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对封建中国的近现代进程的影响有多大

德叔谈史悠悠过 2024-06-09 16:20:42

1900年6月,清廷发布诏书,称列强:“三十年来,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

今朝廷决议对“彼等”,“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面对清廷罕见的强硬态度,各方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而相较于列强的军事行动来,南方的封疆大吏们拒绝与列强交战的态度,则更加让清廷惶恐。

这是当时拒绝与列强交战,采取自保策略的省份(红色部分)。

在朝廷与外来侵略者的战争中公然抗旨。选择作壁上观,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但如果我们将时间倒回到三十多年前,就会明白这些省份为什么敢违抗朝延令旨。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南方。

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和战力稀烂的绿营兵,被太平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彻底打败,清朝几乎丧失掉了整个江南精华区。

为了重新夺回对南方的控制权,清廷不得不允许汉族士绅私募乡勇,如此,清朝的防汉大堤开始崩溃。

被压抑了两百多年的汉族士绅力量,迅速奔涌而出,崛起为晚清时期最重要的一股政治力量。

太平军被消灭后,他们虽然依旧对清廷表示效忠,朝廷却已经拿他们无可奈何了!

如果我们再看一看东南互保的示意图,这些公然抗旨的省份与太平军的活动范围高度重合。

虽然太平天国最终以失败告终,但长期惨烈的战争在摧毁清朝统治根基的同时,也推动了汉族士绅力量的全面崛起。

也正是因此,自清廷与洋人开战时,地方督抚们才有实力和勇气抗旨不遵,绝不奉诏。

但也不过是太平天国运动巨大影响的冰山一角。

1851年,正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清王朝,迎来了自1644年入关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

这一年,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榜的广西小伙洪秀全。在家乡今连纠集杨秀清、冯云山等人发动起义,创建了太平天国。

和历史上的大多数农民起义一样,洪秀全也需要创造一个虚无的天命来证明自己起义的合法性。

这种事情,陈胜干过、刘邦干过、韩山童也干过,但洪秀全的“天命”显然不太一样。

因为他所引用的神是个舶来货。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时,清朝已经在鸦片战争中完败于英国,而随着英国人在战场上的胜利,基督教的传播也变得日益频繁且深入。这不可避免的对晚清治下苦难的百姓造成了思想和生活上的冲击。

而且,此时进入清朝的基督教,是明显带着胜利者标签进行活动的。

这种情况下,广大民众既会有弱者抗拒强者的一面,也会有模仿与装扮强者的一面。

而洪秀全显然是后者,他将基督教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创建了宣扬男女平等、耕有其田、天下一家的拜上帝教。

通过这一教义,洪秀全迅速吸纳了大量的劳苦大众。

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又通过让天下的“兄弟姐妹”听命于上帝的“次子”,也就是他洪秀全本人的教义,打造出了自己的天命。

从表面上看,洪秀全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打造自己是上帝之子的形象,以此为自己的起义披上合法的外衣。

但辩证的看,劳苦大众所追随的并非是洪秀全本人,而是洪秀全所宣扬的天下一家的公平理念。

洪秀全在利用这一理念塑造个人天命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了天国追随者们表达对现状不满、追求公平正义的象征。

纵观数千年历史,拿起男女平等、天下一家等思想武器的农民起义,这是第一次!

而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深入进行,如致力于耕者有其田的《天朝亩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资政新篇》等进步性纲领文件的相继出台。

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对数千年封建传统的致命一击。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爆发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那太平天国运动则是让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近代化不仅是经济科学的近代化,更是思想上的近代化。

事实也证明,近代化的最大阻力既不是落后的技术,也不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清朝开始了大规模的洋务运动,并迅速建立起了一支装备精良的近代化军队,洋舰队。

太平军被消灭后,清朝甚至一度打造出了威震亚洲的北洋舰队。

但转眼之间,清朝就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所有的近代化努力付之一炬!后来,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就送走了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

可是我们的近代化却没有随着消灭皇帝而取得成功。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近代化?

五四时期前后,大批先哲经过苦苦思索,终于得到了答案:是吃人的历史、是人血馒头,是与近代化格格不入的封建道统!

而向封建道统打出第一枪的,就是太平天国!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有道统与政统之别。

汉代以后,道统的内容主要是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学说,解释权掌握在士人或文人手中,代代相传,说服力非常强。

两千年历史,皇帝变了无数,但道统却愈发坚固。

晚清时期,随着朝政日益腐败、土地兼并越发严重,百姓们揭竿而起已经成为必然。

按照传统历史轨迹来看,农民起义爆发后,新建立的政权只会寻求取代皇帝,至于儒家道统则是继续接受。

但是鸦片战争后刮起的西风美雨,中断了这一历史循环。

相较于传统君君臣臣的礼教,从西方传入的人人平等的新思潮显然更具吸引力。

洪秀全成功利用了这一点,他的拜上帝教所宣扬的“天下一家,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的口号,使苦难的百姓在黑暗中看到一缕光明。

于是,原本传统的农民起摇身一变成为了既反皇权又反礼教的近代化“革命”。

不过洪秀全的“革命”是要加引号的。

不管是人人平等还是天下一家,也正是因此,不管是早期的《天朝亩产制度》,还是后期更具进步意义的《资政新篇》,太平天国都从未全面施行下去。

虽然战争的确影响了制度的施行,最简单的明证就是,洪秀全本人,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皇帝。与清朝的皇帝相比,他只是没有选择儒家学说作为道统而已。

但在这件事上,我们论迹不论心!无论洪秀全是否有意,他的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儒家道统,将近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也正是因此,太平天国才在击败代表皇权的清军后,遭到了传统士大夫的围剿。

以曾国藩为首的一大批汉族士绅,为了维护儒家道统,得不与其深恶痛绝的清廷合作,对太平天国展开了十余年的厮杀。

1864年,曾国藩得偿所愿的攻破天京,取得了这场卫道战争的胜利。

但太平天国的影响却早已超脱于战争之外,处于中国由古代走向近代历史节点上的太平天国,有着浓郁的封建色彩,却又有着相当前卫的理念。

其人人平等、土地平权的口号,如同烈火一般迅速点燃了古老的中国。

正如曾国藩所说:“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创,一旦扫地荡尽。”

由此可知,太平天国对近代化最大的阻碍一儒家道统的打击有多么巨大!

但其领导层却没有重视到,错误地将“听命于上帝次子”放在了统治论述的中心,不断在争权夺利中迷失自我,失去了将“革命”之火烧到全国的可能。

而理想破灭的劳苦大众,只能等待着更伟大的人出现,带领他们点燃燎原烈火!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224

德叔谈史悠悠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