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美国这套把戏玩了快四十年,当年把日本整得服服帖帖,现在又想原样套在中国身上,可真是打错了算盘。1985 年那纸广场协议,美国拉着盟友逼着日元升值,一夜之间日本货在全球贵了三成,汽车、家电出口量哗哗往下掉。 更狠的是半导体领域,美国不光用 301 条款罚钱,还逼着日本企业把 DRAM 芯片价格砍半,甚至让出市场份额,当年风光无限的 NEC、东芝,没多久就被英特尔按在地上摩擦。 那时候日本整个经济绑在美国战车上,出口占比超四成,技术上又依赖美国专利,只能乖乖签协议,结果换来 "失去的二十年"。 现在美国故技重施,先拿关税大棒敲,接着在芯片领域下死手,连荷兰 ASML 的光刻机都不让卖给我们,还撺掇盟友把供应链从中国搬到东南亚。 他们算盘打得噼啪响:断了高端芯片供应,中国的 5G、新能源汽车就没法发展; 搅黄供应链,中国制造就得瘫痪。可他们没算到,中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能靠出口袜子衬衫的国家了。 就说市场这块,日本当年 80% 的汽车、半导体都得靠出口,美国一施压就没辙。可中国现在 48 万亿的消费品市场摆在那儿,相当于三个日本的经济体量,去年光以旧换新就带动了 1.1 万亿销售额。 老百姓买的家电、汽车,国产货占了大半,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 80%,就算外需差点意思,家里的基本盘稳着呢。 外贸依存度从当年的 67% 降到现在的 32.5%,这抗风险能力跟日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技术上更没法比。日本当年碰到技术封锁就认怂,乖乖把半导体技术拱手让人。 中国偏不,你越卡脖子,咱们越要自己搞。这几年砸钱搞研发,长江 1000A 发动机装上运 20 试飞成功,存储芯片突破 28 纳米技术,就连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咱们都做到全球领先。 美国商务部刚宣布断供的时候,确实慌了一阵,但现在看看,国产替代的速度比他们想的快多了。 这就是双循环的厉害,把压力变成动力,自己的产业链自己说了算。 国际上的处境也天差地别。当年美国一声令下,盟友都跟着围堵日本。 现在呢?美国想让欧洲企业把工厂搬回去,可德国汽车巨头在华销量占了半壁江山,谁舍得丢? 咱们手里还有稀土这张牌,美国军工、新能源产业离了它根本转不动。 更别说俄罗斯递来的技术合作,东南亚国家跟咱们的自贸协定,不是美国想孤立就能孤立的。 最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后院先起火了。 学着当年对付日本搞制造业回流,结果本土工人成本高、供应链不配套,特斯拉、苹果想把生产线迁回去,成本噌噌往上涨。 反观中国这边,完整的工业体系摆在这儿,从螺丝钉到芯片设计,上下游配套齐全,这可不是东南亚那些小国家能比的。 说白了,美国这套霸权逻辑早就过时了。 当年日本是美国的 "小兄弟",经济再强也得看脸色。中国不一样,咱们有自己的发展节奏,有 14 亿人的大市场,有不服输的技术团队。 美国还想用汇率、封锁、产业链转移这老三样,怕是没搞明白,现在的世界早不是他们说了算的时代了。 真要比耐力,咱们的内需市场、自主技术、全球伙伴,哪一样都比当年的日本硬气得多。这老一套想在中国身上奏效,纯属白日做梦。
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
探修説
2025-09-09 17:25: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