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德国近期的诸多举动,虽然德国因此赚得不少国际话语权,但默茨显然已经将国家推上了风口浪尖。
尤其是在默茨针对移民政策的制裁发布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已经坐不住了,她随后便警告说“我们可能看到欧洲被摧毁”。

结合目前世界局势来看,默克尔的话绝非危言耸听,而且不少德国民众对此也是深以为然。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着这位德国前总理悍然发声?德国如今的处境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5月25日,默克尔罕见露面西南新闻论坛,当谈及德国政府近期对边境移民政策做出的决定后,她直言这会为整个欧盟带来灾难性后果。
联想到默克尔当初对移民的宽松政策,如今德国政府在这方面的管控称得上是“极其严格”。

即使管控边境已经消耗掉德国1.4万名警力,但默茨似乎仍旧没有善罢甘休的想法,而德国-奥地利-波兰之间的移民也将失去进入德国的途径。
看到这里,难免让人想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之初对待移民的强力打击,难不成默茨此举有着效仿的意味?

然而,就算默茨是为了本国利益考虑,但这一举动并无法为德国带来极其有效的影响,毕竟德国和美国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美国打击移民,主要是因为“混乱”和“毒品”,而且其中存在着大量影响美国秩序的移民。

反观德国,移民之间的流通事实上也可以看做欧洲人民之间的流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看作是“为德国增加了更多劳动力”。
总之移民对德国的影响,完全不同于美国那样负面更多,因此默克尔在任期时才会在管控移民上面表现得如此宽松。

不过像默克尔这样的过度宽松,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德国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她在抵制默茨此举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反驳,而是提到了整个欧洲。
在默克尔看来,任何关于移民和旅游改革的政策,都应该在欧盟层面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就是大家好要商量好怎么搞,然后在一起搞。

别弄到最后就只剩德国一方单方面地实施过于严格的管控,而其他欧盟国家之间却能正常通行,这种行为无异于让德国走上了特立独行的道路。
站在整个欧洲的角度上来看,一旦未来俄乌冲突结束,而且又是俄罗斯占据大势,那他们要是再不团结在一起,未来面临的隐患将是严峻的。

通过移民政策的改革来提醒默茨,同样也是在提醒他在其他政治方面为德国保留一定余地,免得未来会导致德国遭受某一大国秋后算账。
德国国力虽然不弱,但是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局面下,依然还是中美俄三国占据着主要位置,甚至就连印度都有了赶超德国的趋势。

以目前美德关系来看,关税依然会成为双方的直接问题,而默茨想要解决这一难题,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成的。
德国没有中国那种敢奉陪到底的决心,更没有俄罗斯那种敢以一己之力对抗美欧乌三方的勇气,因此默茨只能靠“打嘴仗”来促使美国让步。

就像5月26日默茨刚刚做出的表态那样:如果未来欧盟与美国关税争端升级,欧盟就可能对美国科技实施报复。
表面上默茨说着最硬气的话,但实际上却半句不提“德国”,因为他也知道欧盟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应对危机。

再看德国和俄罗斯的关系,要知道如今俄乌停火最大的阻力,其实已经不是俄乌任何一方,反而是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
随着俄罗斯向乌克兰发起了俄乌冲突开始后规模最大的空袭,德国也开始煽风点火,而默茨更是答应了要为乌军放开武器射程限制。

再结合欧盟的第18轮对俄制裁正准备落地,就算未来俄乌双方能够和谈,但德国却也和俄罗斯结下了难以消除的梁子。
一旦俄罗斯振作起来,是否会在未来的世界局势中针对欧洲以及德国?这其实不难想象。

最后看德国和中国的关系,虽然欧盟一直都有在释放与华贸易升温的讯号,但实际上他们付出的行动真不算多。
况且在本月月中的时候,默茨还专门借着首次发表重要讲话的时机讲述了他的对华策略。

“中国是德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但德国要减少对中国的单方面依赖。”
如此前后矛盾的话,就这样出现在了德国总理的口中,由此不难看出:默茨不敢得罪中国,但其实也不想和中国拉近关系。

欧洲依然是德国的“家”,而且欧洲除了英国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获得份量更重的“美国友谊”。
如何将自身牢牢地和整个欧洲捆绑在一起,才是默茨政治发展的重中之重,可是就像默克尔所担忧的那样:德国可能正在和欧盟背道而驰。

德国默茨搞出的移民管控,或许称不上是一件国际大事,但其背后影射的却是德国的特立独行,这对欧洲团结绝对起不到半分积极影响。
默克尔说“欧洲可能被摧毁”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是他对德国的担忧却是真心的,因此默茨必须学会聆听更多声音,以免德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