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曼昱
我真的会笑死。刷到国乒在印度坐大巴的照片,直接把我笑晕在工位上。梁靖崑、温瑞
我真的会笑死。刷到国乒在印度坐大巴的照片,直接把我笑晕在工位上。梁靖崑、温瑞博、全开源这仨,直愣愣地排排坐,一脸“我是谁我在哪儿”的纯真和迷茫。网友说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那仨好骗的傻子,简直是神评,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一模一样。还有林诗栋,拼了命护着怀里的包,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揣着全部家当,准备入赘印度了。笑归笑,看到后面又有点心疼。王曼昱那大长腿,在拥挤的车厢里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那回头的一瞬间,眼神里是不是也有一丝“我这是在遭什么罪”的错觉?这画面,太有我们春运挤大巴那味儿了。一群世界冠军,愣是挤出了进城务工人员的气质。又好笑又心酸,但更多的是觉得他们可爱。这就是我们的人啊,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自己找乐子,也让我们跟着乐。都戴着口罩呢,防护做得挺好。别的也不多说了,就希望这帮宝藏疙瘩们,在那边吃好喝好,保护好自己,健健康康地比赛,平平安安地回家。
孙颖莎在印度的训练照里,一个跨步击球,腿像弹簧一样炸开,不是花架子——她原地跳了
孙颖莎在印度的训练照里,一个跨步击球,腿像弹簧一样炸开,不是花架子——她原地跳了62厘米,比去年高了5公分,30米冲刺快到连摄像机都差点追不上。没人再夸她“速度快”,现在教练组直接拿数据说话:这套“负重侧向跨步+击球”的动作,已经被定为法兰克福站的关键得分技。她不是在练球,是在给对手布陷阱。王曼昱旁边站着个年轻教练,叫任浩,35岁,以前是削球手。没人想到他会接手王曼昱,更没想到11天后,王曼昱的反手得分率涨了4.7%。原来不是换教练,是换了一种打法的节奏。她不再只是“硬怼”,现在能拉长多板,像下棋一样等对手先出错。王艺迪蹲下去,115公斤的重量压在腿上,像扛着一袋水泥练乒乓球。体脂率13.4%,是全队最瘦最壮的。她不是靠天赋,是靠每天多练一小时深蹲,换来的“什么场地都能打”。教练组已经决定,让她连打法兰克福和马斯喀特两站,因为没人能拖垮她。没人想到,国乒选印度合练,不是图便宜,是算准了。恒温25度、湿度55%,和法兰克福一模一样。他们在这里练的不是球技,是适应力。印度选手塔卡的发球,被录下来反复分析,旋转数据直接塞进平板,成了对付早田希娜的武器。而国乒的陪练,也顺手帮印度女队练反手生胶。这不是单向碾压,是双向交换。你教我怎么防,我教你怎么打,最后赢的,还是那个最懂数据、最会借力的人。这一趟印度行,没有喊口号,没有煽情画面。只有汗水、数据、深蹲、跨步、旋转曲线。他们不靠热血赢球,靠的是把每一秒训练,都变成比赛前的预演。法兰克福的灯光一亮,对手才知道,国乒早就不是在等比赛开始。他们,已经在比赛里了。
亚锦赛最戳人的,不是国乒运动员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印度,而是这一幕,孙颖莎、
亚锦赛最戳人的,不是国乒运动员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印度,而是这一幕,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等人在一起艰苦的适应场地,这一次她们不会是对手,而是并肩作战的队友,想想都激动,世界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的组合,不出意外,横扫千军万马是轻而易举的,就怕场地或者球桌球拍不适应,当然不管结果如何,她们都是全世界最厉害的女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