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联合长春人才发展集团,于2025年11月5日至12日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跟岗顶岗实训。本次培训吸引来自长春市及周边地区的59名高素质农民学员参加,通过“理论+实操”的沉浸式培育模式,切实提升生产经营能力,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理论教学精准施教,破解发展难题

理论模块紧扣学员生产经营痛点,邀请行业专家定制课程,将政策红利与技术要点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知识,让学员在课堂上就能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会会长袁甲业围绕《二十届四中全会与惠农政策解读》,系统拆解新型农业补贴、合作社税收减免等12项核心政策,还现场指导“合作业经营主体注册流程”“家庭农场信贷申请材料填报”实操,手把手教大家把政策“用到位”。
高级农艺师乔建磊主讲的《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针对长春地区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等高发病害,通过“病害图谱对照+防治时序表”的直观形式,指导学员精准辨病、科学用药,同时分享“生物天敌防治+物理诱捕器应用”的绿色防控方案,解决传统防治“费钱低效”的问题。

“以前种冬瓜遇到病虫害,只能凭经验打药,既浪费成本又影响品质,现在有了病害防治表,一看就懂、一用就会!”冬瓜种植大户李晶边记笔记边用手机拍摄图谱,计划培训结束后给合作社社员开展专题分享,让技术惠及更多农户。

跟岗顶岗沉浸体验,掌握实战技能
联动省内5家优质农业基地,组织学员走进车间、田间、直播间,在亲手操作中深化理论认知,掌握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实战技能,不少学员在学习中找到产业升级的新方向。在敦化市海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学员全程参与食用菌菌棒标准化生产,从木屑、麦麸的配比搅拌,到菌棒装袋,企业技术人员一对一指导,纠正细节偏差;在延边兄弟园林破解花卉种植痛点,负责人杨林先通过扦插保湿、生根剂配比技巧提升育苗成活率;在华瑞参业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实践从人参优质原材料的选购到多种人参产品的生产加工,再到销售、市场推广、人参文化传播等各环节;
在吉林市药王谷,学员通过“看外形、闻气味、摸质地”的实操方法,辨别人参、五味子、贝母等道地药材真伪,学习中药材切片、炮制工艺,了解“中药材+康养产品开发”的延伸方向,为传统种植产业拓宽发展空间……

跟岗顶岗以“校企联动”搭建实践平台,以“长效服务”跟踪成果转化,让学员不仅学得会,更能长期用得上、用得好。延边兄弟园林杨林先为“苗木滞销”学员支招“定制化种植+工程对接”,现场帮学员对接合作;春艳种植农场创始人以“月销500单到3000单”的案例,教大家做产品差异化定位。

实训挖掘地域特色,拓宽产业思路
实训围绕地域特色农业与乡村文化开展“实地研学+技能实操”。在延吉光东村,学员化身“乡村主播”,围绕“光东村有机水稻”设计短视频脚本,学习镜头剪辑、话题运营、直播互动等技巧,探索农产品电商的销路新路径。
在敦化市小万庄食品有限公司,学员聚焦煎饼传统产业升级,亲手参与煎饼制作全流程,掌握玉米面与小米面科学配比、精准控温等关键技艺,同时学习传统美食品牌化路径,从突出“敦化手工煎饼”地域特色的包装设计,到线下商超对接、线上社群营销的渠道搭建,全方位了解传统美食的市场化升级方案。


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负责人表示,实训结束后,专家团队将通过“下乡指导、微信沟通、电话回访”等方式定期跟进,及时解答学员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还会根据学员反馈优化后续课程设计,持续满足学员产业发展的需求。
从理论课堂的困惑解答,到实训基地的技能掌握,再到特色服务的长期保障,长春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真正实现“学一处、会一处、用一处”。随着学员将所学应用于生产,这些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正成为推动长春农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