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们带着热忱去拜年,却撞见了长辈最冷的“脸”

那是他们刚来北京工作的第一年,年底的时候,夫妻俩带着一岁的儿子,高高兴兴地回老家过年。大年初一,吃完早餐后,妻子觉得,出

那是他们刚来北京工作的第一年,年底的时候,夫妻俩带着一岁的儿子,高高兴兴地回老家过年。

大年初一,吃完早餐后,妻子觉得,出于礼数,要去给同村的叔叔拜年。虽然,在那之前,她也听说过婆家和叔叔家的恩怨,但是她觉得,他们作为晚辈,没必要掺和上一辈的恩怨,叔叔婶婶毕竟是长辈,他们应尽的礼数还是要的。

丈夫也是这个想法,于是夫妻俩抱着一岁大的孩子,直奔叔叔家去了。到叔叔家的时候,叔叔和婶婶正坐在炕上聊天,看到他们去了,叔叔赶紧起身,便一声不吭地走出了房间。他们也没在意,以为他有什么事情,临时走开了。

婶婶倒很“热情”,一边说着要拿东西给孩子吃,一边跟他们俩聊起了她那同在北京上班的小儿媳。大概意思是,挺好,她儿媳也在北京找到单位了,在医院上班,一个月30000多块钱呢。

女人嘴里说着,那挺好的呀。心里想着:四婶为啥要这么说呢?好歹他们也在北京摸爬打滚,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正常情况下,卫校毕业的话,刚开始的薪资待遇大概率不会是这个情况。别说三万了,有三万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明明心里门清,但是又不能拆穿,还要随声附和,再加以夸赞,给四婶提供情绪价值,同时让她显示一把优越感。那个天聊得实在尴尬,四婶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的,他们只是去给他们拜个年而已,却突如其来地被“比”了下去。

那一天,四叔再也没有过来,出于四婶的“热情”,他们并没有多想。

第二年的同一天,他们依旧带着孩子去给四叔四婶拜年。同样的情景再次出现,四叔一看到他们,起身便走了。四婶依然很“热情”,但是这一次,女人完全没有记住四婶说了些什么。鉴于四叔这接连两次的反应,她断定,他不是有事出去了,而是不想看到他们。

只是,她完全没有料到,作为一个长辈,会对主动向他们示好的晚辈,有这么大的敌意。即便,他们上一辈闹了什么意见,但是至于把怨恨转移到下一辈的身上吗?既然他如此想不开,那他们家的门,他们以后也再也没有必要进了。

这两家,从此以后,这么多年以来,便没了任何交集,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热脸贴冷屁股”的自作多情,或许,这段时间还会更长。

这件事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关系里,如果只有一方珍惜,那就不叫情分,而是负累。礼貌和修养应该留给懂得它们的人,而对于那些心底芥蒂早已根深蒂固的人,最好的礼貌,便是互不打扰,哪怕他们是流着同一条血脉的亲人。

或许,这也正是现实中许多亲戚关系的缩影:上一代的恩怨,像一道无形的墙,立在下一代的路上。他们曾试图去推倒,却发现对方一直在墙的另一边加固。最终,他们只好选择绕开这堵墙,去修建自己更宽阔的人生道路。这并不代表认输,而是代表成熟。

备注:本文由作者原创撰写,文中配图由AI工具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