苏-27的技术,所以歼-16并不能对外军贸。

歼-16战机

未来随着我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武器卖到更多的国家,像“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这种专利设计,也是能拿出来捞钱的。

落后战机反而更好卖

在商业性上,像“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这种设计反而比歼-35战争先进战机更好卖。

其一,是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富裕,不是所有国家都用得起五代机的。

因为战机的昂贵,所以很多国家保有的战斗机数量并不多,昂贵的战机自然也用不起。

所以绝大多数国家都更倾向于用更落后,但价格更便宜的战机。

像巴基斯坦和中国共同研发的枭龙战机,这款战机就是在歼-7战机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绰号“超7”。

也有一些国家,会选择将高级教练机当成战斗机用,比如说委内瑞拉、赞比亚等国家,就购买了中国的L-15教练机当战斗机用。

像“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这种设计上接近美国F/A-18战机的玩意,对中国来说没啥吸引力,但对很多小国来说已经够用了。

美国F/A-18战机

其二,现代超视距打击技术的发展,极大的削弱了战机机动性的作用。

从二战到冷战结束,战机的机动性还是很重要的,但随着射程在上百公里以外的远程空空导弹的出现,以及远距离机载雷达的装配,超视距打击体系也越来越成熟。

现在的空战,基本都是在100公里开外发现敌机,然后一枚空空导弹射过去摧毁敌人。

在这种作战模式下,战机基本没有机动的必要了。

超视距打击概念图

所以机动性较弱的战机在现代也不是没有生存土壤,像“边条翼双垂尾布局飞机”这种设计,搭配上超视距打击体系,遇上先进战机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歼20着陆A股!中航电测拟174亿元收购成飞100%股权》

【2】中国军网·《高级教练机:“敢问路在何方”》

1 阅读:375

碧琴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