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最嫌弃大学食堂的人,其实是学校的校长

为什么高校食堂“不便宜也不好吃”?我是大学老师,很多朋友问我大学的食堂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反正我尽量去食堂吃饭。我很了解我
为什么高校食堂“不便宜也不好吃”?

我是大学老师,很多朋友问我大学的食堂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反正我尽量去食堂吃饭。

我很了解我们学校的食堂,要是家里要是不愿意做饭,我会买一些吃的东西带回家吃,而不是去又便宜又好吃的小饭店。这个选择很奇怪吧!

——你以为是厨师的问题,其实是校长最头疼的麻烦

在大学校园里,有一个永恒争议的公共话题:高校食堂为什么“不便宜,也不好吃”?

每隔一段时间,社交媒体都会掀起一次声讨:——“大学食堂性价比太低!”——“又贵又难吃!”——“去校外随便吃都比它强!”

但很少有人知道,高校食堂其实是一件非常特殊、几乎是“高危”的存在。表面上是给师生做饭,实际上背后牵扯着责任链、监管链、问责链,是一项动不动就可能“炸锅”的工程。

甚至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国家允许,大部分大学校长都会第一时间同意把食堂撤了。因为这个东西,不是“学校的福利”,而是“学校的炸弹”。

食堂为什么不能便宜?

——因为公办大学不敢用便宜食材

许多人以为学校是“想挣钱”,才把饭菜定得不够便宜。实际上,真相往往是:学校不敢便宜。

因为国家对高校食堂的食材有严格的安全要求:

不许使用低等级原料

不许使用“三无”食品

不许使用来路不明的冻品

不许使用使用超标的食品添加剂

不许采购未备案供货商的产品

不许以“外包”为理由降低标准

一句话:公办大学食堂必须“高标准、严监管、低风险”。

这就意味着:你不能用便宜菜、不能用便宜肉、不能用便宜油。

可你又不能把饭卖太贵,因为学生们会骂:“你们学校食堂比外面还贵!”

校长们夹在中间,委屈得很:不能用便宜食材,但必须卖给你便宜的价格。这不是“挣钱”,而是“倒贴在干活”。

食堂为什么不好吃?

——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敢做

高校食堂不好吃的另一个核心原因也很现实:食堂有严格添加剂监管。

你在外面吃得香的问题,往往不在厨艺,而在于——

味精加得多

鸡精加得狠

色素少不了

增香剂一点不少

腌制剂必不可少

香辛料堪称精准投放

但高校不能这样做。

学校食堂严格到什么程度?——盐要控量——油要控量——添加剂要控制得近乎苛刻——口味必须“健康化”

你觉得“没味道”,但监管认为“恰到好处”。

你觉得“鸡肉怎么不香”,但安全部门认为“必须严格腌制规则”。

你觉得“米饭怎么寡淡”,但规定是“不能使用高油量焖米”。

结论:高校食堂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敢做。

好吃往往依赖“灰度”,但高校食堂必须“黑白分明”。这就是难吃的根源。

食堂为什么成了校长的“心腹大患”?

——因为出了问题校长要负责

很多人以为食堂主管是后勤主任,但真实情况是:公办大学的食堂第一责任人是——校长。

只要发生任何食品安全问题:

菜里出现异物?校长解释

食物中毒?校长问责

供应链违规?校长背锅

学生集体投诉?校长挨批

监管检查不合格?校长处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食堂就像校长办公室下面的一颗“雷”。平时没声音,一旦炸响,就是全校舆论地震。

所以你问校长:能不能取消食堂?

绝大多数校长会比你还快地说:“能!马上能!最好立刻!”

因为取消食堂,学校就可以彻底摆脱这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学校不靠食堂赚钱,靠的是“平安无事”

许多学生以为食堂是盈利部门,但全国高校财务真实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公办高校的食堂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学校的目标不是盈利,只是:

不出食品安全事故

不出现重大投诉

不让媒体曝光

不被上级点名

不让校长被约谈

一句话:高校食堂最重要的不是“好吃”,而是“安全”。

你嫌弃食堂,但校长恨不得比你更嫌弃

学生抱怨食堂不好吃、贵一点,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你要知道,食堂并不是校长的“自选项”,而是国家要求提供的“必选项”。

而高校食堂为什么“不便宜、不好吃”,不是因为不用心,而是因为责任太重、监管太严、风险太高。

所以有一句真心话,如果你今天走进某位校长办公室问:“能不能不要食堂?”校长大概率会脱口而出:

“太好了!这玩意儿我背了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