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双一流么? A类学科+国际优势,值得报!

如果你正对着志愿填报手册发愁,纠结“选名校光环还是选潜力赛道”,或许会在心里打个问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双一流吗?”别

如果你正对着志愿填报手册发愁,纠结“选名校光环还是选潜力赛道”,或许会在心里打个问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双一流吗?”

别急,答案虽暂时是否定的,但这所高校就像“低调的成长型选手”,在第三轮“双一流”评选的冲刺期里,正用实力和特色,为想要“选对未来”的学子铺出一条亮眼的路。

当下的“双一流”冲刺战,早已不是传统名校的“独角戏”。最近一组数据让不少人眼前一亮:全国51所非“双一流”高校里,有61个学科点在“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学科层次、成果转化”这五大核心指标上,达标率飙到了4/5以上。

而在这场“逆袭大戏”里,广东省无疑是最热闹的“主舞台”:深圳大学靠着北大、清华援建的家底,再加上常年霸榜非“双一流”高校排名的实力,成了众人瞩目的“种子选手”;广东工业大学直接把“冲双一流”写进了“十四五”规划,目标明确要让1-2个工科专业脱颖而出;南方医科大学更不用说,作为广东唯一的高水平医科高校,连泰晤士排名都把它列为非“双一流”第一;还有广州大学,借着省市共建的东风,在土木工程领域扎得越来越深。

仔细对比会发现,前面提到的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或是靠工科突围,或是凭医科拔尖,或是以土木见长,大多聚焦理工科领域。而在这片以理工科为主导的冲刺阵营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少见的文科类高校,却照样跻身潜力阵营、拿出硬核成果,它不仅没被理工科强校的光环盖过,还凭着外语与人文社科的特色闯出了自己的路。

此前,广外最拿得出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其实已经摸到了“双一流”的门槛:大平台有国家级研究中心,大项目有国家级社科基金,学科层次更是在第四轮评估中拿到了A类,和北大、上交同处第二梯队,唯一差的,就是“大团队”这块短板。

直到前不久,好消息传来:广外蓝红军老师带领的“翻译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一下,最后一块拼图终于补齐了!要知道,这个称号可是教育部认可的“国家级教学团队标杆”,同期入选的还有华南理工、华南农大的“双一流”团队——这不仅是补短板,更是广外师资实力比肩“双一流”的明证。

更让学子心动的,是广外那股“把语言变成竞争力”的劲头。作为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高校,这里可不只有英语、日语这些常见语种:从越南语、泰语到阿拉伯语、波斯语,这些服务“一带一路”的“关键语言”,在这里都能找到专业的培养体系,再也不用为“想学小语种却没门路”发愁。

另外,广外特别懂职场需求,搞出了“外语+专业”的复合培养模式:英语+国际新闻,毕业能去外媒当记者;西班牙语+国际贸易,进跨国企业做海外业务;法语+法学,还能往涉外律师方向发展——这种“一专多能”的本事,正是现在职场最缺的。

所以,当站在志愿填报的十字路口,纠结于“选现成的光环还是选上升的赛道”时,广外或许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尽管它现在没有“双一流”的标签,但有A类学科的硬实力、国家级团队的好师资,还有能让你“用语言闯世界”的真本事。

如果你也向往用语言连接世界,想在涉外领域找到清晰的职业方向,不想挤破头去“卷”那些人满为患的专业,那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绝对值得你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